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降纤10单位静滴,连用三天。评估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用药后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纤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 标签: 降纤酶 急性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纤溶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1100例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用银杏达莫基础上加用纤溶,均以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3.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0.18%。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安全。

  • 标签: 突发性 纤溶酶 银杏达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血清心肌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血清心肌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血清心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大量出血组患者心肌又明显高于小量出血组患者(均P<0.05);与心肌正常组比较,心肌水平增高患者ADL1~2级的比率明显降低,ADL5级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观察血清心肌水平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注射用纤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注射用纤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其它方法的治疗。

  • 标签: 纤维酶 突聋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关节炎性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白细胞迁移到关节滑膜组织。白细胞和滑膜细胞产生各种炎症介质,引起持久的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炎。研究发现血管活性肠肽(VIP)能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但VIP在关节炎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VIP对单碘醋酸钠引起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9摩尔VIP注射入膝关节,可以缓解关节痛觉过敏,延长后肢缩爪反射的潜伏期,增加对刺激足底表面机械压力的耐受。关节腔内注射VIP可导致重量重新分布,减轻因疼痛所致的身体重量偏斜。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关节炎模型 痛觉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对小细胞肺癌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6例小细胞肺癌,27例良性肺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结果小细胞肺癌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明显高于良性肺病和健康人对照组。结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对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化学发光免疫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抑制剂,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再生和骨组织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观察hVEGF-165基因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的功能及转染后细胞的成骨活性。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传代培养后以1μgPcDNA3.1-hVEGF165∶3μL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比例转染,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外源性VEGF的表达。(2)测定在正常条件培养和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后细胞上清中碱性磷酸、骨钙素的水平。结果(1)hVEGF165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成功分泌VEGF蛋白。(2)成骨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和骨钙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而在正常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和骨钙素的表达分泌量较低。结论(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可将hVEGF165基因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2)在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hVEGF165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增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骨源性磷酸(NBAP)的测定方法对佝偻病早期诊断及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与钙磷秉积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两种方法对173例小儿进行测定(其中早期佝倭病患儿123例,对照50例)。结果NBAP和血Ca、P检出率不同,有明显差异,NBAP较Ca、P检出率高。结论我们对NBAP≥200u/L者给予胆维丁乳治疗1~3次后,患儿多汗、夜惊等症状在给予治疗后半个月消失,3个月后骨性变化有好转,上述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NBAP在小儿佝偻病诊断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并可较好地指导佝偻病治疗。

  • 标签: 骨源性磷酸酶 佝倭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