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措施。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及细心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 标签: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腹部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每日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2次/d,30min/次,7d为1疗程。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方法,如患肢抬高、按摩双下肢、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等。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明显,省时节力,且安全、舒适,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空气压力治疗仪 预防 腹部肿瘤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和软组织的改变以及肿瘤的侵犯范围,对多数病例还能判断其为良性、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这对确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非常重要。但骨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恒定的典型征象不多,因而确定骨肿瘤的组织类型仍较困难,有赖于临床、影像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最后还需同病理检查相结合才能确定。

  • 标签: 骨肿瘤 临床 X线检查
  • 简介:摘要抗肿瘤药物既能治癌,同时也在治疗过程中对操作者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加强基础防护措施,遵循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并在接触化疗药物及各项操作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尽量减少和避免肿瘤化疗带来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化疗 职业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护理的效果。方法在置管后指导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技巧;出院前有计划地检查其陪护对导管维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必要地强化,使其能正确演示;定期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时解决导管异常问题。结果40例带管者除1例发生感染外其余均顺利的带管度过4-6周期化疗。讨论重视对置管术后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才能保证安全地使用PICC导管,真正达到“一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PICC 导管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肠道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针对56例老年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全面细致的术前术后的治疗及护理,56例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期出院。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较大,针对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老年 肠道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21例患者中,鳞癌6例,黑色素瘤7例,腺癌4例,内胚窦瘤及肉瘤、痛肉瘤及阴道上皮瘤样癌各1例;I期10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1例。治疗上采用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阴道黑色素瘤患者以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阴道内胚窦瘤患者以单纯化疗效果好。对于其他少见的病理类型,基本上仍以手术+化疗为主。

  • 标签: 阴道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依据乳腺癌主要征像及次要征像,分析68例乳腺肿瘤患者钼靶X线征像(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68例乳腺肿物中36例为恶性,32例为良性,恶性病变中均有较特异征像,如小于临床的肿块、钙化、毛刺、导管征、局部浸润、漏斗征、皮肤增厚等,其中包括主要征像及次要征像。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瘤 数字钼靶X线摄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映。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股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2890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无剖宫术后感染的130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剖宫产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26%,单因素分析有16个与术后感染有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5个主要的危险因素BMI高、伴有生殖道感染、阴检次数多、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控制体重指数、治疗原发感染病、阴检根据实际需要慎重选择、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等来预防和减少术后感染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并进行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9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96例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经手术后病理对照,相符合86例,符合率为89.6%,误诊10例,总误诊率10.4%。结论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超声诊断规律,应成为临床常规首选方法。

  • 标签: 卵巢肿瘤蒂扭转 超声诊断 误诊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通过腋窝入路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体会。方法2009~2010年收治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切口不良愈合,无局部血肿,尤其对于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美容效果显著。结论该术式切口隐蔽性好,使手术更加美容、美观、人性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现代年轻女性。

  • 标签: 腋入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作者简介朱亚杰(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主要从事肿瘤异常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RhoE在胃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4例胃癌,32例结肠癌,62例肺癌,34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结果RhoE在人类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腺体中尤为明显,但在肿瘤组织表达低下或缺失。并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染色强度有下降的趋势。结论Rho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表明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RhoE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 标签: RhoE 人类肿瘤 免疫组化 抑癌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点的68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分析其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6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早进食、早翻身、早拔尿管、早下床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扭转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超声诊断12例,3例分别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2例、异位妊娠破裂1例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有一定的特征性,寻找及识别扭转的血管蒂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卵巢肿瘤 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骨肿瘤患者行16排MSCT平扫,薄层后将原始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其中MPR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VR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可任意角度转动显示骨肿瘤。2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骨膜反应的形态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16排MSCT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骨肿瘤,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作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 标签: 图像处理 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