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糖尿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儿科住院并诊断为糖尿的患儿7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全面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糖尿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更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糖尿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其糖尿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显著改变,BMI、HbA1c、FP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糖尿病 个体化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2012年8月11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分会召开了《2010版中国2型糖尿防治指南(科普版)》征求意见版与《糖尿运动治疗指南》征求意见版的新书发布会。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中华医学会糖尿学会常委(兼秘书长)、糖尿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中华医学会糖尿学会委员、糖尿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孙子林教授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红社长出席了会议并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相关介绍。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指南 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运动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 简介:我患糖尿多年,在抗“糖”的道路上走过很多弯路。由于家庭一些琐事,使我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我发现在我情绪不稳定或发脾气时我的血糖就高,我不知道情绪为什么会影响血糖的变化,同时也希望专家能教我一些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 标签: 情绪不稳定 糖尿病 发脾气 控制 血糖
  • 简介: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这是许多人都懂的道理。但是2004年《science》上有文章称,即使少量饮酒,也有害健康。四五年过去了,许多人仍认为少量饮酒有益健康,而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无法准确地把握这个“少量”到底有多少。

  • 标签: 糖尿病 有益健康 少量饮酒 过量饮酒
  • 简介:目的针对2型糖尿患者糖尿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糖尿肾病患者作为该的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糖尿肾病组和临床期糖尿肾病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程、前清蛋白(PA)、WHR、FPG、2hPG、BMI、Hbg、HbAlc、ALB、TG、TC、LDL-C、UA、BUN、Cr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法对2型糖尿肾病与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程以及Hbg、BUN、ALB、TC以及C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后得出糖尿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程、Cr和TC。结论糖尿病程、Cr、和TC与早期或临床期糖尿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临床中要对糖尿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价,从而有利于对糖尿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不良情绪何以成为糖尿的诱发因素?人们知道,糖尿的基本病理在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是胰岛组织中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

  • 标签: 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 内分泌激素 诱发因素 植物神经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自拟中药方治疗糖尿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7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莫沙必利,治疗组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2周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半年,了解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糖、血脂控制平稳,糖化血红蛋白低(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糖尿便秘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便秘患者 自拟中药方
  • 简介: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糖尿患者为更好地监控病情,需要定期测试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患者常用的测试法是靠专用试纸吸取少量血液样品,通过测试仪测出血糖浓度。但有研究指出,普通测试仪的误差达10%,可能耽误患者诊治,加上试纸昂贵,频繁地丢弃试纸,既不经济也不环保。香港浸会大学最近发明了一种”西红柿皮生物感测器”,

  • 标签: 糖尿病患 西红柿 香港浸会大学 检测 血液样品 血糖浓度
  • 简介:糖尿是内分泌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儿童糖尿多发病急,进展快,容易并发糖尿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此外,饮食控制、心理辅导、出院指导等均对患儿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糖尿患儿在住院期间的相关护理工作体会进行简要报道,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糖尿进展,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标签: 小儿糖尿病 护理 探讨
  • 简介:很多糖友在发现糖尿之前有的症状明显,有的不明显,还有的糖友在得病前一点症状都没有,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的症状吧。

  • 标签: 糖尿病 症状 保健知识 预防措施
  • 简介:“七·一”党的生日。无锡市糖尿康复联谊会成立二周年。二十多位市区会员与宜兴市会员相会在中国陶都宜兴。除了市二院内分泌科张主任外,都是糖尿病人,有小“糖”也有年高七十岁的老“糖”。

  • 标签: 糖尿病 内分泌 无锡市 脂代谢紊乱 会员 宜兴市
  • 简介:2009年至2013年,联合国糖尿日的主题都定为“糖尿预防与教育”。人常说“治病不如防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足见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这对于糖尿来说更是如此。糖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可能导致肾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引起高死亡率。由于糖尿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

  • 标签: 糖尿病 教育 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足部疾病
  • 简介:今年56岁的糖尿病友老王,近半年来深受耳鸣、耳聋的困扰,开始是蝉鸣声,后来是金属的敲击声,同时听力下降,且日渐加重。老王自认为是肾虚惹的祸,于是就自作主张吃了两瓶六味地黄丸,但一点儿也没有见效。不得已,老王来到一家大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经耳鼻喉科医生仔细检查,确诊为神经性耳聋。

  • 标签: 神经性耳聋 糖尿病病友 耳鼻喉科 六味地黄丸 听力下降 蝉鸣声
  • 简介:病例透析让她生不如死孙先生,58岁,患糖尿15年,2008年6月因突然昏倒被送到医院,诊断为糖尿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无奈之下,开始了血液透析治疗,刚开始一周透析一次就行,可随着病情快速恶化,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透析治疗 尿毒症
  • 简介:我科自1998年建科以来在糖尿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总结如下。1医护人员的培训建科初我科三名医师已进修过内分泌专业,经过正规化培训,目前7名医师有3名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过,1名在华西医科大附属医院进修过,1名在解放军总医院进修过,有2名护士在北京第一医院学习过。科室医护人员寻找各种机会参加各种糖尿学习班及会议,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

  • 标签: 糖尿病教育 管理 医护人员 中日友好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经济效益
  • 简介:糖尿特膳”是根据糖尿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设计的特殊膳食,具有特殊的饮食治疗功能。1解读“糖尿特膳”“什么是特膳食品呢?是针对特定人群,满足特殊营养需要。它的价值特点:第一,营养的定向性。第二,营养的配方设计。第三,营养的定量配比(强化、弱化、添加、去除)。含有丰富且具有指向性的生理活性物质,调整人体机能。没有毒副反应,适合长期食用。

  • 标签: 糖尿病人 解读 营养需要 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活性物质 配方设计
  • 简介:冬天来临,天气变冷,医院里糖尿患者突然多了起来,有些是病情加重的,有些还是新发患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常人的血糖会随着气候变化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波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例如,突然天气变冷,可能会使血糖稍有上升,但是,随着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整,血糖很快就会稳定。糖尿病友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障碍,加上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受损,

  • 标签: 糖尿病病友 神经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调节 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患 气候变化
  • 简介:随机调查200例2型糖尿患者,教育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同期组问及组内教育前,教育后3个月、6个月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教育组在受教育后3个月、6个月自控能力、糖尿知识积分(DKN)、胰岛素治疗顺应性、依从性明显提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精神症状白评积分(简称sc190)的9组症状群积分电明显下降(P〈0.01)。结论:糖尿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知识水平和接受科学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教育 效果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