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评价根据年龄分层设定诊断界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02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体检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按年龄分为3组:50~60岁为I组,61~70为Ⅱ组,≥71岁为Ⅲ组。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BNP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BNP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各年龄组中BNP在诊断心衰时的最佳临界值,计算各年龄组曲线下面积、比较不分组和按年龄分组后应用BNP诊断心衰时的准确性。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7,P-0.01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组最佳临界值为124.8ng/ml,AUC面积为0.868;Ⅱ组最佳临界值为166.4ng/ml,AUC面积为0.808;Ⅲ组最佳临界值为204.2ng/ml,AUC面积为0.742。与不分组时的R0c曲线比较(AUC面积为0.689),分组后各组AUC面积均明显增大(P〈O.05)。结论:中老年人血清BNP水平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根据年龄分层界定BNP在中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界值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脑钠肽 心力衰竭 年龄 诊断界值
  • 简介:输血,作为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各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输血医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输血学。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血液安全现状,引起了国内外对安全输血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发达国家早已将全面的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常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但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起步较晚,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培养临床输血技术专业人才来参与指导临床输血,使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及成分制品,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视。通过几年来讲授《临床输血与检验》这门课程及学生实习时的情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 标签: 临床输血与检验 教学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