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一套精心设计的锻炼方案可起到增强衰竭的心脏功能而使患者离开医院并且获得更长的生存期的作用。这个方案对日益增多的内置有电击除颤器的心衰患者适用吗?或者当进行锻炼而心跳加速时,会不会由于锻炼而导致这种内置电击除颤器不必要的放电

  • 标签: 锻炼方案 除颤器 电击 放电 激发 心衰患者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除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律除颤器(ICD),测R波幅度5.7mV,感知灵敏度0.5mV,电极阻抗420Ω,程控诱发室速室颤感知11秒,20J放电一次转复成功,术后半年平稳.于2003年4月~8月间,自感间断4次电击感,ICD程控资料显示:快速房扑,超过设定心率上限频率,误放电(5~10J)4次,均终止.后程控打开,增加QRS宽度识别,减少抗心动过速起博次数,增加放电能量,调整为8、16、20、30、30J能级,同时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控制心室率,至今未再放电.

  • 标签: 复律除颤器 单腔起搏 反复 2002年 放电 突然意识丧失
  • 简介:人生第一次心跳是什么时候?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比先前认为的更早,女性受精16天时,胚胎出现第一次心跳。研究人员给小鼠胚胎中的钙分子添加荧光标记物,以便观察心脏肌肉的活动,结果发现,小鼠胚胎在心脏发育早期阶段——形成新月形生心区时,心脏肌肉开始收缩,意味着心脏开始跳动。小鼠第一次心跳是在受精7.5天时,相当于人类受精16天。

  • 标签: 小鼠胚胎 生心区 荧光标记物 发育早期 英国牛津大学 心管
  • 简介:来自另外一个让人安心的研究表明,注意力不足动症(以下简称ADHD)的药物并不会增加儿童心脏病的死亡风险,而这个报告是在成人中。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的文章显示,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分析了美国四个健康计划的医学记录,样本包含了150,000名成人,均服用兴奋剂如哌醋甲酯(利他林)和左旋安非他命(阿得拉)等常用于治疗ADHD的药物,以及另外300,000名不服用这类药物的成人。

  • 标签: 死亡风险 人心脏 美国医学会 类药物 医学记录 健康计划
  • 简介:本文报道了高血压病患者一性U波倒置正常化的4个病例,其中一例与间歇性左束支阻滞有关;其他3例都与室性早搏有关,分别出现于插入性室性早搏之后、室性早搏的长代偿间期之后,还有一例就是室性早搏的U波。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一性U波倒置正常化,认为可能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但其确切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电图 U波倒置 室性早搏 间歇性左束支阻滞
  • 简介: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胸闷、晕厥1年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33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静息心电图(图1)示:为长Ⅱ导联,P波均位于QRS波之后ST段上,P波直立且缓慢出现,心房率为33次/分,P波、R波频率相同,除P。后见相关的畸形QRS波群外,其余P波后均元QRS相随。心电图诊断: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②缓性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

  • 标签: 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 干扰性房室脱节 过缓性 QRS波群 等频 窦性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