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心钠素水平(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在慢性心脏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CPHD)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PHD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并对观察组进行为期15天的常规治疗。检测并记录观察组在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内以及对照组的ANP、N-脑钠肽前体(N-brainnatriureticpeptideprecursor,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arterialsystolicpressure,SPAP)、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partialpressureofoxygen,PaO2)、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midexpiratraryflowcurve,MM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性加重期的A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NP水平与NT-proBNP和SPAP个水平均呈正相关,ANP水平与PaO2、MMEF以及FEV1各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P是CPHD诊断治疗的灵敏标志物,测定ANP对CPHD的诊断有诊断价值,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心钠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N-脑钠肽前体
  • 简介:目的探析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抗感染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极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茯苓四逆汤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心脏疾病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94例心脏病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雾化吸入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每组47例。观察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雾化吸入组mPAP[(27.97±3.42)mmHg比(23.21±3.3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9.66±8.21)mmHg比(45.37±8.12)mmHg]、内皮素(ET)-1[(53.45±15.11)pg/L比(46.21±15.35)pg/L]水平,临床症状积分[(7.69±2.65)分比(5.41±2.49)分]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76.14±8.65)mmHg]比(82.01±8.41)mmHg]、一氧化氮[NO,(63.94±12.85)μmol/L比(70.94±13.95)μmol/L]水平,总有效率(63.83%比87.23%)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心脏疾病,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肺心病 硝酸甘油 内皮 血管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住院患者中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患者70例,对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原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综合治疗,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文70例患者中,显效45例,占总数的64.29%;好转22例,占总数的31.43%;无效一共有3例,占总数的4.2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老年人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采取综合治疗,初期对钠盐不用过分限制,应用利尿剂,适当补钾及补镁,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强心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措施,大部分低钠血症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纠正,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 简介:肺心病患者由于合并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常导致体内激素合成和代谢发生紊乱。而肺心病作为非甲状腺疾病引起甲状腺水平异常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观察慢性肺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通过雾化吸入普米克及沙丁胺醇治疗缺氧改善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8~85,

  • 标签: 缺氧 肺心病 甲状腺功能
  • 简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otalocclusion,CTO)病变迄今是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arterydisease)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需要攻克的“堡垒”。循征医学数据显示,目前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平均病变成功率为75.1%(62%~85%),而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和冠心病PCI水平的不断提高,CTO病变PCI成功率可达92%[3]。

  • 标签: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室重构 心肌顿抑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吡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09年1月-2011年8月接收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保肝治疗的同时并行吡喹酮治疗,随访3年,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期间采用B超行腹部检查联合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以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患者随访期间,大部分患者的肝脾肿大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经治疗1年后随访,未见1例转阴,转阴率为0;第2年见9例转阴,转阴率为15.0%;第3年见31例转阴,转阴率为51.67%;部分患者见轻度恶心呕吐、疲倦、头痛、皮疹等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行吡喹酮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血吸虫病 吡喹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CTO病变患者96例,分为PCI组(75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观察PCI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75例CTO患者经PCI治疗后成功开通64例(85.3%)。治疗后1周后两组CK-MB、cTnT和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CI组治疗后CK-MB[(16.28±4.12)U/L比(14.26±7.12)U/L]、cTnT[(0.32±0.14)ng/ml比(0.22±0.12)ng/ml]和NT-proBNP[(1029.27±332.86)pg/ml比(879.73±332.86)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或P<0.01)。治疗后3个月后超声心电图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CI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79.4±20.1)ml/m2比(68.2±22.4)ml/m2]、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49.1±17.2)ml/m2比(39.2±16.3)ml/m2]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44.2±8.0)%比(46.8±8.2)%]显著升高(P均<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痛时间>3年、心肌梗死病史、合并三支病变、靶血管开口闭塞是影响CTO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42~0.992,P均<0.01)。结论:PCI治疗可以改善CTO患者冠脉血流灌注、心功能和心室重构,而胸痛时间、心肌梗死病史、合并三支病变、靶血管开口闭塞是影响CTO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冠状动脉闭塞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 简介: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1].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胰岛素抵抗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预后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nⅠ表达水平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指标的差异性及1年的随访结果。结果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患者的cTnⅠ为(0.054±0.015)ng/ml、Ⅲ级患者的cTnⅠ为(0.126±0.028)ng/ml、Ⅳ级患者的cTnⅠ为(0.364±0.087)ng/ml;NYHA心功能Ⅱ、Ⅲ及Ⅳ级患者的cTnⅠ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末径(LVDD)、左室缩末径(LVDS)检测值显著大于正常组,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检测值显著小于正常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死亡率、病情恶化率、住院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cTnⅠ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TnⅠ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观察指标,具有临床可行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肌钙蛋白Ⅰ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侧支循环肺出血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侧支循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施的干预措施情况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和常规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后的肺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出血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875,P=0.0078).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侧支循环患者的肺出血发生率,是临床预防肺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综合干预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 肺出血
  • 简介:慢性肾脏病(CKD)是公认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成人CKD的患病率已达10.8%[1]。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心血管疾病(CVD)成为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导致的死亡率约占终末期肾脏病(ESRD)总病死率的30%左右[2]。动脉中层钙化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主要类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动脉中层的主要成分,

  • 标签: 中层钙化 血管钙化 肾脏病患者 终末期肾脏病 进行性恶化 公共健康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瘀血证与超声指标的相关。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血瘀证作为自变量,超声指标作为因变量,对患者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血瘀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d)、左房内径(LA)明显增大,心脏射血(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和超声指标有一定相关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 超声指标 临床关联
  • 简介:目的评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8月到2013年9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诊治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20~80岁。同期选择本院检查的非慢性闭塞病变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观察组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出闭塞疾病82例,未检出8例;而对照组中心肌灌注显像正常87例,显示闭塞病变3例(心肌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闭塞疾病的敏感性为91.1%,而特异性为96.7%,阳性预测值96.5%,阴性预测值为91.6%。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造影 慢性闭塞病变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接受CHF常规治疗)和运动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D)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随访12月,比较两组因CHF再次住院率和心源性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V、LVEF、6MWD及心功能分级差异无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V、LVEF和6MWD均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运动康复组SV[(50.8±5.9)ml比(58.6±6.2)m13,LVEF[(44.9±6.7)%比(50.2±7.2)%]和6MWD[(139.7±18.9)m比(175.2±21.4)m]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2.1±0.5)级比(1.7±0.6)级]显著降低,P均〈0.01。随访12个月期间,运动康复组因CHF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9.8%比26.8%),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预后,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康复 预后
  • 简介:为进一步推进慢性病防治结合工作的开展,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等联合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相关分会协办,并获得中国健康促进联盟大力支持的'2015年中国慢性病大会',将于2015年11月27-2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邀请2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就全球卫生治理,健康老龄化、中国慢性病防控政策、策略与实践进行阐述;就慢性病防治研究、

  • 标签: 中华预防医学会 慢性病防治 全球卫生 中华医学会 健康老龄化 心血管病
  • 简介:目的探讨需静脉使用利尿药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住院期间电解质紊乱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使用袢利尿药的心功能Ⅱ~Ⅳ级CHF住院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定时间后低钠、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实验组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饮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使用利尿药过程中,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该方法有效且安全。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尿药 电解质紊乱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高血压(RH)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3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H208例、NRH9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肾素活性、醛固酮等,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RH与NRH组间各生化指标、肾素活性、醛固酮、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结果①RH患者与NRH患者相比,血糖、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ARR)、病程、BMI、eGFR、尿酸、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后退法显示,肾素活性(OR=1.251,P=0.001)、血糖(OR=1.223,P=0.061)、BMI(OR=1.106,P=0.008)、病程(OR=1.045,P=0.001)与难治高血压独立相关.③在RH患者中,不同年龄组别间病程、BMI、血糖、吸烟、肾素活性、eGFR、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gPRA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3,P=0.000);LgPRA与eGFR呈负相关(r=-0.164,P=0.018);LgPRA与肌酐无明显相关.结论RH患者存在多重相关危险因素.青年RH患者靶器官损害与高肾素水平有关.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年龄 肾素活性 靶器官损害
  • 简介: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均能减少卒中几率。提到卒中,你或许大概知道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一侧突然麻木及说话困难。但有一些事件称为静息卒中,发作时无症状,但仍可能严重损害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 标签: 无症状性 脑卒中 静息 风险 健康饮食 控制血压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与安全。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trai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6名受试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有效率(RR=1.25,95%CI:1.15~1.35,P<0.00001)优于西医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28,95%CI:3.29~9.27,P<0.0001)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4.07,95%CI:-5.85~-2.28,P<0.00001)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MD=-132.38,95%CI:-205.66~-59.10,P=0.0004)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MD=35.86,95%CI:17.95~53.77,P<0.0001)高于对照组;心率(MD=-4.91,95%CI:-7.27~-2.55,P<0.0001)低于对照组。纳入的8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观察了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大部分研究未对参附注射液的安全进行观察,故未能作出药物安全方面的可靠分析。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安全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