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探讨三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按术式不同将351例患者分成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otalvaginalhysterectomy,TVH)组和腹式子宫切除术(totalabdominalhysterectomy,TAH)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结果三种术式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LAVH组手术时间长于TAH组和TVH组(P〈0.05),TVH组和TAH组无明显差异(P〉0.05);LAVH组和TAH组比TVH组出血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发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等,TAH组与TVH组及LA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各有利弊,医生在手术前应综合评估病情,根据不同个体选择不同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瑞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术后妊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肌瘤残留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观察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比较。方法:选择450例育龄妇女妊娠8周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药物流产,乙组用负压吸宫流产。结果:甲组完全流产207例,完全流产率92%,乙组安全流产219例,完全流产97.3%,两组完全流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甲组阴道流血天数12.73±4.46天,乙组11.62±5.93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阴道流血量;甲组78±15.14ml,乙组72.67±9.98ml,流血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完全流产效果及流血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流产简单易行,局部无创伤,能避免子宫穿孔,宫腔内感染,宫腔黏连等危险因素,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终止妊娠
  • 简介:目的前瞻性地探讨和比较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蛛网膜囊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产前超声检查怀疑单纯性蛛网膜囊肿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进行US和MRI检查,16例胎儿随访至生后1年或引产病检证实,失访1例;将16例胎儿两种检查的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前CNS超声检查怀疑蛛网膜囊肿的16例胎儿中,MRI诊断胎儿正常5例,胎儿均足月生产无特殊;MRI明确诊断胎儿蛛网膜囊肿10例,修正诊断1例,均行引产且胎儿尸检结果均证实异常。在胎儿蛛网膜囊肿检查中:超声诊断正确率62.5%,错误率37.5%;磁共振成像检查与最终结果均符合,诊断正确率100%。结论超声是产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首选,但诊断效力有限,MRI是重要的补充;当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蛛网膜囊肿时,需进行MRI检查进一步确诊或修正诊断。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囊肿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诊治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1例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LEEP术。将术前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0.8%。术后病理级别升高者有18例,级别下降者有32例。结论:LEEP术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可以部分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但应掌握LEEP治疗的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结合阴道镜检查,注意术前、术后的病理变化,已避免治疗不足和过度治疗。

  • 标签: 电圈环切术 阴道镜 宫颈活检 宫颈病变
  • 简介:除外高血压,糖尿病及消化道有出血倾向者后的124例胸腹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来用泼尼松龙混悬液,维生素B[12]、维生素B11%利多卡因注射液行膀胱经背腧穴注射和外关双、太冲双穴位注射治疗,现就其疗效对比如下:

  • 标签: 胸腹部带状疱疹 药物注射治疗 膀胱经 疗效 背腧穴 泼尼松龙混悬液
  • 简介: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诊断中新旧产程应用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产科病房的212例头位难产初产妇,根据产程分为新产程组和旧产程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科干预措施、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结果新产程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较旧产程组有显著变化,产科干预措施明显减少、剖宫产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临床表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产程处理头位难产初产妇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措施,有助于对初产妇头位难产做出及早的诊断。

  • 标签: 头位难产 初产妇 产程图 产程处理 剖宫产率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幼卫生保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妇幼卫生保健状况可以促进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进步,找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不足,从而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本文结合实例对拼茶镇妇幼保健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不足之处以及应对措施。

  • 标签: 妇幼卫生保健 状况分析 发展研究
  • 简介: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一统天下开创西晋,定都洛阳,自称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第一件事便是大赏群臣,凡是灭吴之战中的有功之臣,一律加官进爵,并能获得京郊一块肥沃的封地,其子孙们可以永享土地带来的富足生活。

  • 标签: 司马炎 西晋 历史 许狂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的应用。方法:对产程进行分析。结论:利用产程观察产程,对于界定头位分娩时正常产与难产,及时发现难产倾向,进行适当处理十分重要。同时对提高产程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病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产程图 产程 应用
  • 简介:“宝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怎样让宝贝好好吃饭?”……民以食为天。能吃是福。吃饭原本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什么时候变成了宝贝的负累?怎样才能让不好好吃饭的宝贝享受美食呢?看看下面这些妈妈的妙招,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 标签: 美食 婴儿 吃饭 饮食
  • 简介:目的:探讨屈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异同。方法:选择82例患者,其中屈孕酮组口服屈孕酮10mg/次,Bi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肌注HCG2000IU/d,均持续用药至胎龄10周以上,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以及治疗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结果:两组治疗时间和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孕酮组早产率低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P〈0.05),两组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孕酮片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治疗周期相似,对胎儿体重无明显影响,且屈孕酮治疗后能有效减少早产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屈孕酮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先兆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存活胎儿临床预后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1月至2009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3例孕中晚期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病例。结果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为2.83%,13例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的患者,7例为单绒毛膜双胎,6例为双绒毛膜双胎。共8名患者接受了期待治疗。1胎胎死宫内确诊的平均孕周为31+4周。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较早期早产(<34周)的发生率单绒毛膜双胎者高于双绒毛膜双胎者,分别为57.1%(4/7),33.3%(2/6);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3.3%(2/6),0(0/5)。期待治疗的患者中,1例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因此终止妊娠。5名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新生儿,3名存在颅内病变。结论孕中晚期双胎妊娠1胎胎死宫内者,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者预后较差。对胎死宫内发生时间较早者,可在密切监测下行期待治疗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双胎妊娠 1胎胎死宫内 期待治疗
  • 简介:唇裂和(或)腭裂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根据是否伴有身体其他先天畸形,唇腭裂又分为孤立型或综合征型。目前已知综合征型唇腭裂超过300个,其中范德伍综合征(vanderWoudesyndrome,VWS)是最常见的唇腭裂综合征之一,占唇腭裂发病总数的2%。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下唇部凹陷或瘘管、唇裂和(或)腭裂、悬雍垂裂、牙齿发育不全等。

  • 标签: CMA VAN der Woude 悬雍垂裂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Wnt-1诱导分泌蛋白-1(WISP-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1年1~6月手术切除且经常规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标本120例及其癌旁组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WISP-1蛋白在12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随访结果,采用X。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中WISP-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生存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WISP-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5%,102/12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5%,42/120)(χ^2=7.653,P=0.003)。WISP-1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χ^2=22.846,P〈0.001)、淋巴结转移(χ^2=11.663,P=0.001)、HER-2表达(χ^2=7.825,P=0.005)以及远处转移(χ^2=35.737,P〈0.001)有关。患者随访时间为24.0-6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9个月。生存分析结果发现,WISP-1表达水平是患者DFS的预后因素(χ^2=19.354,P〈0.001)。低表达WISP-1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是48个月,而高表达WISP-1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是40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WISP-1(OR=2.129,95%CI:1.099-4.124,P=0.025)、年龄(OR=4.617,95%CI:2.803-7.605,P〈0.001)、淋巴结转移(OR=2.014,95%CI:1.209-3.355,P=0.007)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高表达WISP-1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WISP-1蛋白可能是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 标签: 乳腺肿瘤 Wnt1蛋白质 预后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35岁,维族女性,孕4产3,农民。因“停经4个月,下腹部剧痛19h”于2005年2月24日5:0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4年10月18日,2004年12月15日出现阴道点滴出血,色暗红,持续2d自停,无腹痛及肛门坠胀感,未介意。于2月加日10:00起床后突然出现右中腹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头晕,全身出冷汗不适,疼痛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无阴道出血,无心慌、胸闷、眼花不适,遂急诊于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于上腹部可见一胎儿,双顶径3.8cm,胎心率146次/分,并可见胎儿肢体活动,盆腹腔大量积液,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标签: 腹腔大量积液 妊娠破裂 肝脏 阴道点滴出血 剧烈疼痛 肛门坠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