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硬化高血症的关系。方法对60例肝硬化病人进行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浓度的变化。结果2001-03/2003-06收住的肝硬化病人60例,Hp感染阳性42例(A组),占61.0%,阴性者18例(B组),占39.0%。Hp阳性者血为151.0±36.5μmol/L,阴性者血为121.3±37.6μmol/L,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Hp阴性者在治疗后血氨水平无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在Hp阳性的肝硬化病人中,血氨水平的升高与Hp感染有关,根治Hp后可以降低血的浓度,对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高氨血症 肝硬化 血氨浓度
  • 简介:通过追古溯源,阐明降胃之理论源于内经,成于促景,并得到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临床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 标签: 降胃气 脾胃病
  • 简介: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500μg·ml^-1)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HSC-T6细胞24h和48h,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在10,100,500μg·ml^-1浓度能明显抑制TGF-β1、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1或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影响HSC-T6的细胞周期,降低其增殖活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的表达,由此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银杏叶提取物 转化生长因子-Β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胶原 大鼠
  • 简介:目的评价注法皮圈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我们应用内镜下注法皮圈结扎术治疗,评定的内容包括术后立即止血率、曲张静脉消除率、出血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注法皮圈结扎术治疗3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得到了立即止血(100%)。28例曲张静脉得到了消除(75.6%);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出血复发率为29.7%(11/33),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注法皮圈结扎术疗效好。安全,且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 结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 注气法 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溴索静脉注射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并行静脉注射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VT(潮气呼吸指标潮气量)、RR(呼吸频率)、TPT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达峰容积比)方面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运用盐酸溴索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患儿的各项潮气呼吸指标均显著改善,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布地奈德 潮气指标 效果 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