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62例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以年龄分为老年前期及老年期两组,采用结合雌激素(CE)治疗4周期,围绝经期症状以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估.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man评分显著下降;两组FSH显著下降,E2显著上升;TC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LDL-C/HDL-C显著下降,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结合雌激素对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患者均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改善血脂构成.

  • 标签: 结合雌激素 围绝经期 血脂 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衰老是有生命物质的共同特征,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很多细胞不断增殖、分化而衰老,因而细胞的衰老不等于机体的衰老。衰老的研究必须通过整体、系统、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来研究,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

  • 标签: 延缓衰老 细胞 增殖 机体 分化 现状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是每个社会不可避免的历史演变过程.老年人口在全世界呈迅速上升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4.67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8.98%,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9.49万,占总人口的14.87%,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达37.62万.2003年2002年相比增加的老年人口为5万人,比预期的2万人要多得多.老年人寿命期望值延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老年人中的慢性病状况也很普遍,特别是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营养 健康 蛋白质 脂肪
  • 简介:人类对延缓衰老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已有100多种不同的衰老学说。许多学说仅是推测,缺乏真凭实据,某些衰老学说虽有实验依据,也只是揭示了衰老机制错综复杂原因的一个侧面或层次。至今没有一个独立完满公认的学说能阐明衰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防治措施。

  • 标签: 衰老学说 自由基 衰老机制 延缓衰老 原因 实验
  • 简介:目前市场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宣传方式百出,民间也逐渐以其作为送礼佳品,中、老年人食用者日渐增多.由于误导,有的认为保健品是万能药,有的今天吃这个,明天改吃那个,莫衷一是,这么一来,不但没有充分发挥保健食品的应有功能,个别人还吃出病来.现就保健食品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 标签: 保健食品 若干问题 食品种类 宣传方式 老年人 保健品
  • 简介:衰老老年病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发育成熟后,就可能出现某些老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化征象逐渐增多,到了高龄阶段.老化日趋严重,不可避免地出现衰老。老化和衰老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和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减退。所谓老年病,大多数是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衰老老年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仅就衰老老年病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衰老 老年病 退行性改变 征象 严重 生理现象
  • 简介:Alzheimer型老年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异质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不可逆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AD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属多病因、多阶段的慢性中枢神经疾病,至今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lzheimer型痴呆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FT);神经细胞外的神经变性斑,又称老年斑(SP),其核心主要是β-淀粉样肽Aβ的沉积;还有大量神经细胞的凋亡丧失等.而与NFT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神经蛋白是tau蛋白(τ蛋白),可以认为异常磷酸化及糖基化修饰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最终导致NFT的形成.

  • 标签: TAU蛋白 Alzheimer型老年痴呆 AO 神经元纤维缠结 发病机理
  • 简介:随着人类老龄化进程的加速,AlZheimer病(AD)逐渐成为老年常见疾病.它有着特有临床和病理特征.然而其病因学机制仍不甚清楚,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和钙超载学说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 标签: ALZHEIMER病 NMDA-Ca^2+-NO路径 病因学
  • 简介:氧是人类生存必须的元素,但如果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遭到破坏,多余的氧自由基会对身体造成氧化损伤.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此类氧化损伤直接参与了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神经退行型疾病的病理过程.搞清楚氧化损伤的来源及有效的抗氧化途径,对理解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行型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发展新型的治疗方法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氧化应激 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损伤 人类生存 氧自由基
  • 简介: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百岁而终才是人尽其天年的自然死亡。故《灵枢·天年篇》说道:“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因此,人不能终其天年,乃由于五脏不坚,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正邪相攻所引起“血气皆尽”。中医在抗衰老及老年病的治疗中,除应用健脾补肾、滋补气血的方法外,还重视配合活血化瘀治法,并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治疗 血气 五脏 血瘀证 活血化瘀 老年
  • 简介:血液流变学最早的毛细管检测方法是来自传统的基础理论Hagetl—Pioseuille方程(Q=△Pπt^4/8ηL),即在限定压力梯度(△P)和管长(L)条件下,其流量(Q)管径(r)4次方成正比,粘度(η)成反比。在不同切变率条件下的血牯度检测迅速被扩展到治疗观察指标的临床应用,因血液的非牛顿液体性,创造了椎板粘度计和牛顿液体性的血浆采用毛细管检测法,结合红细胞(HBC)变形、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老年保健 临床应用 血细胞压积 椎板 治疗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参红饮强身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选用120只小鼠进行游泳试验,耐缺氧试验和脑血流试验;临床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事62例。结果治疗组临床主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提示复方参红饮能增强体质,防止衰老,提高中老年手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 标签: 衰老 复方参红饮 中药 小鼠
  • 简介:70年代初,国内血液流变学首先用于对中医学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则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前提下而兴起的。从80年代起,它应国内临床对占人类死亡率之首的心脑血栓病进行防治研究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 标签: 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 心脑 国内 血瘀证 中医学
  • 简介: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ICU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现代急救危重医学中获得高度重视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2003年SARS流行的抢救实践中,对其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但它的定义及发病机制仍众说纷纭。笔者就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中若干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提出以下观点,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标准 SARS流行 危重医学 现代急救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稳定期治疗中的问题.探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策。方法调查57例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患者近2周治疗情况。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慢阻肺组16%并发肺心病,40%有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例数较对照组多(P<0.01).68%服用抗生素,5%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稳定期治疗不规范,建议加强对患者教育、随访、管理。

  • 标签: 慢阻肺 患者 老年 稳定期 治疗中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的关系,给临床变化判断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总结168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以是否有低磷血症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低磷组和非低磷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炎症吸收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低磷血症组患者血清钠、钾、钙、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低于无低磷血症者(P《0.05),尿素氮及碳酸氢根高于无低磷血症患者.而且,低磷血症组下呼吸道感染吸收时间稍长于非低磷血症患者,而迁延不愈及死亡率高(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病情及预后不良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异常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