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经外周穿刺王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王管技术,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CKD)的血液透析病人,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本文就重点对血透病冬的感染风险和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最适合的静脉留置留置部位,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1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头皮、腋下、上肢、下肢部位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留置留置时间。结果使用腋静脉留置留置时间为(104.06±25.94)h,分别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穿刺最佳部位为腋静脉。

  • 标签: 腋静脉 留置针 新生儿
  • 简介: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穿刺方法和护理要点。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技巧与体会。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 护理
  • 简介:我科惠儿输液大多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在留置针封管护理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住院病人采血查凝血4项;BID输液中午封管改为生理盐水封管;对稀肝素针筒给予特殊用药标识;降低稀肝素液溶媒的浓度;指导护士使用正确的封管手势等综合手段,改进了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留置针 封管 肝素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从2010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部分患儿共计280侧施行静脉留置针。结果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静脉留置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临床静脉留置针普遍应用,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配合医生治疗。方法:为患者采用有效的静脉留置术,密切观察脉留置效果,加强护理。结果:患者置管后能便捷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痛苦,提高护理效率。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做好护理防范措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的质量保证。

  • 标签: 临床 静脉留置术 应用护理
  • 简介:基于国内外对胎儿静脉导管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超声多普勒评估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宫内生长受限、双胎输血综合征及胎儿水肿问题进行一系列综述,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就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在上述疾病诊断方面给予建议,为产前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思路.

  • 标签: 早孕期 胎儿 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组织学级别及各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0例DCIS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并根据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级别及不同分子分型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其余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ER、PR、HER-2表达的两两比较用χ^2分割法。结果在全部240例患者中,低级别DCIS有74例(30.8%),中级别DCIS139例(57.9%),高级别DCIS27例(11.3%);luminalA型92例(38.3%),luminalB型70例(29.2%),HER-2过表达型76例(31.7%),三阴型2例(0.8%)。不同级别DCIS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73),但ER、PR及HER-2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4、59.391、58.501,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R、PR在低级别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中级别和高级别DCIS(ER:χ^2=36.345、67.769,P均〈0.014;PR:χ^2=41.172、51.440,P均〈0.014);HER-2在高级别DCIS中的表达高于中、低级别的DCIS(χ^2=6.391、50.132,P均〈0.014)。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分布及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1、4.332,P=0.847、0.228),但是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9,P〈0.001)。组织学分级在luminalA型分别与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比较,luminalB型与HER-2过表达型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结论检测DCIS的分子分型,可为临床诊疗及而后预测辊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微浸润(MI)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乳腺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DCIS-MI、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分级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IS-MI是否影响其淋巴结转移,比较DCIS手术方式、病理级别、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否影响其复发.结果(1)在131例DCIS的病理分级中,低级别60例(45.8%),中级别60例(45.8%),高级别11例(8.4%),各组DCIS-MI分别有12例、31例、8例,与病理分级之间具有相关性(r=0.375,P=0.000).(2)共计76例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3例转移;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5例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微浸润有关(P=0.015),与病理分级之间无相关性(r=0.154,P=0.107).(3)本组DCIS患者随访3月至6年,1例中风死亡,3例局部复发,无乳腺癌死亡.DCIS复发与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无关(P=0.359、1.000、1.000、0.260).结论DCIS病理分级高易发生DCIS-MI;DCIS-MI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 标签: 乳腺肿瘤 原位 病理学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 简介: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且局限于导管的基膜内,未侵犯间质,临床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0%左右。

  • 标签: 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空腹静脉血标本留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及探讨。方法:选取136例健康体检者,采集血清在同温、同压、同湿度的情况下密封避光保存,分别测定其在采集当时,采集放置4h、8h、12h、24h、48h、72h的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进行测定,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在4小时、8小时、24小时分别有1、3、11项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对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等7项结果检测值偏高,尿素氮、总胆红素两项结果偏低,比较差异显著(P〈0.01)。

  • 标签: 静脉血标本 留置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1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疼痛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病人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190例需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全身麻醉诱导10分钟后行导尿术,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同时拔除导尿管;对照组为全身麻醉诱导10分钟后行导尿术,于术后24h拔除导尿管。结果:缩短腹腔镜手术病人留置导尿时间,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

  • 标签: 留置导尿 腹腔镜手术 时间 研究
  • 简介:<正>静脉导管(Ductusvenosus,DV)是胎儿肝脏内一条纤细的血管,位于脐静脉窦和下腔静脉之间。这是胎儿循环中的一条重要通道。DV的血流情况直接反应胎儿循环状况及宫内情况,因此也是产前超声极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DV的超声显像、正常血流

  • 标签: 正常胎儿 血流频谱 产前诊断 静脉导管 下腔静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由于抗菌素的规范合理应用,为保持血药浓度,患儿每日需静脉输液2~3次,为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以及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静脉留置套管针这项操作技术已完全应用到儿科临床,穿刺失败不但使患儿疼痛恐惧,而且延误治疗及抢救时间,本文对我科200例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与护士的心理素质、人为环境因素、患儿自身因素以及留置针的质量等有密切关系。针对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便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头皮静脉 套管针 穿刺失败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 简介:乳腺导管内癌(ductalcarcinomainsitu,IX;IS)是一种肿瘤性导管内病变,特征为上皮增生明显,伴有轻度至重度的细胞异型,具有可能发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其临床、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基因学等方面的研究,认识到DCIS并非孤立性病变,而是由一组异质性疾病构成,在临床特征、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 标签: 乳腺 导管内癌 影像学 病理学
  • 简介:DCIS作为一种异质性病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传统的以病变细胞形态、结构、分级以及是否坏死存在的分型方法不能准确区分DCIS的亚型,不能对其治疗方式或预后做出较准确的评估与预测,难以满足精准治疗的要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致力于在基因组学层面对DCIS进行深入的认识与分型,并建立完善的DCIS预后预测的基因模型。笔者简单介绍了与DCIS相关的基因检测,如乳腺癌高通量基因检测(Mammaprint)、OncotypeDX21基因检测、Prosigna等,着重分析了DCIS12基因模型的建立过程、评分方法、对DCIS预后的风险评估及其对DCIS精准治疗的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原位 基因表达 预后 预测
  • 简介:在2015年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癌研讨会上,乳腺早期病变和DCIS的诊治进展仍是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中,笔者选取了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李毅教授关于DCIS相关研究的报告进行较详尽的回顾,主要内容包括DCIS的分子网络机制及其向浸润性癌转化的过程。

  • 标签: 乳腺肿瘤 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承德市肿瘤医院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0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133蛋白表达,并用χ^2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不同程度地表达CD133.不同肿瘤直径组间CD13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6,P=0.024),其中肿瘤直径〉2~5cm组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cm组[56.72%(38/67)比26.09%(6/23),χ^26.429,P&lt;0.012].不同组织学分级间相比,CD133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43).并且,有淋巴结转移者CD133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转移者高[64.71%(22/34)比39.71%(27/68),χ^25.675,P=0.01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χ^22.874,P=0.242).结论CD133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转移的指标.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抗原 CD 导管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