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说明静脉注射报警信号的脆弱性,提出在现阶段实施静脉注射的护理措施,增强静脉注射过程的安全性。方法分析静脉注射的概念和过程,参考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atientSafetyReportingSystem的数据记录,找出存在医疗隐患的环节及其表现,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明确了现阶段我国医疗单位静脉注射报警所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静脉注射过程中的渗透和溢出所造成的后果,并由此提出了降低渗透和溢出危害的做法,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结论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静脉注射的报警还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准确,护理人员应遵循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原则,不能完全依赖信号报警。

  • 标签: 护理人员 静脉注射 报警 护理 静脉注射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管理,使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方法选取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一次性止痛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及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术后使用一次性镇痛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准确及时护理,可提高一次性镇痛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手术后 护理 疼痛 镇痛 镇痛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术后置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时,使用Infinity输注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有效促进和维护完整的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方法将60例食道、贲门癌根治术后留置鼻饲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Infinity输注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重力输注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消化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有5例出现鼻饲管堵塞,有8例出现腹痛、腹泻,有3例术后7天无肛门排气。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胃肠功能也恢复较好,无1例由于管道堵塞而影响肠内营养。

  • 标签: 食道 贲门癌 Infinity输注泵 并发症 胃肠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选择前臂内侧血管穿刺的优越性。方法将来我院门诊临时输液的患者150例征得同意后,分为对照组(穿刺手背静脉75例)、观察组(穿刺前臂内侧静脉75例),观察组采用前臂内侧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手背静脉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穿刺结束固定后上肢活动自如,无脱针,患者满意。结论输液选择前臂内侧静脉穿刺有其优越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血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索静脉曲张(VC)是引起不育症的主要原因,病因为精索静脉压力升高,血液回流不畅,代谢产物堆积过多,影响生精功能。患者多数无自觉症状,目前应用较多的诊断方法较准确的是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无痛性静脉穿刺探讨,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采用自制表格对1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实验组采用快速静脉穿刺法,按自制表格项目内容对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分别观察患者静脉穿刺后疼痛的程度,分析无痛性静脉穿刺相关因素。结果常规静脉穿刺法比快速静脉穿刺法患者感觉疼痛程度高,无痛性静脉穿刺相关因素与血管大小、血管弹性、选择血管部位、与穿刺的方法、与进针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结论掌握无痛性静脉穿刺的方法、原因与技巧,更加便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它会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达到一个高水平。

  • 标签: 静脉穿刺 疼痛 相关因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输注用于小儿烧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观察46例小儿烧伤后切、削痂和肉芽创面植皮手术病人麻醉前、诱导、插管、术中及拔管时血压及心率变化,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麻醉过程平稳,血压波动小,心率变化较明显,术后苏醒快。结论微量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镇痛作用强,控可性好,术后苏醒快,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小儿烧伤 泵注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医学文献和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结果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技术、静脉的选择、持针的方法及穿刺后妥善固定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基本操作 静脉穿刺 成功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周围静脉穿刺技巧以及护理体会,以提高穿刺技术和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注射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成年患者就诊资料,对周围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和护理质量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周围静脉穿刺,输液期间无异常情况,拔针顺利。护理人员精通周围静脉解剖特点和成年患者的心理反应,患者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成人 周围静脉 穿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效果较佳的静脉输液排气法。方法由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用传统法、倾斜法、挤压法、改良法分别做静脉输液排气50次.观察排气时间及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改良法一次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与挤压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法与倾斜法和挤压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改良法与倾斜法一次排气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排气速度快,一次排气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方法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肺癌病人静脉化疗时血管损伤。方法对326例肺癌病人进行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结果仅1例静脉炎发生。结论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效保护静脉,防止静脉损伤。

  • 标签: 肺癌 静脉损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CU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益处。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于我科的患者532例,随机选择268例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另264人使用普通金属头皮针输液,以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优于普通金属头皮针输液。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因留置时间长,不需反复穿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方便了为患者急救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 标签: CCU患者 浅静脉留置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多,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 标签: PCI 静脉血栓 护理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和溶栓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84例患者痊愈(80%),显效18例(17%),症状未有减轻者3例(3%)。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2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麻醉分娩镇痛效果明显。

  • 标签: 瑞芬太尼 自控式镇痛 镇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