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治疗组按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结果运动功能和ADL干预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康复。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评定在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优质护理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共40例,作治疗组,均接受优质护理方案;同期选取冠心病患者共40例作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并予以系统性随访,观察所有入选患者随访结果,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系统性随访发现,治疗组入选患者SAS评定分数(40.12±6.15)分,对照组(47.99±8.57)分;治疗组入选患者SDS评定分数(41.99±5.10)分,对照组(49.32±8.46)分;治疗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7.50%,对照组67.50%,(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优质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 标签: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冠心病 满意率 SAS
  • 作者: 张立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11-17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7期
  • 机构: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 定西743000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取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9)与参照组(n=39)。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临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内科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法”将我院86例脑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分数比对照组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的临床药学分析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分析临床上抗感染药物的药学特性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00例患者中8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0%;患者中,左心衰竭感染率最高为15%,其次为多发伤为10.4%;79张处方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常用抗感染药物有头抱克洛、青霉素G、阿奇霉素等。其中,头抱克洛使用最多,占38%;青霉素G使用率占,占20.2%;阿奇霉素使用率占15.2%;80例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后均得到痊愈,且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抗感染药物临床上使用较多,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情及其病原菌分离试验等选择合理的抗感染药物,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药学分析 治疗效果 治愈率
  • 简介:[摘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方法,提高了癌症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放疗期间减轻或避免了放疗反应和并发症。提示实施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头颈部癌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脑卒中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综合治疗后,69例显效,(86.25%);8例有效(10.00%);3例无效(3.75%),总有效率为96.25%。本组自然生产率为72.50%,剖宫产率为27.50%。结论综合治疗法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而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科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康复护理,观察组在这一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护理依从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等血压水平,心率(H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6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FE),均在同一水平,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睡眠质量、自我管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康复护理干预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护理依从性,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实践效果显著。

  • 标签: 人文关怀 老年冠心病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本文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分别给予尿激酶(UK)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36例患者为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湖州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男性3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4.5岁(60~85岁)。梗死部位分别为下壁19例、前壁及广泛前壁11例、下壁+高侧壁2例、下壁+后壁+高侧壁、右室+下壁、右室+前间壁各1例。5例患者出现Ⅰ度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5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 标签: 老年人 疗效观察 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作者: 张立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 定西743000
  • 简介: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实验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例中的7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借助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8例患者。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实验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绞痛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6.32%;实验组患者心绞痛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急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心血管内科治疗时,应用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具备在临床治疗中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常规治疗;心血管内科;氯吡格雷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划分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测定方面,采用FMA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康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改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予新型水胶体敷料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及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20)vs.85%(17/20),χ2=29.03,P〈0.01;5%(1/20)vs.90%(18/20),χ2=29.70,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炎 胺碘酮 护理干预 康惠尔透明贴
  • 简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手术治疗越来越普及[1],桡动脉压迫器在临床使用日渐增多,然而压迫导致腕部皮肤损伤情况不断出现,严重者术后一周皮肤破损尚未愈合,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此,我科在2014年开始对加用透明贴预防桡动脉压迫器所致皮肤损伤进行了相关的对照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透明贴 桡动脉压迫器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疗效结果。结果理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分别是66.67%以及33.33%,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痊愈率结果分别是95.56%以及86.67%,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遵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 重症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常规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四周后,CNS和BI评分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常规组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综合康复护理 中风急性期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VAS评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VAS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8.O%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O%,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例,无急诊PCI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PCI治疗、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后PCI等不同的治疗,监测患者PCI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和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间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总平均住院时间、PCI治疗术后28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PCI治疗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高于血栓抽吸组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并且血浆pro—BNP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冠脉内微血栓形成有关,通过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血栓抽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护理部门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此期间选取8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品管圈活动开展前一年中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护理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认同率以及对健康教育干预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时、出院前对健康教育内容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是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5%(P<0.05);③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干预的满意度是96.25%,远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认同率和满意度。

  • 标签: &ldquo 品管圈&rdquo 活动 健康教育质量改进 健康教育干预 知晓率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口服水化补液预防造影剂肾病(CIN)效果,并讨论其护理方法。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2月2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仅予以术后口服水化补液)和研究组(术前术后均予以口服水化补液),同时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vs.19.4%,χ2=12.682,P<0.05),研究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8%,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术后口服水化补液并予以临床护理,可以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水化补液 造影剂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