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诺迪康胶囊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以生长在海拔3500-5000m地带西藏高原高寒缺氧、紫外线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大的特殊环境下素有“高原人参”之称的珍贵药用植物圣地红景天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是100%纯天然植物药,主要成分是红景天甙、酪醇、多种黄酮、18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D、E等。现将自1998年诺迪康上市以来对诺迪康的药效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诺迪康胶囊 药效学研究 临床应用 现代科学方法 多种微量元素 西藏高原
  • 简介:在肝病病人,很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可发生改变。在英国,不列颠国家处方集中有在这类病人禁用或慎用的药物名单,类似资料在其他国家也可得到。有疑问时,查对一下处方中是否有可能会出问题的特殊药物。

  • 标签: 肝硬化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药物吸收
  • 简介:表观遗传(epigenetic)是与遗传(genetic)相对应的学科,已经深入发展到表观遗传组(epigenome)水平。表观遗传研究的是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可遗传改变,这种可遗传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变化,是基因表达转录调控的另一个层面。因此,DNA序列作用仅在于承载遗传信息,而表观遗传的机制对其表达的时空能起到调控作用,使得相同序列的基因组呈现出不同的基因表达和沉默模式,并且这种改变能代代相传,成为基因序列和差异表达、环境作用、表型的桥梁。表观遗传异常已被发现是癌症、遗传病、儿科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衰老等的原因。

  • 标签: 表观遗传学 胰腺癌 基因表达变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基因序列 遗传改变
  • 简介:肺部阴影常为肺瘤、结核、肺部炎症具体表现,况且这三种疾病的病源各有不同,发病时均自支气管向肺泡蔓延浸润,并使肺泡内发生炎性渗出,因此呼吸道症状及早期影像均有共性表现,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影像进行明确诊断。本文通过86例肺部阴影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原因。认为对肺炎、肺癌、肺结核的定性诊断更有充分科学根据、不能根据一张病史,几张胸片就作出诊断。临床上常出现这三种疾病的误诊,尤其是在明确诊断前,盲目应用大量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甚至抗癌药物或化疗。徒然增加病者痛苦,甚至给病者带来不可逆的身心损害。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诊断不平,才能更好的为人民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 标签: 肺部阴影 影像学检查 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
  • 简介: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老年人是其高危高发人群。慢性便秘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不菲,加重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深入开展便秘的流行病研究,掌握慢性便秘的流行病特点,尤其是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对于制订慢性便秘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措施以及开展慢性便秘的社区综合干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供同道参考。

  • 标签: 便秘 流行病学 老年人
  • 简介:近年来物理因子对免疫效应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的报道,发现不同的物理因子以及物理因子的不同剂量,对机体免疫有促进或抑制活性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物理因子免疫效应的研究作—综述。

  • 标签: 物理因子 免疫学效应 研究进展 光疗法 高压氧疗法 磁疗法
  • 简介: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十分严峻,结核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加强对结核病研究包括基础、临床和防治研

  • 标签: 结核病学 研究进展 21世纪 中国 分子生物学 诊断
  • 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而为人们所关注。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部分地区还有暴发疫情出现,流行菌群也可能正在发生变迁。因此了解流脑的流行病特征的变化及流行菌群的变迁,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防控策略,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形态和细胞遗传(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2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检查26例M3a,中2例和6例M3b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2/32),28例(28/32)有t(15:17),1例(1/32)具有变易移位,可评价的20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核型和变易移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MIC联合检测对M3的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细胞遗传学 检测 染色体异常
  • 简介:系统生物是一门学科紧密交叉的学科。它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利用高通量实验技术获得的海量数据,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构建生物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揭示生命的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系统生物研究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生物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高通量 心血管疾病 网络模型
  • 简介:目的克山病(KeshanDisease,KD)是在我国16个省区流行的地方性心肌病。几十年来,我国生物化学界对于KD的发病机弹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本文回顾和评述我国克山病心脏代谢为中心的研究发展历程。方法和结果包括:使用综合酶谱早期诊断KD的心肌受损;发现KD有低硒性代谢紊乱;发现KD死亡病人心脏有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呼吸酶功能障碍和心肌收缩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发现心肌钙代谢紊乱与心肌收缩障碍之间关系;发现KD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受损;发现心肌自由基堆积等障碍;发现红细胞的形态、膜脂组分和功能异常;提出KD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或者是一种“膜疾病“等等。通过长期的KD生化研究并与病婵、临床所见综合分析,确立了“KD是一种以心肌线粒体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代谢性心肌病”的发病机理。提出应用抗氧化药物预防和控制KD策略:应用无机硒、辅酶Q10、含硒模拟物(PZ51)、GPX抗体酶等防治研究KD,取得巨大进展;还汪明GPX抗体酶(世界上第一个含硒抗体酶)、PZ51、无机硒、辅酶Q10等对于心肌线粒体自由基损害都有明显的阻止作用。结论克山病是世界上发病最多、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人体心肌病。这些创新成果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 标签: 克山病 心脏代谢 线粒体 自由基
  • 简介:感染对免疫系统的进化施加了强大的选择性压力,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抵御特殊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已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类基因影响特异性感染的转归。免疫系统特定组成部分的缺陷(先天性或获得性)会导致对特定类型微生物的易感性。免疫应答也参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感染免疫学 免疫应答 发病机制 干扰素 中性粒细胞 防御素
  • 简介:新的薄扫CT已用于CT血管造影,它已迅速取代了导管造影术。弥散-加权MRI促进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MRI序列越来越倾向于显示特异的病理学改变。数字化MRI和放射影像的计算机重建提供“三维”的在屏显示。

  • 标签: MRI 神经放射学 病理学改变 CT血管造影 导管造影 缺血性卒中
  • 简介: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评估,经典的策略是通过影像进行狭窄程度分级,从而决定临床干预方式.而随着临床经验和研究证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斑块稳定性这一指标比狭窄程度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症状和预后、评估再血管化指征.本文整合了近年来经典或新型影像技术(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分子成像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斑块形态及稳定性方面评估的原理和优劣,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一类重要的有临床意义的出生缺陷,保守估计其发生率为50/1000活产儿。该病的遗传机制相当复杂:染色体畸变,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畸形。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机制
  • 简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最初作为一种肝细胞有丝分裂原是从肝部分切除大鼠的血清中分离得到的。1931年,英国学者Higgens等发现部分切除后的残存肝脏可迅速增殖,其体积和功能较快恢复正常。20世纪60年代,Barcher等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建立交叉血循环,发现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肝再生期间,正常大鼠肝细胞也有增生现象。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生物学 实验研究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关系。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间收治的220例胰腺癌病例,以同期非消化系统、非肿瘤及非代谢异常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病程与胰腺癌的关系;比较胰腺癌组内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正常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胰腺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33.2%和9.7%,差异显著(P〈0.05)。胰腺癌组糖尿病病程〈2年与≥10年者的比例分别为78.1%(57/73)和9.6%(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18/29)和6.9%(2/29),两组比较有统计差异(χ^2=46.15,P〈0.01,OR=6.07;χ^2=4.72,P〈0.01,OR=4.90);胰腺癌组糖尿病病程2~〈5年及5~〈10年者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胰腺癌组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糖尿病者肿瘤分化以乳头状或高分化腺癌为主,而无糖尿病者肿瘤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密切,可能是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之一,也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糖尿病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