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山西省脑卒中筛查现状,进一步研究山西省脑卒中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2015年山西省内7家基地医院、10家协作医院、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家乡镇卫生院≥40岁的336158例个体,通过填写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表,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等方法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将筛查结果进行网络直报。结果①5年内共筛查336158例人群个体,筛出脑卒中患者11053例(占3.29%),高危人群54311例(占16.16%);②山西地区脑卒中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房颤或瓣膜心脏病、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明显超重或肥胖和脑卒中家族史,其中高血压,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和吸烟居于前三位;③脑卒中危险因素构成比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脑卒中发病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危险因素构成比例越高,脑卒中患病越高。结论山西地区≥40岁人群脑卒中患病为3.29%;脑卒中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者和吸烟者为主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构成比例越高,脑卒中患病越高。本研究可为今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脑卒中筛查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28例冠脉造影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检查,对临床资料和ARAS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8例患者中,ARAS患病为19.7%;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52例冠心病患者中,ARAS患病为27.6%;5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中,ARAS患病为49.0%。45例ARAS患者中,左肾动脉狭窄的患病显著高于右肾动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糖尿、肾功能不全、颈动脉粥样斑块、冠心病是ARAS的预测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年龄、颈动脉粥样斑块、冠脉三支病变是ARA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龄≥60岁及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冠脉造影后应常规行肾动脉造影,以便早期发现ARAS。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调研陕西农村老年高血压的患病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地域内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压、血糖测量,收集、录入、分析有效资料。结果陕西农村老年高血压患病为43.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超重、高盐饮食、患有慢性病、遗传及文化程度是本组老年高血压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农村老年高血压不容忽视,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防控刻不容缓。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 老年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临安居民2型糖尿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市范围内35周岁以上共4246人作糖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市居民糖尿为3.5%。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家族史、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结论2型糖尿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尤其对中老年人群特别有糖尿家族史人群,更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也正日益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了解我市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及对人群高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我们于2001年以体重指数(BMl)和腰围(WC)作为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对绍兴市不同地区的居民进行了"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的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绍兴市 体重指数 血压均值 高血压 患病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市城乡≥55岁人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病患病特点.方法2009年,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宣武区(城区)、大兴区(近郊)、怀柔区(远郊)≥55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466人,其中男1142人,女1324人.分析TIA的患病,并比较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患病的差异.结果①2466人中,TIA患者86例,患病为3.5%(标化后为3.7%).②远郊、近郊、城区TIA患病分别为5.6%、3.7%、2.7%(标化后为6.2%、3.9%、2.7%,P=0.004).人群TIA患病为乡村高于城区(4.7%比2.7%),P=0.009;远郊高于近郊,P=0.067.③女性TIA患病略高于男性(3.8%比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人群TIA患病逐渐降低,≥55岁最高(5.0%),≥85岁最低(2.2%);不同年龄段女性的TIA患病与总体人群患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男性与总体患病变化趋势不相符.结论北京市城乡≥55岁人群TIA患病为城区低于乡村,近郊低于远郊.TIA总体患病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女患病差异不明显.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病率 人群调查 横断面
  • 简介:问: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一直按照医师的意见坚持服用“纳催离”(引达帕胺,一种利尿剂降压药)和“卡托普利”(ACEI类降压药),降压效果较好。今年二月在医院检查时,发现我患了糖尿,并开始服用降糖药,现时我的空腹血糖为6.5-8。有报道说利尿剂可增加糖尿风险。请问,我可以继续服用纳催离吗?如果需要更换,我可以选择哪些药物?

  • 标签: 糖尿病患 利尿剂 ACEI类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 引达帕胺 卡托普利
  • 简介:听起来.可可粉似乎不适合糖尿人。但事实上.可可粉可能不失为帮助糖尿者预防心脏并发症的一剂良方。心脏病是糖尿者的头号死亡原因。最近发表于《美国心血管学院》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可可粉中的活性成分类黄酮可改善糖尿者的血管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 标签: 糖尿病患 血管功能 可可粉 心脏并发症 糖尿病人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糖尿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152例老年2型糖尿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3组,分别测定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eGFR)。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合并、HOMA-IR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高血压合并、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HOMA-IR亦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者尿白蛋白排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者尿白蛋白增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血脂水平变化。方法连续入选318例AMI住院患者,检测入院后24h内血脂水平。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分为AMI非糖尿组(n=238)及AMI糖尿组(n=80),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患者AMI早期,除载脂蛋白A(apoA)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糖尿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除apoA外,血脂水平与非糖尿者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者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2型糖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自我检测状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者采用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2型糖尿病
  • 简介:心血管病是糖尿(DM)最常见的并发症,现已明确Ⅱ型糖尿者患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2.4倍,死亡高^[1]。颈动脉作为许多大规模心血管临床试验的一个替代终点,已成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2]。

  • 标签: 糖尿病 颈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capacityofhearrate,DC)与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在评价糖尿者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对73例2型糖尿者和65名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者的DC及HRV各时域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组DC与HRV中的总标准差(SDNN)呈正相关(r=O.597,P〈O.01),与差值均方根(RMSSD)呈正相关(r=O.569,P〈0.01),与pNN50呈正相关(r=0.501.P〈0.05)。结论DC和HRV各时域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2型糖尿者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 心率减速力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DM)和非糖尿(NDM)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病变的分布特征。方法连续纳入121例行全脑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是否有2型糖尿史分为糖尿(57例)和非糖尿(64例)两组。采用双盲法对颅内外动脉(2662段)管腔进行评估。狭窄I〉30%者纳入研究。结果①121例中,82.7%(100/121)有血管狭窄,其中DM组为89.5%(51/57),NDM组为76.6%(49/64),P〉0.05。@2662段动脉中,有狭窄的占14.0%(372/2662),其中颅外段动脉为11.3%(150/1331),颅内段动脉为16.7%(222/1331),P〈0.01。@372段有狭窄的动脉中,DM组为16.0%(201/1254),NDM组为12.1%(171/1408),P〈0.01。DM组颅内段动脉狭窄阳性高于NDM组(22.3%对11.6%),P〈0.01;颅外段动脉狭窄阳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NDM组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阳性高于DM组(27.3%对14.0%),而DM组的颈内动脉颅内段(17.5%对4.7%)、椎动脉颅内段(22.8%对12.5%)、大脑后动脉狭窄阳性(47.4%对12.5%)高于NDM组,P〈0.05或P〈0.01。⑤2型糖尿使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危险性降低(OR=0.407,95%CI:0.209~0.792);使颈内动脉颅内段(OR=4.326,95%CI:1.671~11.199)、椎动脉颅内段(OR=2.068,95%CI:1.045~4.093)及大脑后动脉狭窄(OR=6.230,95%CI:3.262~11.897)的危险性升高。结论与NDM患者比较,2型DM患者缺血性脑动脉病变多表现为多水平、多节段的动脉病变,且更多累及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的颅内段。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脑缺血 脑血管障碍 缩窄 病理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糖尿是中年妇女重要的健康问题,目前糖尿患病逐渐升高,且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女性糖尿的就诊也逐年上升。而中年以后因雌激素的减少,使得胰岛素抵抗明显,血糖不易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身体健康。

  • 标签: 糖尿病 围绝经期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痛组,年龄62~91岁)以及3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组。年龄65-89岁)肱动脉的EDD及EID;同时采用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年龄61~86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组肱动脉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老年冠心病组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组的ET却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组肱动脉EDD及EID均受损;(2)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组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组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冠状动脉痰病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一氧化氮 超声检查
  • 简介:每天一杯大豆或者扁豆,当与低糖饮食结合时,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者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疾病风险。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于2012年10月22日的《内科学档案》中。豆类,因为它们包含许多蛋白质,有助于抑制血糖反映以及降低血压。同样作为纤维素的良好来源,豆类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研究人员发现进行三个月的“豆类饮食”,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超过几个星期时间的血糖水平)下降了0.5个百分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豆类 患者 血红蛋白水平 低糖饮食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7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分成两组,单纯高血压病组(n=49)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组(n=28),采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及HRV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代谢及HRV指标特点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夜间心率、HRV时域参数及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者HRV明显减低,且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2型糖尿者早期股动脉硬化。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者(糖尿组)和60名体检结果正常者(对照组),以上对象均已行双侧股动脉常规高频超声检查排除斑块形成及狭窄,应用血管ET技术检测2组的双侧股动脉,比较2组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糖尿组的股动脉Ep、β、PWVβ均较对照组升高(均为P〈0.01),AC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血管ET技术能准确评价2型糖尿者早期股动脉弹性改变,为临床提供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回声检查 股动脉 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