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跟痛症发病机理及针刀法治疗疗效.方法:用针刀在跟骨刺基底部,将跖长韧带自附着处切断,并于足弓处切断跖腱膜.结果:22例经针刀法治疗一次后跟痛症状消失,随访半至一年,总有效率95.46%.结论:跟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附着于跟骨结节上的跖长韧带及跖腱膜的反复受伤,造成粘连、水肿、筋膜挛缩及无菌性炎症所致.经针刀彻底切断、松解跖长韧带及跖腱膜,可消除跟痛症.

  • 标签: 跖腱膜炎 跟骨刺综合症 跟痛症 针刀疗法 发病机理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创伤骨科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治疗的60例锁骨中段1/3移位的病例,3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0例行锁骨吊带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4~70岁,平均(43.73±4.28)岁。钢板固定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6~63岁,平均(36.53±4.01)岁。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受伤严重程度、受伤机制及骨折类型方面无差别。研究结果按照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活动及术后患者对肩关节外形满意度进行评价。骨折愈合时间主要根据术后影像学来判定。肩关节功能活动主要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constantshoulderscore,CSS),臂、肩、手功能障碍(thedisabilityofthearmshoulderandhandscore,DASH)评分来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2±3.40)个月。对两组CSS及DASH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均P〈0.05(P=0.000,P=0.003),且钢板固定组均值均大于非手术组(均值差分别为5.49、2.71)。治疗愈合时间:钢板固定组(12.10±2.60)周,非手术治疗组(15.78±2.23)周。并发症:钢板固定组1例骨折不愈合(3%),无畸形愈合;非手术治疗组3例骨折不愈合(10%),12例畸形愈合(40%)。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钢板是钢板固定组主要并发症,取出率为60%。非手术治疗主要并发症是骨折畸形愈合(40%)。患者对肩关节外形满意度分别为93%和77%。结论在成人锁骨中段1/3移位骨折的治疗方法中,切开复位钢板组总体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在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降低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方面优于非手术治疗。因内置物刺激症状而取出内固定是钢板固定组主要的并发症。

  • 标签: 锁骨中1/3骨折 钢板固定 非手术治疗
  • 简介:1.《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是由民政部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专门报道骨质疏松诊治研防教进入多个国家级科技核心学术期刊:本刊为北大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TIC)(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标签: 骨质疏松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 杂志 稿约 科技论文
  • 简介:1.《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是由民政部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全国唯一一家专门报道骨质疏松诊治研防教的多个国家级科技核心学术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TIC)(中周科技核心期刊)收录编号G663-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编号CSCD2009E07E-0883、《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95年创刊时为季刊,2007年起改为月刊。杂志创刊18年,始终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版面设计规范为特色深受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厚爱。从2002年起被国家科技部中信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及投稿者主要为骨科、内分泌科、妇产科、老年医学科、放射医学科、风湿免疫科、骨骼基础研究、肾内科、中医骨伤及中医约等部门的医生及各相关研究院校的学者等。

  • 标签: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骨质疏松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杂志 科技论文 稿约
  • 简介:一.《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是由民政部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全国唯一一家专门报道骨质疏松防治的国家级科技核心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时为季刊,2007年起改为月刊。

  • 标签: 骨质疏松 中国 杂志 稿约 学术期刊 公开发行
  • 简介:一.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是由民政部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全国唯一一家专门报道骨质疏松研究的国家级科技核心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时为季刊,2007年起改为月刊。杂志创刊15年,始终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版面新颖活泼为特色深受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厚爱,发行量逐年上升,从2002年起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读者主要为骨科、内分泌科、妇产科、老年医学科、放射医学科等部门的医生及各相关研究院校的学者等。本刊反映我国骨质疏松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进展,促进国内外骨质疏松学术交流。

  • 标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年 稿约 编辑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髓腔固定(34例)、“8”字交叉固定(30例)及经双皮质固定(32例)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6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19~49岁,平均35.5岁。按Wadsworth分型,Ⅱ型55例,Ⅲ型36例,Ⅳ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结果96例患者术后随访14~22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并发症比较,“8”字交叉固定组与经双皮质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少于经髓腔固定组(P〈0.05)。三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按Broberg-Morr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8”字交叉固定及经双皮质固定较经髓腔固定术后并发症更少。

  • 标签: 尺骨鹰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张力带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脊柱畸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推动脊柱畸形外科的深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研究学组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和《中国脊柱畸形杂志》协办,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和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承办的2014年中国脊柱侧凸年会,将于2014年8月29—31日在北京康源瑞廷酒店召开。

  • 标签: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脊柱侧凸 征文通知 年会 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康复医学会
  • 简介:“2013第十届中国血栓论坛”将于2013年3~8月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召开。会议通过文献摘要、相关指南、学术文章、病例分享等形式,将最新、最实用的血栓知识呈现给内、外、妇、儿等多学科参会人员。

  • 标签: 血栓 论坛 中国 文献摘要
  • 简介:本文通过中国人上万倒髋部、腰椎及前臂骨密度值数据,对WHO推荐的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及西方国家推荐的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进行研究,发现WHO及西方国家推荐的男女性骨质疏松谚断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人,因而提出国人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峰值骨密度-20OSD更适合于临床,但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诊断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WHO 中国人 女性 男性
  • 简介: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国家继续教育项目骨质疏松诊疗研究学术研讨会2018年6月1日-3日在重庆召开,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莅临指导并在大会致词,会议协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胡侦明致欢迎词,会议由张萌萌主编主持。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骨质疏松 中国 诊疗 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
  • 简介:目的 利用胫骨定量超声(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并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 用骨定量超声仪检测1368例健康者右胫骨超声速度(SOS),并分析停经时间、骨折史等因素对SOS值的影响。结果 男性SOS峰值在40~44年龄组,女性在35~39年龄组。男性60岁以上各年龄组SOS下降,70岁以上下降更明显(P<0.01)。女性50岁以上SOS即下降(P<0.05)。40岁以前女性SOS值高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明显低于男性(P<0.01)。随着停经时间延长,女性SOS下降,停经5年以内下降迅速(P<0.01),5年以后下降缓慢。围绝经期妇女中,停经组明显低于同年龄未绝经组(P<0.01)。低于青年组均值2.0SD发生率13.37%,50岁以上为18.19%。结论 老年人胫骨SOS明显下降,老年女性下降更为明显。停经因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2.0SD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较适合本地区情况。QUS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危险性具有快捷无创伤等优点。

  • 标签: 定量超声 超声速度 骨密度 胫骨 骨质疏松 诊断
  • 简介:由AO-Spine中国部主办、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承办的2011年"脊柱畸形"高级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25~26日在南京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脊柱矫形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包括:(1)脊柱畸形的临床评

  • 标签: 脊柱畸形 中国 南京鼓楼医院 专题报告 脊柱矫形 国内外
  • 简介:目的观察益肾壮骨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osteoporosis,GIOP)患者的影响,客观评价其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继续控制病情+调节骨骼代谢药物(碳酸钙D3、骨化三醇等),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剂生髓健骨胶囊(由山药、杜仲、熟地、淫羊藿、枸杞、蛤蚧、山茱萸、鹿角霜等组成)。治疗时间以6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停止应用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及治疗相关的各种药物、和理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值、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血钙、血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得出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疗效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得出治疗组的主症证候单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3)治疗组的腰椎(L2-4)、左、右髋骨3个部位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值在治疗1个疗程后,无显著的变化(均P>0.05),而治疗后的对照组腰椎(L2-4)、左、右髋骨的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有关骨代谢生化指标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呈略下降趋势(P>0.05),而对照组生化指标值则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的2组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各生化指标值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5)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良症状,也无脱落病例�

  • 标签: 益肾壮骨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男性大学生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骨密度的差异,并探讨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校442名男性大学生,其中中国男性大学生294名,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148名,采用国际体力问卷(中文版)收集其近1周内体力活动情况,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右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以外,中国男性大学生的步行活动水平、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及总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中国男性大学生的骨密度明显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pearson相关分析,步行活动水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7,P=0.000)。结论中国男性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及骨密度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学生,可能与民族、遗传基因等有关;高强度体力活动能增加骨密度含量。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男性 大学生 体力活动水平 骨密度
  • 简介:2015年4月北京国际会议期间《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将进行第七届编委会换届工作(2015.4-2018.10),请拟申请第七届杂志编委会成员的专家、学者按以下条件申报。

  • 标签: 骨质疏松 编委会 杂志 中国 申请表 换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