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替代疗法之一。由于PD治疗所具有的独特临床优势,尤其是较好保护残肾功能作用,使之被推荐为肾衰竭一体化治疗首选方式。但在PD治疗领域,仍有许多未解决临床问题,如腹膜炎发生与控制、随透析时间延长透析效能下降、容量超负荷、营养不良等,导致其较高退出率。

  • 标签: 腹膜透析治疗 应用 黄芪 中药 临床问题 终末期肾病
  • 简介:2008年12月19日晚,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办、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协办“NBI应用膀胱肿瘤诊断研究项目启动”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举行。国内共有武汉同济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北京人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上海肿瘤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厦门第一医院等7所医院泌尿外科参加该项目研究。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那彦群教授亲临会议并致辞,

  • 标签: 肿瘤诊断 膀胱 武汉同济医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泌尿外科
  • 简介: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一种全新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Hvidovre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HenrikKehlet提出,其旨意是在围手术期联合采用麻醉、护理、外科各种手段和方法,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患者 护理 SURGERY 应用
  • 简介: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最大技术挑战在于精确穿刺,需要将穿刺针精确置入肾脏集合系统,并建立理想工作通道。目前主流穿刺引导方式包括:射线引导、超声引导。该两种方式均有各自弊端,临床上需要一种更加安全、易掌握穿刺辅助技术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电磁定位 肾盏穿刺
  • 简介:目的观察低流量麻醉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评价低流量麻醉在此类手术麻醉效果和应用安全.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肾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新鲜气体流量为2.5L/min,B组新鲜气体流量为0.5L/min.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充气后及拔管前生命体征,抽取各时段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测定各时段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测量围麻醉期单位时间内消耗吸入七氟烷容量.结果A、B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单位时间内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A组,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可以安全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患者.

  • 标签: 七氟烷 低流量麻醉 腹腔镜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连续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抗凝效果和安全性,探讨LMWH在CVVH或CAVH抗凝最佳剂量。方法68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共治疗153例次,血液净化前从静脉端给予LMWH首次剂量1000~5000U,随后立即给予LMWH(5~10U·kg^-1·h^-1)维持抗凝治疗。治疗前、治疗每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TT)各1次。根据患者LMWH首次剂量不同分为3组,即A组首次剂量1000-2000U;B组首次剂量2500~3000U;C组首次剂量4000-5000U。结果各组患者治疗4、8、12hPT、APTT、FIB、TT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各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与滤过器使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LMWH用于CVVH或CAVH抗凝治疗疗效好,安全。首次剂量应用1000-2000U,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血液净化 抗凝作用 安全性
  • 简介:1976年Stamper和Woodruff发现一种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命名为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CAM)。CAM是一类能介导细胞间黏附以及细胞外基质黏附糖蛋白。其种类繁多,作用极广泛,在胚胎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维持、炎症与免疫应答、伤口修复、凝血与血栓形成以及肿瘤浸润和转移等多

  • 标签: 细胞黏附分子 IGA肾病 白细胞 内皮细胞 胚胎 发育
  • 简介: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ESRD替代治疗手段,透析充分是MHD患者长期存活基础。MHD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贫血、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关系密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SF-36量表 生活质量 应用 评估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肾损害是MM最常见并发症,有报道60%~90%MM患者在其病程中出现肾损害,29%~50%MM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就已经有肾损害。有部分患者在很长时间内不伴有肾外表现。因此,MM患者误诊率高,有报道最高误诊率达到93%,国内有文献报道误诊率在69.1%左右。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临床识别 肾损害 误诊率 中老年人 肾外表现
  • 简介:研究表明:普通肝素对醛固酮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因为血管紧张素过度表达能将其调整正常,醛固酮减少损害在临床上不明显,然而一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受限,肝素运用有可能导致明显血钾升高。普通肝素能诱导糖尿病患者及同时运用ACEI轻到中度肾衰竭患者出现高血钾已有报道。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高血钾 透析患者 肾素-血管紧张素 普通肝素 醛固酮合成
  • 简介:目的总结并分析初发血尿病因,同时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在诊断尿路上皮癌(UC)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进一步评估FISH用于筛查尿路上皮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入院诊断为“血尿待查”患者最终出院诊断结果,同时记录其中每例患者检查诊治经过。计算比较FISH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500例初次诊断血尿待查患者中最终诊断为尿路上皮癌130例、泌尿系结石30例、泌尿系感染135例、前列腺癌12例、前列腺增生(BPH)相关出血66例、乳糜血尿23例、特发性血尿60例、其他44例。有218例诊疗过程同时采用了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FISH敏感性明显优于脱落细胞学(75.4%vs.33.9%,P〈0.001),两者特异性无明显差异(96%vs.99%,P=0.837)。对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诊断,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分别为80.4%和34.8%(P〈0.001)。结论血尿待查病因复杂多样,需要临床医生扎实基础和临床理论知识及正确临床思维能力。FISH对于尿路上皮癌尤其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尿 病因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尿脱落细胞检查 尿路上皮癌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发现,许多药物在治疗作用同时,会对用药患者性功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性功能是人类生理功能中最有效应一部分。所谓性功能障碍、紊乱或失调,是指某些原因所致使性功能及性欲亢进减退,生精及排卵障碍。现对产生男女性功能紊乱,有一定影响药物加以介绍,希望用药者加以注意。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药物 性功能紊乱 现代医学研究 科学技术 临床发现
  • 简介:前不久,在广州召开《自然·社会·人》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会上,高度评价原国家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创建“世界中医药学会”,使祖国中医药学走向世界,为人类造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中医药学会 保健养生 世界 平衡 主编 国家卫生部
  • 简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指上皮组织在发生局部损伤后诱发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化。近几年,EMT被认为是受损肾脏产生肌成纤维细胞关键,可能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最重要机制之一。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缺陷临床表现,是大量肾小球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早期标志。

  • 标签: 转分化 肾小球滤过功能 间充质 中药干预 肾脏疾病 肾间质纤维化
  • 简介:目的: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Uremia)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肾亏血虚证,本实验探讨肾亏髓空发病机制.方法:将CRF患者血液透析超滤液(UF)浓缩,凝胶层析分离出分子量(MW)在1000~5000daltons之间分子物质(MMS)三个不同组分,各制成两种浓度,加入到骨髓红系细胞培养体系,分别于培养三个不同时间加入31H-TdR0.7μci/ml,用显微摄像术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观察红系细胞结构,分类计数及标记指数(LI)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MMS显著地抑制红系细胞生长、成熟过程,并且不同浓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大.结论:MMSMW在1000~4000daltons之间组分是CRF患者血中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EIF).本实验结果从病理角度探讨了祖国医学"肾主骨生髓"、"生精化血""精血同源"、"肾亏髓空"发病机制,为探索清除CRF患者血中MMS有效药物,寻求治疗肾性贫血有效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肾亏髓空 中分子物质 肾性贫血 实验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持续进展最终结局,属于一种进行性、不可逆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目前非透析疗法,如口服胃肠透析液、结肠透析疗法及中药灌肠等方法,因较繁琐,患者往往不能耐受[1],另外使用较广泛肠道吸附剂,常有引起便秘副作用,毒素清除不够理想,还可引起腹胀、纳差等胃部不适,影响疗效,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服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口服胃肠透析液 肠道吸附剂 大黄炭 非透析疗法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半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套石蓝取石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1年间8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各类输尿管镜联合不同碎石、取石技术治疗效果,其中气压弹道碎石340例,钬激光碎石460例。结果输尿管半硬镜下钬激光碎石联合套石蓝取石术放镜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4.2±10.3)min、结石移位率1.3%、管壁损伤率1.1%、中转开放术率0.4%、术后残石率0.9%,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传统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论输尿管半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套石蓝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便捷、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膀胱原位癌和微小转移灶诊断和治疗目前尚未取得令人满意效果,寻找高特异性和高结合力肿瘤导向多肽已成为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获得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株T24特异结合分子多肽序列,以期作为膀胱癌靶向诊断和治疗导向载体。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对肿瘤细胞进行4轮全细胞筛选,分析筛选后单克隆对膀胱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能力。提取单克隆DNA并测序,得出多肽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4轮筛选后所挑选20个单克隆均显示与膀胱癌细胞有较高特异性结合,并测序得到四条重复性高多肽序列(-SNARGTE-、-VSEKNRQ-、-DSIYNAR-、-DWS-GACS-)。结论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对膀胱癌细胞进行全细胞筛选得到噬菌体多肽能与膀胱癌细胞T24特异性结合,初步可作为膀胱癌靶向诊断和导向药物研究载体。

  • 标签: 膀胱肿瘤 肽类
  • 简介: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转化生长因子β1介导细胞凋亡两条重要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目前对其在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作用尚无明确统一定论.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就Smads信号转导途径和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机制和作用展开讨论.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MAPK 肾小管上皮细胞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