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athyroidism,HPT)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同一组手术医师治疗44例HPT类型、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治疗HPT患者共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26例(59.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17例(38.6%),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hyperparathyroidism,THPT)1例(2.3%)。PHPT组病灶大小,术前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钙水平、血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与SHPT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PTH下降率PHPT组为79%;SHPT组为87%。结论HPT患者以PHPT多见,且病灶大小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与SH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对PHPT及药物治疗无效的SHPT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毒症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 简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TH),进而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原发性甲旁亢患病率为1/4000.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可达1:4。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肾移植后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称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hyperparathyroidism,THPT).是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SHPT)的甲状旁腺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肾移植后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THPT可以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骨病.促进心血管事件发生.尿钙和尿磷排泄增多可以导致移植肾钙化和结石.其严重危害已越来越被重视。甲状旁腺切除术是公认的解决THPT的有效方法,但对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仍有争议.近年来新上市的SHPT治疗药物拟钙剂西那卡塞(cinacalcet)也可以有效治疗THPT。本文将对THP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风险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功能不全 骨代谢 肾移植
  • 简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高钙血症的常见原因,常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3类。过去临床上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较为常见,但近年随着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生存率明显延长,继发性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综述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切除术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2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男9例,23例,男女之比1:2.6。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其它心肌病并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临床
  • 简介:1临床资料女,57岁,首次因“四肢关节酸痛、乏力1年”于2012年5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4年,2012年3月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低钙腹膜透析3次/d.入院查颈部彩超:①甲状腺双侧叶增大伴多发异常回声,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②甲状腺两侧叶上极后方异常回声,甲状旁腺增大待排.甲状旁腺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sestamibi,99Tcm-MIBI)核素扫描:(甲状腺右叶上极及左叶下极部位)甲状旁腺组织功能亢进征象(图1).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结石.全血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2103.80pg/ml,碱性磷酸酶:394U/L,血钙:2.71mmol/L,血磷:1.91mmol/L.关键词:甲状腺内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标签: 甲状腺内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约3—5/万,女性多见。该病可累及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我科1995年至2008年共收治PHPT1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诊断 手术
  • 简介: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低位肠道症状,但缺乏某种已知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构成的综合征。在西欧和美国,就诊于消化科的患者中几乎有50%其症状无法用器质性疾病解释,其中很多即被冠以IBS的诊断。由于没有可以检测的生理学或结构上的异常,对这些各种各样的、主观的症状很难进行诊断和鉴别。应注意的是不要将包括了一组症状的综合征误认为是一个单独的疾病。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IBS 胃肠道 诊断 生理学
  •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特别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继发性甲旁亢所导致的血管钙化又是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引起继发性甲旁亢和血管钙化有多种因素,如何更好地防治继发性甲旁亢、预防由此导致的血管钙化,现已成为广大肾脏病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所报道的继发性甲旁亢与血管钙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 标签: 继发性甲旁亢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钙化
  • 简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对甲状腺激素非常敏感,绝大多数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睡眠和休息时仍高于正常,而病窦综合征是极少见的甲亢并发症,本人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综合征 心律失常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氧耗增加、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因而加强SAP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公认,但治疗时机以及营养治疗途径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显示,营养支持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是调节SAP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比较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和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SAP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两种治疗途径的优劣。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肽(VIP)对ANP大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ANP组和VIP组,每组分制模后1h、6h、12h3个时间点,各6只。采用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ANP模型,VIP组在制模后5min腹腔内注射VIP5nmol。ELISA法检测血浆及组织匀浆VIP水平;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RT-PCR法检测黏膜组织TNF-α、IL-6、IL-10mRNA表达;黏膜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NP组黏膜结构损害明显,VIP组病变减轻。ANP组血浆及黏膜VIP水平在制模后6h分别为(49.582±3.735)pg/ml和(87.731±4.601)pg/gpro,均显著低于SO组(P〈0.05),制模后12h分别为(65.192±5.785)pg/ml和(110.978±6.420)pg/gpro,高于SO组;ANP组制模后6h血浆内毒素水平、黏膜TNF·Ot、IL-6、IL·10mRNA表达量分别为(29.570±5.127)pg/ml、0.861±0.081、1.150±0.187和0.786±0.102,均显著高于SO组(P〈0.05)。VIP组制模后6h血浆内毒素水平、黏膜TNF-α、IL-6mRNA表达分别为(20.486±2.811)pg/ml、0.707±0.095和0.889±0.136,均较ANP组下降(P〈0.05);IL-10mRNA表达为0.992±0.126,较ANP组增高(P〈0.05)。结论VIP对ANP大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血管活性肠肽 肠黏膜屏障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FT3、FT4、PINP、BGP、ICTP、B-ALP。结果甲亢患者血bFT3、FT4、PINP、BGP、ICTP、B-ALP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甲亢患者血FT3、FT4分别与PINP、BGP、ICTP、B-ALP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及增加骨吸收,由此导致甲亢患者骨量丢失。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 简介:本文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8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HPT)患者中的3例(5.2%),因同期被诊断TC行T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率与文献报道相似。其中2例为原发性HPT合并PTC,1例为继发性HPT合并PTC。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6(9—41)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均无低钙和复发,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切除术
  • 简介:末期肾病患者约有30%~50%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多个系统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有2种方法,即西那卡塞为主的内科治疗和经典外科手术切除,本文就2者特点结合最新研究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西那卡塞适用于:①轻到中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患者;②对外科手术不能接受的患者;③手术禁忌证患者,比如重度骨骼畸形不能平躺,心肺功能不能耐受麻醉,肝脏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等。外科手术适用于:①肾移植术后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②西那卡塞无效患者;③不能耐受西那卡塞副作用患者;④无法承担西塞卡塞治疗经济负担患者。但这些结论仍需更高级别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 标签: 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西那卡塞 甲状旁腺切除术
  • 简介:缺血性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的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壁缺血性疾病.按解剖分类,肠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源于3支动脉:①腹腔动脉供应胃和十二指肠,侧支循环丰富,缺血性病罕见.②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小肠,右半结肠,横结肠至脾曲,因其分支的各动脉均为末梢动脉,一旦受阻易形成壁局部坏死.③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左半结肠及大部分直肠.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缺血性病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此病属少见病,但随着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日益增多,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此疾病诊断有一定困难,常易误诊,延误病情,且一旦发生即呈凶险重症,故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1].现将从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方面对缺血性病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慢性肠系膜缺血 动脉供应 急性肠系膜缺血 心血管病 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