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中国企业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世界市场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企业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企业提升网络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国际化竞争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的ERP在经过了艰苦的探索之后,开始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在化妆品领域,也有了一些应用ERP的成功案例.

  • 标签: 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管理 中国企业 企业资源计划 经营能力 世界市场
  • 简介:“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十年的磨练,采丽已经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业内知名的大企业。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采而人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新十年的风帆已经高扬,赢得未来更大的辉煌,采丽人激情饱满并蓄势待发。

  • 标签: 采丽源 美容 化妆品 美白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胆性胰腺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急性胆性胰腺炎行EST术的治疗及护理结果。结果29例病人均顺利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及相关治疗,均治愈或好转出院,近期未有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胰腺炎复发。结论加强急性胆性胰腺炎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及相关治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察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性下腰痛(Discogeninlowbackpain)的疗效。方法择盘性下腰痛患者40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记录术前、术后VAS评分。结果肢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结论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盘性下腰痛的症状。

  • 标签: 腰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 盘源性下腰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分别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与传统基础疗法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显效、痊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颈源性眩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性下腰痛(Discogeninlowbackpain)的疗效。方法选择盘性下腰痛患者32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连续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结果患肢术后疼痛、发凉异常感觉有效率93.7%,治愈率75%。结论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盘性下腰痛的症状。

  • 标签: 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 治疗 盘源性下腰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性肺水肿(NPE)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归纳32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分析并发神经性肺水肿的相关预测因素及预后。结果GCS评分,中线移位,瞳孔不等,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与发生NPE密切相关;NPE预后不佳。结论NPE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应积极预防并早期诊治。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价值,同时运用本指标探讨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肺性心脏病患者2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1)肺性心脏病患者对比正常对照组,右室IRT、ICT明显延长,ET明显缩短,右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0001);(2)肺性心脏病患者对比正常对照组,左室IRT明显延长,ICT无明显差异,ET明显缩短,左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01)。结论(1)组织多普勒Tei指数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以较敏感的反映慢性肺心病病人左右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2)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功能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骨性磷酸酶(NBAP)的测定方法对佝偻病早期诊断及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与钙磷秉积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两种方法对173例小儿进行测定(其中早期佝倭病患儿123例,对照50例)。结果NBAP和血Ca、P检出率不同,有明显差异,NBAP较Ca、P检出率高。结论我们对NBAP≥200u/L者给予胆维丁乳治疗1~3次后,患儿多汗、夜惊等症状在给予治疗后半个月消失,3个月后骨性变化有好转,上述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NBAP在小儿佝偻病诊断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并可较好地指导佝偻病治疗。

  • 标签: 骨源性磷酸酶 佝倭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再生和骨组织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观察hVEGF-165基因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的功能及转染后细胞的骨活性。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传代培养后以1μgPcDNA3.1-hVEGF165∶3μL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比例转染,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外源性VEGF的表达。(2)测定在正常条件培养和骨条件培养下,转染后细胞上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水平。结果(1)hVEGF165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成功分泌VEGF蛋白。(2)骨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而在正常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分泌量较低。结论(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可将hVEGF165基因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2)在骨条件培养下,转染hVEGF165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能力增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