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IL-6、NF-κβ和骨形成标志物(BALP和BGP)在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和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特征。方法将6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在术后第2、、4、5、6月,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检测BMD、IL-6、BALP和BGP。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其骨组织中的IL-6和NF-κβ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4、5、6月卵巢切除组大鼠的骨密度(P〈0.01)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在术后第2至6月明显升高(P〈001),血清BALP和BGP于术后4、5、6月显著增高(P〈0.05)。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卵巢切除组大鼠IL-6和NF-κβ的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而增加,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Ib-6和NF-κβ为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大鼠的IL-6、NF-κβ和骨形成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这些分子在骨质疏松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白细胞介素-6 核因子 骨形成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于Arnold-Chiari畸形的脊髓空洞(Arnold-Chiarimalformation-associatedsyringomyelia,ACMS)与特发性脊髓空洞(idiopathicsyringomyelia,IS)之间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32例(男70例,女62例)ACMS患儿及46例(男24例,女22例)I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全脊髓MRI图像上评估2组患儿空洞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空洞与脊髓最大比值、空洞长度、空洞位置及形态。结果ACMS组空洞与脊髓最大比值为0.61±0.18,空洞长度为9.01±4.88(2~20)个节段,均显著大于IS组(0.43±0.14,4.09±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MS组中82.57%空洞累及颈胸段,而IS组中50.00%空洞仅累及颈段。ACMS组中43.94%为膨胀型,而IS组中78.26%为局限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S相比,ACMS的空洞与脊髓最大比值更大,累及节段更长。

  • 标签: 青少年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从吻合神经的组织化学变化特点来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1…234、5、6个月6个时间组。取下颈部正中切口,将双侧副神经在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切断,与膈神经干起始部移位缝接。术后第1、2…345、6个月各组均取颈部正中切口显露两侧吻合的神经。分别于吻合口远、近端5mm处取材。用亚铁氰化铜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利用VIDS-Ⅲ型图像分析仪进行运动纤维计数,远端与近端相除后得出远端运动纤维通过率。结果神经吻合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吻合口远端运动纤维通过率逐渐增加。第1个月的通过率为43.06%4± 5.36%。第6个月为97.55%4±6.72%。结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后,神经运动纤维能较理想地通过吻合口向远端生长,为恢复膈肌的神经支配模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膈神经 副神经 脊髓损伤 组织细胞化学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活动 会议 转化 临床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