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采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率。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术前胃镜活检和手术病理学诊断。分析对比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学诊断胃癌的准确率、病理分型、以及分化程度。结果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胃镜活检病理的确诊率为75.5%、疑诊率为15.3%、未确诊率为9.2%,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MC的胃镜活检病理占3.0%,与手术病理病理学检查的2.0%相当;胃镜活检病理PAC和TAC患者占88.8%,髙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69.3%,而SCC患者占8.2%,低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28.5%;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型患者占44.9%,低于手术病理活检64.2%,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分化不良型患者占55.1%,髙于手术病理活检35.7%,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胃镜活检病理对于不同类型胃癌的判断存在局限性,胃镜活检病理的准确率和外科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差异。胃镜活检可作为术前检测胃癌的初断方法,对胃癌病变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程序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还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72例疑患肠套叠的急诊患儿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86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利用X线平片检查施行诊断,观察组患儿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施行诊断,将两组患儿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灵敏度为76.74%(66/86),观察组患者诊断灵敏度高达97.67%(84/86),相比之下,施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研究组患儿诊断灵敏度更高,诊断效果更佳,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具有诊断灵敏度高、无创性以及肠管坏死提醒功效等优点,值得在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小儿肠套叠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ERCP诊断胰腺癌的91例临床资料,按ERCP下胰腺癌X线表现及六型分类进行描述;①主胰管狭窄型;②主胰管闭塞型;③圆锥形;④压迫形;⑤囊肿型;⑥充盈缺损型。结果本组同期ERCP成功率97.9%,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100%,准确性97.8%,比同组B超及CT高。结论ERCP应作为胰腺癌术前诊断主导方法。

  • 标签: 胰腺癌 ERCP诊断 诊断价值 充盈缺损 胰管狭窄 术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像学在急腹症病人中听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400例住院急腹病人的842例影像检查结果分析,比较了B超、X线及CT检查在不同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胃肠急症(如穿孔、梗阻等)首选X线检查,次选B超检查,一般不必做CT检查;肝、胆、脾、胰、肾、输尿管急症(如破裂、结石、炎症等)、妇产科急症(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等)及阑尾炎首选B超检查,次选CT检查,除输尿管结石可用静脉肾盂造影外,一般不必做X线检查。结论按上述优选线路原则来选择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且能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医师掌握比较影像学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人 急腹症 人中 比较影像学 急症 CT检查
  • 简介:对327例右下腹痛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其中男性235例,女性9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5天,共查出各种病变251例,

  • 标签: 右下腹痛 结肠镜检查 患者 病程 男性 年龄
  • 简介:目的:探究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大肠癌患者视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其它胃肠疾病患者50例视为对照组以及健康体检者50例视为健康组,对各组的胃肠肿瘤标志物,包括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各胃肠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同对照组和健康组CEA、CA72-4、CA19-9水平相比,实验组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各胃肠肿瘤标志物单独诊断的有效性、敏感性、特异性相比,联合诊断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中,胃肠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提升临床诊断的效果。

  • 标签: 胃肠肿瘤标志物 大肠癌 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及Ranson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人院后及时行BISAP、APACHEII及Ranson评分,比较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轻度、重度AP患者BISAP评分[(1.48±0.76)vs(2.72±1.81)]分、APACHEII评分[(2.82±2.18)ra(10.71±2.87)]分、Ranson评分[(1.68±0.35)ra(4.56±2.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01)。58例AP患者中预后不良8例,预后良好50例,两组三种评分比较差异显著(/><0.05)。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预测敏感度分别为〇.76、0.65、0.64;APACHEII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患者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2、0.78、0.94;Ranson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患者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0、0.71、0.72。结论三种评分标准在预测AP严重程度上类似,但在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上APACHEII评分预测价值最大,临床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

  • 标签: 床边指数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 RANSON评分 急性胰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CUE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186例(206个病灶)。所有的受试者均接受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参照欧洲肝脏超声造影指南(2012版)标准进行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判断指标诊断的效能。结果在18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左右叶病灶126例,肝左叶病灶29例,肝右叶病灶31例;超声共发现病灶206个,其中良性病灶78个(37.9%),恶性病灶128个(62.1%)。在78个良性病灶中,血管瘤51个,肝脓肿10个,错构瘤4个,结节性增生5个,炎性假瘤8个。在128个恶性病灶中,原发性肝癌124个,转移癌4个;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7,显著优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0.803(P<0.05),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6%、98.6%和96.8%,显著优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89.1%、76.8%和84.4%(P<0.05)。结论CUES检查对判断肝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具有协同作用,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这些检查确定肝内病灶的性质。

  • 标签: 肝脏占位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诊断效能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CT影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常规子宫平扫,发现肿块后行5mm或3mm薄层扫描,并均做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4例中,子宫增大38例,占73.7%,独立肿块25例,占46.3%,肿块附着于子宫体者29例,占53.7%,肿块内出现钙化影9例,占9.4%。所有肿块均能强化。结论子宫腔增大;宫体上出现实性肿块,其边缘清楚,并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时均能强化是CT诊断子宫肌瘤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肿块 子宫肌瘤 CT诊断 钙化 增强扫描 CT影像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切除术围术期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以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8月,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肝段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则在超声诊断下实施肝段切除术治疗,分析2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其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几率(12.00%)、疾病复发率(1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几率(32.00%)、疾病复发率(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切除术围术期接受超声诊断,可取得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老年患者 原发性肝癌 围术期
  • 作者: 米德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 第3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医医院,四川 珙县 644500
  • 简介:目的:探究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6月急性胃炎患者100例,为本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n=50)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n=50)患者实施阿托品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分析2组急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急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胃炎患者的腹泻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恶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接受阿托品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更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的时间,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托品;奥美拉唑;急性胃炎;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经口胃镜检查、经鼻胃镜检查各300例,记录患者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耐受情况,综合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95.67%(287/300)的患者感到鼻腔不适,4.33%(13/300)感到疼痛,但可以耐受。2.67%(8/300)患者出现鼻出血,放置小肠营养管5例中l例出现鼻出血,95%(285/300)的接受过经鼻胃镜检查的患者愿意接受再一次检查,对于曾做过常规胃镜现在做过经鼻胃镜的患者更愿意选择经鼻检查。经鼻检查前平均心率为88.1次/min术中增加至90次/min,术后约5min即恢复至原来的水平:鼻检查时收缩压平均为(118.64±15.57)mmHg,与经121检查时(144.21±20.51)mmHg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普通内镜检查时末梢血氧饱和度平均可降低3%,为96.66%±2.61%,经鼻内镜检查为98.51%±1.62%.几乎不受影响.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成功放置小肠营养管5例,其中1例为脑梗塞无法吞咽患者.1例为心梗并心功能衰竭并上呼吸机患者。均成功放置到屈氏韧带以下空肠。结论经鼻胃镜检查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患者耐受性好,比常规胃镜检查更安全,并可用于放置小肠营养管等特殊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鼻胃镜检查 常规经口胃镜检查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年轻病人发病呈上升趋势。回顾性分析我们经CT、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术前声像图表现,以探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超声诊断 胃粘膜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内镜下对98例可疑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分别在染色前后进行内镜诊断比较,并与活检或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食管黏膜染色36例,不着色区取材6例,病理报告鳞癌5例,腺癌1例,浅着色区取材30例,病理报告食管炎症1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鳞癌2例,浅着色区不典型增生诊断率为53.3%,染色前后食管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和75%,比较病理诊断,染色后诊断符合率提高25%。胃黏膜染色62例,病理诊断胃溃疡26例,伴异型增生10例,胃黏膜内癌18例,胃黏膜下癌15例,染色前后早期癌诊断分别为75.8%和87.9%,比较病理诊断,染色后诊断符合率提高12.1%。结论色素内镜可提高病变活检准确率及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色素内镜 上消化道早期癌 癌前病变 诊断 黏膜染色
  • 简介: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09年7月普通内镜检查示可疑胃黏膜病变者115例,比较普通内镜和色素内镜的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病理检查示,炎性增生27例(23.5%).胃溃疡57例(49.6%),早期胃癌15例(13.O%).进展期胃癌15例(13.O%),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例(0.9%).色素内镜的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均略高于普通内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对86.8%,P〉0.0580.O%对66.7%,P〉0.05).结论:色素内镜可增加病灶清晰度,有提高总体诊断符合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的趋势,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 标签: 胃肿瘤 胃镜检查 靛蓝二磺酸钠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月至2000年10月进行的75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结果对28例不明原因腹水,24例腹外伤、急腹症,9例不明原因腹内肿块,6例性质不明肝脏肿块,6例肿瘤待查及2例膈肌病变,除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诊断未明外,余皆在腹腔镜下得到明确诊断及相应的有效治疗.总诊断明确率为97.4%.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评估腹腔内病变,如肝脏疾病,不明原因腹水,腹腔内肿瘤的诊断、转移病灶的发现和恶性病变的分期,某些腹外伤及急腹症方面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不明原因 肿瘤 腹水 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