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科学高效献血体检方法,保障献血者安全和血液安全。方法:采用综合体检法,将传统医学现代医学融合,并结合血液初筛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可行性的判定,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挖掘出了一部分隐藏病史,总献血不良反应率及重度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国内有关报道和本单位数据,血液最终报废率低于国内同行水平。结论:综合体检法可科学、全面地保障血液和献血者安全,减少血液浪费,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偿献血 体检 安全 综合
  • 简介: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1,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在15%以下。在肺癌治疗中,尤其在放化疗之后经常出现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我科自2005—2012年出现肺癌并发骨髓抑制同时伴有血红蛋白减少20例,应用成分输血治疗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肺癌 类白血病
  • 简介:安尔碘皮肤消毒液是碘增效剂、缓冲剂和干燥剂等合成的一种络合剂,具有缓慢释放碘分子而达到快速杀灭,持久有效的作用,目前国内已应用于临床皮肤穿刺消毒。为了解安尔碘能否应用于献血人群的皮肤消毒,笔者就安尔碘当前采供血系统常规应用的碘酊消毒液在献血人群中皮肤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尔碘 碘酊 皮肤消毒 献血
  • 简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力模糊。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测定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白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3型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汉族人群中100例3型丙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干扰素常规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单核苷酸多态性(rs8099917)进行基因分型,治疗效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65例达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携带基因型TG发生未达到RVR的风险较基因型TT高14.85倍(P〈0.01),携带基因型GG较基因型TT高33.750倍。携带等位基因G发生未达到RVR风险高(P〈0.01)。纳入的研究对象中,65例(65%)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基因型TT患者中67.8%达到SVR,基因型TG中62.5%达到SVR,基因型GG中50.0%达到SVR,回归分析未见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8B基因多态性(rs8099917)可能影响丙型肝炎治疗效果

  • 标签: IL-28B 基因多态性 丙型肝炎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s)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细胞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压疮的发生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研究应用血浆冷沉淀治疗Ⅱ期压疮,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冷沉淀 Ⅱ期压疮 护理
  • 简介:自从1817年英国医生Blundell第1次使用人血输注抢救大出血产妇成功,输血白此成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输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输血在取得临床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a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在10%~40%[1],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2]。为预防FNHTR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院自2012年起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对临床输注用全血进行过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滤除 白细胞 输血 FNHTR
  • 简介: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MGT-AGT)替代Coombs试验检测IgG抗体的敏感性和对临床患者血液标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MGT-AGT法对不同浓度的DAT阳性标本或IgG抗D致敏红细胞及IgG游离抗D抗体进行实验比较,并用MGT-AGT法、凝聚胺试验(MPT)和Coombs试验,对81例临床患者的血液标本DAT阳性检出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对于DAT阳性标本或IgG抗D致敏的红细胞的检测,MGT-AGT法在1:128稀释时可以检出,MPT法在1:32稀释时可以检出,Coombs试验在1:32稀释时可以检出。对于IgG游离抗D抗体的检测,MGT-AGT法在1:32稀释时可以检出,MPT法在1:16稀释时可以检出,Coombs试验在1:16稀释时可以检出。对于81例临床患者血液标本DAT阳性的检出率,MGT-AGT法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7.8%,新生儿溶血病患者68.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5.5%;MPT法分别为75.6%、54.5%和33.3%;Coombs试验分别为78.1%、54.5%和11.1%,MGT-AGT法的敏感性高于MPT法和Coombs试验(P<0.01)。结论:MGT-AGT法检测DAT阳性标本、IgG抗D致敏的红细胞、IgG游离抗D抗体的敏感性和对临床患者血液标本DAT阳性的检出率均高于MPT法和传统的Coombs试验。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抗人球蛋白试验 IgG抗D抗体
  • 简介:目的:监控净化室的消毒效果,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利用测控仪测试尘埃粒子、风速、噪音,用平皿进行空气沉降菌的检测。结果:风速、噪音符合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尘埃粒子、细菌菌落数低于规定的界限,只是季节不同、检测的位置不同,少有差别。结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无菌观念,质控科定期监控,就能保证净化间工作状态下始终符合标准

  • 标签: 净化 净化室 消毒效果 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海藻糖和葡萄糖联合负载红细胞的效果,为冷冻干燥红细胞提供新的保存剂。方法:分别采用0、0.125、0.25、0.5和1mol/L的海藻糖、葡萄糖以及海藻糖联合葡萄糖37℃负载红细胞6h。然后采用邻甲苯胺法检测上清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负载液浓度为1mol/L时,3组的细胞溶血程度较重,即上清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在浓度低于1mol/L时,海藻糖联合葡萄糖组单独海藻糖负载组溶血程度没有明显差别,但是2者低于葡萄糖组。结论:在浓度小于1mol/L时,海藻糖联合葡萄糖负载红细胞后对细胞的损伤较小,能够满足冻存的负载要求。

  • 标签: 海藻糖 葡萄糖 红细胞保存 冷冻干燥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珠柱凝集法在临床应用中鉴定血型的准确性。方法:用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和传统试管法分别对我院住院患者22919例抗凝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鉴定血型的准确率达到100%,鉴定结果中Rh(D)阴性为70例,阴性率为0.3%,且鉴定出1例弱D。结论: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将血型鉴定从加样到判读整个过程实现了标准化和自动化,能消除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判定,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 标签: ABO/Rh(D)血型 血型鉴定 仪器法 传统法
  • 简介:目的:观察汇集血小板的血小板数量、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残留量、无菌试验等指标及临床输注效果,评价汇集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方法:应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通过无菌接驳将混合白膜和一延迟同型血浆混合在一起,进行白细胞过滤,并测定46例汇集血小板的几项特定指标;比较汇集血小板机采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和出血时间(lvy法)。结果:89.1%(37/46)的汇集血小板的几项特定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汇集血小板机采血小板CCI、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集血小板应用于临床能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并且能节约血源,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 标签: 白膜 白细胞过滤 单一延迟血浆汇集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内科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评价不同输血策略对老年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03-2014-03老年内科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老年患者的输血阈值水平;根据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Hb)水平将患者分为开放性输血组(〉60g/L)和限制性输血组(〈60g/L),比较分析2组输注效果、病死率、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等指标。结果:老年内科患者输血Hb阈值达(63.8±15.1)g/L,限制性输血组输注显效率明显高于开放性输血组(P〈0.01),无效及效果不佳的比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2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率,住院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输注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 简介:目的:观察手工法和全自动机器在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控指标,比较2种方法对红细胞质量保证效果的差异。方法:各取24例保养液为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CD-B)的全血,于当日采血离心后制成红细胞制剂,使用手工和全自动机器进行洗涤。结果:手工法相比,使用全自动机器洗涤的红细胞,其红细胞的回收率、血浆蛋白和白细胞的清除率明显升高,临床输注无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全自动机器洗涤红细胞的效果好、洗涤时间短,可以替代手工方法为临床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洗涤红细胞。

  • 标签: 红细胞 ACP215血液处理仪 手工法 洗涤红细胞
  • 简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各血液中心(血站)以及各科室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但大部分是局域网络,彼此之间独立和封闭,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机整合,无法进行沟通和协作,血液成分具体数据成为一个信息孤岛。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血液成分制备管理水平,

  • 标签: 成分血 制备 临床输血 数据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的适应症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患者72例(治疗组)和应用全血治疗患者66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全血和应用洗涤红细胞对于贫血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提升无显著差别,而2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洗涤红细胞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随着我国在安全输血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安全输血已倍受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血站都实现了站内微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从血源招募、献血者体检、血液采集、成分血制备、血液出库等采供血全过程微机网络信息化管理,更好地保证了血液的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Znternet 信息共享
  • 简介:"黏""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黏"标为形容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黏""粘"在使用中容易混淆,是常有的事。根据第5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注解,这2个字是有区别的。这2个字不仅读音不同、字形不同,用法也有差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将"粘"标为动词,

  • 标签: 使用规范 “粘” 词典 汉语
  • 简介: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redcellexchange,TPE)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文献报道的通过血浆置换治疗的病种已超过100余种。虽然TPE不一定能去除基本病因,但的确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TPE中,置换液(RF)主要为晶体溶液(CF常用生理盐液)、蛋白质溶液(常用FFPAIP)及血浆代用品(常用706代血浆)联合使用。一个血浆容量的置换,病理性去除率约为66%,

  • 标签: 血浆 置换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