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乳腺(malebreastcancer,MBC)与女性乳腺(femalebreastcancer,F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例男性乳腺及随机抽取(将6853例FBC排序后应用小飞侠随机抽取器软件V5.1.2版随机抽取)的300例女性乳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BC的中位年龄较FBC大(t=3.117,P=0.002),MBC与同期FBC例数之比为0.54%(37∶6853);MBC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χ2=7.535,P=0.023);临床分期Ⅲ期与Ⅳ期患者较FBC多(χ2=16.471,P=0.000);MBC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率明显高于FBC患者(χ2=6.294,P=0.043),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epidermalreceptor2,HER2)明显低于FBC患者(χ2=11.222,P=0.004)。MBC的手术方式以改良根治为主,目前未行保乳手术,而FBC的手术方式较多(χ2=7.720,P=0.021)。结论男性乳腺和女性乳腺不管从临床病理特点还是手术治疗方式,甚至预后情况均不一致,了解其病理特征是临床治疗的前提。

  • 标签: 乳腺癌 男性 女性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明确乳腺旁腺体退化程度及乳腺内不同部位腺体退化一致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乳腺保乳改良根治术22例,测量88张HE染色切片乳腺小叶面积及小叶内腺泡数量,评估乳腺小叶退化程度.应用两变量相关分析考察乳腺小叶面积和小叶内腺泡数量间相关性;应用方差分析、列联表分析和信度分析考察不同位置腺体退化程度一致性(P<0.05).结果乳腺小叶平均面积(90248.5±56909.4)μm2,每个小叶平均含腺泡(25.68±18.86)个,乳腺小叶面积和小叶内腺泡数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r=0.78,P<0.01).乳腺保乳改良根治术患者癌旁腺体退化程度具有一致性(方差分析小叶面积19例无差异,小叶面积/腺泡数量18例无差异;Kappa系数=0.65;组内相关系数ICC=0.73).结论乳腺旁腺体退化不全,表现为乳腺小叶面积大及腺泡数量多,且2者具有相关性.乳腺旁不同位置腺体退化程度基本一致,单点退化程度能代表全乳腺情况.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腺体退化
  • 简介:目的了解乳腺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内分泌治疗正确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379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患者进行规范的电话随访,记录内分泌治疗完成情况,对成功随访病例进行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结果85.0%(322/379)成功随访,其中4.7%(15/322)完全未接受内分泌治疗,13.4%(43/322)院外服用一段时间后自行停药,4.3%(14/322)无规律间断服药,250例规律完成了5年的口服内分泌治疗,治疗正确率为77.6%(250/322).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患者停药高峰主要集中在初始服药2个月内和2年内,分别占39.5%和48.8%;停药人群与患者所从事职业和受教育程度表现出相关性(初中以上及以下学历人群停药率分别为29.4%vs19.8%,P<0.001),停药原因主要为对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和难以坚持长期服药.结论内分泌治疗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疗效肯定,已作为乳腺的常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治疗时间长、院外服药缺乏监管,使得内分泌治疗的正确率和依从性较低,很大程度降低了乳腺治疗疗效.如何对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疗效,值得医务人员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依从性
  • 简介:乳腺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乳腺亦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随着早期检测技术及更有效的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的进步,许多国家乳腺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然而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乳腺复发、转移和治疗耐药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乳腺中存在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组亚群,即乳腺干细胞。由于乳腺干细胞对传统治疗抵抗,即使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仍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只有传统治疗联合针对这一特殊亚群的靶向治疗,才有可能根除肿瘤,避免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乳腺癌干细胞 靶向治疗 女性恶性肿瘤 生物免疫治疗 癌复发 世界范围
  • 简介:腋窝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ALN)状况在乳腺分期判断、预后评估与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作为临床ALN阴性患者淋巴结分期的一种微创活检技术,可准确评估ALN的病理学状态,显著降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相关并发症,现已成为早期浸润性乳腺的标准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作为局部晚期乳腺和淋巴结阳性乳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除可使肿瘤原发病灶降期保乳外,尚能使ALN受累状况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检出性状与数量.目前对NAC前后腋窝SLNB的临床意义尚存争议,且无指南可循.为此本文就NAC条件下腋窝SLNB目的、指征、方法及存在问题作一述评.

  • 标签: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新辅助化疗 CHEMOTHERAPY 局部晚期乳腺癌
  • 简介:乳腺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目前主要的治疗是手术切除,术前常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或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以评估腋窝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ALN)转移情况。但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1]。有研究发现乳腺患者接受SLNB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4%~10%,接受ALND后的发生率为9%~41%[2-3]。淋巴水肿的发生主要是术中切断了引流上肢的淋巴管致淋巴回流障碍。基于外科解剖学和临床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可预防或减轻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方法--腋窝反向制图(axillaryreversemapping,ARM),以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将为乳腺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腋窝淋巴结清扫 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术 上肢淋巴水肿 mapping 乳腺癌患者
  • 简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一直是影响乳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术前准确了解其状态,不仅能预测乳腺的分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还能指导术中腋窝淋巴结的清扫范围等[1]。腋窝淋巴结通常分3组:Ⅰ组即胸小肌外侧组,包括肩胛下组、中央组,腋静脉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Rotter淋巴结)等;Ⅱ组即胸小肌后组,指胸小肌深面的腋静脉淋巴结组;Ⅲ组即胸小肌内组,位于胸小肌内侧的腋淋巴结,即锁骨下淋巴结[2]。据2011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如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为阴性,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如评估为阳性,根据临床分期,行相应的治疗模式[3]。因此,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尤为重要。医学影像学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是不可缺少的。

  • 标签: 腋窝淋巴结 淋巴结状态 影像学评估 乳腺癌预后 前哨淋巴结活检 胸肌间淋巴结
  • 简介: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occultbreastcancer,O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了解患者生存状态并探讨其最佳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OBC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320例非OBC作为对照组探讨其预后情况。结果72例均以腋窝肿物为首要症状。MRI乳腺内可疑病灶检出率为71.4%,高于钼靶X线摄影的53.5%,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6,P=0.001)。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多为中-低分化,表现为淋巴结弥漫浸润的成片的大Apocrine样细胞;免疫组化CK7、CK20和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96.7%、6.7%和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10);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6.7%和36.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5,P=0.033)。临床分期、术式、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OBC以腋窝肿物为首要症状,MRI联合免疫组化更有利于OB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OBC的ER、PR阳性率低,改良根治术联合辅助治疗可能是更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隐匿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Galectin-3(lectin,galactoside-bindingsoluble,LGALS3)基因-191位基因多态性(rs4644)与中国女性乳腺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72例乳腺患者肿瘤组织和17例良性乳腺组织rs4644基因型,随机选取(随机数字由计算机生成)10例PCR样本测序,验证PCR-RFLP的实验结果。结果乳腺患者中CC、CA及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72.7%、25.0%及2.3%,良性对照组中则分别为52.9%、41.2%及5.9%;乳腺患者中C、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5.2%、14.8%,良性对照组中则分别为73.5%、26.5%;二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4644A等位基因更容易出现在肿物T>2cm(χ2=8.295,P=0.004)及Ki67<14%的乳腺人群(χ2=3.917,P=0.048)。结论Galectin-3基因191位基因多态性rs4644与乳腺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其与肿瘤大小及Ki67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GALECTIN-3 单核苷酸多态性 GALECTIN-3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72例乳腺患者Ki6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Ki67高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评估其在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中预测性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2例Ⅱ~Ⅲ期乳腺患者,空芯针穿刺免疫组化检测其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相关病理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为Ⅲ期以及肿瘤直径>2cm者,其组织中的Ki67过表达(P<0.05),而年龄因素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2%(61/72),Ki67的高表达患者对治疗敏感,化疗效果明显优于Ki67低表达患者(P<0.05);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病理完全缓解组(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临床完全缓解组(clinicalcompleteremission,CCR)、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组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结论Ki67反映了乳腺患者的病理情况,并可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KI67 新辅助化疗 影响因素 KI67
  • 简介:目的评估乳腺患者Gli1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结果①Glil蛋白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组织表达显著增加,在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乳腺组织中,93.3%为Gli1高表达,没有发生转移的癌组织标本中81.2%高表达;同时发现复发转移组原发癌间质Gli1过表达率为89.3%,而非复发转移组间质Gli1过表达率仅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乳腺组织Gli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的早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Gli1核过表达与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survival,RFS)呈明显相关(P=0.046).在癌组织Gli1核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17.8%,而Gli1低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仅为6.2%(P=0.046).癌间质Gli1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31.2%,而Gli1低表达组乳腺复发率为11.1%(P<0.001).结论Gli1在乳腺原发癌、转移癌组织及癌间质中高表达与乳腺复发转移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GLI1 复发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已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患者23例,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d1,顺铂25mg/m2d1~3,每21天为1周期,接受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2例(8.7%),部分缓解7例(30.4%),稳定9例(39.1%),进展5例(21.8%);有效率为39.1%;临床获益率为78.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3.9,9.1);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8.7,18.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对紫杉类和蒽环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 简介: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六届中一法国际乳腺高级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4月18日至4月19日在重庆举行。这是我国乳腺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大会将邀请法国、意大利、美国及国内乳腺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参会,将以专题讲座、大会报告、热点讨论等形式与国内学者展开学术交流讨论。我们衷心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踊跃参会,共同促进我国乳腺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山城四月,春意盎然,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期待与您相聚美丽山城,共享本次盛会!

  • 标签: 学术活动 乳腺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征文通知 论坛 国际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基因BRCA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患者癌组织中BRCA1的表达,用含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TEC)对该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分析其与多西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乳腺患者BRCA1表达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进展率分别为22.6%、71.7%、5.7%、0%;乳腺患者BRCA1表达阴性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进展率分别为11.8%、58.9%、27.4%、2.0%,2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CA1表达水平与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TEC)的化疗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BRCA1可能作为一项预测紫杉醇类疗效、筛选乳腺化疗药物、指导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新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BRCA1基因 多西紫杉醇 化疗敏感性
  • 简介:目的回顾性研究三阴乳腺患者RAD51135G>C多态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乳腺根治术后行标准化疗、放疗的62例三阴乳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PCR-RELP)技术分析临床标本中RAD51135G>C多态性,随访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后做生存曲线.结果存在RAD51135G>C多态性的三阴乳腺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7.00±5.55)和(89.00±10.40)个月,无RAD51135G>C多态性的三阴乳腺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9.00±4.26)和(103.00±4.30)个月,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和0.015).结论三阴乳腺患者RAD51135G>C多态性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三阴性乳腺患者临床预后的一项判断指标.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RAD51 135G>C多态性 预后 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 简介:乳腺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达138万,是女性恶性肿瘤的首要死亡原因[1-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基因在近20%乳腺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相关[3]。HER2蛋白包括3个区域,即胞外区域(extra-cellulardomain,ECD),胞内酪氨酸激酶区域和跨膜区域。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下,HER2ECD可从乳腺细胞表面裂解并游离到血液中,能通过ELISA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HER2ECD表达水平[4]。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胞外区域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及其不同亚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及其磷酸化蛋白p-H3K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I3K信号通路中PI3K及其磷酸化在乳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的女性浸润性乳腺117例,按照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结果分子分型(HER2++者进一步行FISH检测明确状态),其中三阴型乳腺组(TN组)28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组(HER2+组)12例和管腔上皮型乳腺组(Luminal组)77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及其癌旁组织中EGFR、PI3K和p-PI3K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乳腺及其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特点,以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I3K和p-PI3K在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程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7.589,P<0.001;Х^2=49.327,P<0.001).同样,EGFR在乳腺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Х^2=10.920,P=0.004).②TN组和HER2+组中PI3K和p-PI3K的阳性表达率相似,但显著低于Lumin-al,而EGFR在TN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Х^2=9.842,P=0.037;Х^2=13.423,P=0.006;Х^2=12.410,P=0.012).PI3K、EGFR仅在TN组与Luminal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835,P=0.020;Х^2=11.791,P=0.003),p-PI3K在TN组与Luminal组间及HER2+组与Lu-minal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9.336,P=0.009;Х^2=7.361,P=0.025),其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③与PI3K相比,乳腺中p-PI3K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2者呈显著正相关(r=0.324,P<0.001).但不同亚型中PI3K和p-PI3K表达的相关性却存在不同,�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亚型 PI3K信号通路 磷酸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在糖尿病合并乳腺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2例乳腺组织中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通过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评估乳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并分析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乳腺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HIF-1α、Glut-1和VEGF蛋白在糖尿病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乳腺组织(t=2.255,P=0.030;t=2.154,P=0.038;t=2.225,P=0.032).糖尿病乳腺组织中HIF-1α与Glut-1和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03;r=0.435,P=0.014).糖尿病乳腺组织中MVD水平较无糖尿病乳腺组织显著升高(t=9.458,P=0.000).乳腺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x2=4.689,P=0.030;x2=5.051,P=0.025).结论糖尿病导致乳腺组织中缺氧相关指标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及MVD水平升高,且乳腺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提示糖尿病可能通过高糖和缺氧促进乳腺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缺氧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portaccess,VPA)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在乳腺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0例乳腺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VPA和PICC,比较2组的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AP组为100%,PICC组为66.7%;留管1年以上:VAP组为59例,PICC组4例;并发症:VAP组为1例,PICC组9例。结论VPA是乳腺静脉化疗的理想通道,可减轻护理工作。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3,HER3)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中的表达及其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235例可手术HER2阳性乳腺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手术标本中HER3的表达情况,分析HER3在不同分子亚型HER2阳性乳腺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其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HER3在LuminalB(HER2+)型乳腺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1%(100/135),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中的表达率为85.0%(85/100),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B(HER2+)型乳腺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表达型乳腺中,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亚型的HER2阳性乳腺中HER3阴性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HER3阳性表达组。在LuminalB(HER2+)型乳腺并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177;0.5)个月vs(21.3±177;0.7)个月,P=0.080],但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4±177;0.4)个月vs(23.4±177;0.8)个月,P=0.036]。结论HER3与HER2阳性表达乳腺的预后不良相关,针对HER3的靶向治疗有望改善HER2和HER3阳性乳腺的预后。在HER2过表达型且HER3阴性乳腺患者中曲妥珠单抗治疗更能获益。

  • 标签: 乳腺肿瘤 HER3 HER2 曲妥珠单抗 HER3 H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