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伊沙坦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伊沙坦治疗组(I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所有大鼠均给以普通饲料喂养,I组大鼠每天以伊沙坦15mg·kg^-1·d^-1灌胃,C组和D组大鼠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测体重及血糖,处死大鼠后取骨,应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骨组织OPGmRNA及RANKLmRNA的表达。结果12周末,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光镜下均出现骨质疏松表现,I组骨质疏松程度比D组轻。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MTPT在D组及I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MTPS在D组及I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I组与D组大鼠骨组织相比,MTPT显著增加及MTPS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与C组大鼠比较,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又较D组显著增加(P〈0.01)。骨组织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ANKL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mRNA的表达则明显高于D组(P〈0.01),而RANKLmRNA在I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伊沙坦可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降低的OPGmRNA表达水平得以部分恢复,上调0PG/RANKL比值,这可能与伊沙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效应有关。

  • 标签: 糖尿病大鼠 骨质疏松 伊贝沙坦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或台盼兰染色、细胞计数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增殖情况。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奈酸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结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奈酸锶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奈酸锶治疗微重力环境骨量丢失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

  • 标签: 微重力 雷奈酸锶 成骨细胞 增殖
  • 简介:目的:评估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的骨密度及血骨转换生化指标。结果药物干预6个月,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与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药物干预12个月,与基线相比较,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与基线相比较,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与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奈酸锶治疗组有3例(9.1%)患者因恶心及纳差而退出研究,阿伦膦酸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奈酸锶疗效优于阿伦膦酸钠,奈酸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影响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雷奈酸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血清标志物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奈酸锶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24只3.5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后,随机等分为3组:Nrm组: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5mg/(kg·d),每周5次;SrR组:在Met组基础上给予奈酸锶900mg/(kg·d)灌胃。实验期9w。第5腰椎(L5)和右侧股骨用于骨密度测定,右侧胫骨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Met组L,和股骨BMD显著低于Nrm组;SrR组L。和股骨BMD显著高于Met组。Met组BV/TV,Tb.Th,Tb.N,%Ct.Ar显著低于Nrm组,Th.sp,%Ma.Ar,ES/BS显著高于Nrm组;SrR组BV/TV,Tb.Th,Tb.N,%Ct.Ar显著高于Met组;Tb.Sp,ES/BS显著低于Met组。结论给予大鼠SrR900mg/(kg·d)灌胃,在提高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延缓骨量丢失方面有积极作用;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前景。

  • 标签: 雷奈酸锶 骨密度 骨形态计量学 糖皮质激素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ERM)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洛昔芬(10^-9mol/L、10^-8mol/L、10^-7mol/L)处理培养3T3-E1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4h后检测各指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内IRE-1、ATF6、eIF2α的表达.结果洛昔芬与对照组相比较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P〈0.05),随着洛昔芬浓度的增高,细胞增殖程度升高(P〈0.05),高浓度的洛昔芬(10^-7mol/L)促增殖能力最强;洛昔芬不同浓度处理后各组ALP活力增加(P〈0.05),而且高浓度洛昔芬(10^-7mol/L)升高ALP活力较明显;IRE-1、ATF6及eIF2α的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洛昔芬可能通过上调IRE-1、ATF6及eIF2α的表达促进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

  • 标签: 成骨细胞 雷洛昔芬 细胞增殖 内质网应激 骨质疏松 绝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