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动静术足医生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的动静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并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的优点是无外导管脱落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减少,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因此,动静可作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通路。

  • 标签: 循证护理 动静脉内瘘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腹部手术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腹部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有25例根据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2例采用穿刺抽液检测淀粉酶确诊。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5例进行再次手术引流。15例患者采用肠营养,6例采用全静脉营养,6例采用静脉加口服营养治疗。全组病死3例,均为静脉营养组患者。13例带管出院,其中出现假性囊肿再次手术2例,其他11例出院后平均带管时间(9.0±3.2)个月。采用口服、肠静脉营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36.3±10.2)d、(57.6±17.3)d和(63.3±33.4)d,相差显著(F=3.49,P=0.049);采用和不采用生长抑素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53.5±20.3)d和(51.5±21.0)d,无显著差异(t=0.207,P=0.838)。结论提高对胰的认识,充分引流以及合理的营养是提高胰治疗效果的最关键措施。

  • 标签: 外科手术 胰腺瘘 肠道营养 引流术
  • 简介:是胰腺手术后及胰腺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较大。随着镜技术的发展,ERCP因具有微创、有效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外科手术,成为胰腺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我们采用镜下鼻胰管引流术(ENPD)治疗胰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 引流治疗 内镜技术 胰瘘 胰腺外伤 严重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我中心对心脏术后出现高胆红素症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7月2800例心脏术后的患者中,有6倒(0.2%)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出现持续严重高胆红素症,对这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结果6例患者共进行10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丙转氩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一定的下降,其中TB和CB下降可显著下降(具体结果加P值);血细胞、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不明显。在治疗1-2次后3例患者治疗有效,TB在数天内降至100umol/L左右(P〈0101),余3例患者胆红素升至治疗前水平。6例患者中4例死亡(2例成功更重要,应该写:经过血浆置换治疗,2/6例最终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心脏术后出现严重高胆红素症常的患者预后差,装置换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对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浆置换 心脏术后 高胆红素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疼痛6h入院。体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以脐周为甚,肠鸣音弱。淀粉酶高于正常,CT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给予抑制胰腺分泌,抑酸、预防感染治疗。入院后3周CT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图1)。入院后4周,患者进食有轻度腹胀,口服得每通等胰酶制剂后症状缓解。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十二指肠内瘘 上腹部疼痛 自愈 急性胰腺炎 入院后
  • 简介:目的探讨SAP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的原因、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SAP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SAP患者,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开放式蝶式引流,10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床松动及腹腔闭式引流。其中发生十二指肠12例(66.7%),胃6例(33.3%),发生于术后3周之内14例(77.8%),术后3周之后4例(22.2%)。16例(88.9%)经引流、冲洗脓腔、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65d。2例(11.1%)分别死于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并发腹腔间室隔综合征(ACS)和NODS。结论SAP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经过恰当的非手术治疗是可以获得痊愈的。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手术后并发症 胃十二指肠瘘
  • 简介: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术)后胰高危患者中施行早期持续负压引流对预防、治疗术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间行PD术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术后高危患者87例,根据术后引流管处理方式将其分为术后早期持续负压引流组(观察组)和常规引流组(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共计40例。对照组共计47例,2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与手术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术后总体胰发生率、胃瘫、胆、出血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无差别,但观察组B、C级胰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vs34.0%,P〈0.05),腹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vs4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0.0%vs83.0%,P〈0.05),但2组间死亡率无差别;术后早期持续负压引流能降低PD术后高危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1.93±7.14)vs(28.70±12.45)d,P〈0.05)及临床花费((6.48±1.20)vs(7.52±1.46)万元,P〈0.05)。结论在PD术后高危患者中,术后早期持续负压引流降低了PD术后高危患者中B、C级胰、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和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了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花费,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引流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镜治疗心血管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6例心血管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镜治疗心血管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内镜治疗 心血管术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正常情况下,在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以及钙感觉受体(CasR)的相互作用下,细胞外钙离子的水平保持在2.1~2.5mmol/L的窄参考范围。血浆总钙中大约有50%与蛋白结合,剩余的处于离子状态(游离钙),只有游离钙具有生理学活性。低钙症很常见,可以无症状,仅有生化的异常改变,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急症(表1)。

  • 标签: 低钙血症 细胞外钙离子 甲状旁腺素 mol/L 生理学活性 维生素D
  • 简介:目的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对术后及出血的影响。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检索已公开发表的比较术中大网膜包裹与不包裹胰肠吻合口对患者术后、出血影响的所有随访严密的临床研究,检索出14篇英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筛选出4篇文献共2971例患者。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判断OR值及95%置信区间。结果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组1129例,无大网膜包裹组18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不能预防术后(OR=O.81,95%C10.40—1.63,P〉0.05),也不能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OR=0.67,95%C10.28~1.59,P〉0.05)。敏感性分析发现:无大网膜包裹组患者术后率更低(OR=1.24,95%C,1.03~1.50,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不能预防术后及腹腔内出血.但大网膜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还需规范的、足够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出血 大网膜
  • 简介:目的观察镜下射频止血治疗联用奥美拉唑(OME)及单用OME对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镜下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①镜下射频止血治疗后联用每天2次静脉注射OME40mg,疗程5天。②单用每天2次静脉注射OME40mg,疗程5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分别为3/58(5.17%),12/58(20.68%)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率1/58(1.72%),8/58(13.79%)差异有显著性,输血量(3.8±2.7)单位(每单位200ml),(3.1±2.1)单位,差异无显著性(P>0.05):止血时间(1.8±1.5)d,(3.6±2.1)d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时问(8、7±2.5)d,(13.1±6.3)d差异有显著性(尸<0.05)。结论镜下射频止血治疗联用每天2次静脉注射OME40mg疗效比单用每天2次静脉注射OME40mg更好。

  • 标签: 内镜 射频止血 静脉注射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介绍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电视镜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的体会。方法纳入自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择期行老年CABG患者303例,年龄60~84(68.6±7.3)岁。术中在电视镜辅助下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197例(ESVH组),采取全程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SVH)106例,ESVH组与OSVH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在室射分数、每例搭桥数目、伴发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脑梗死、糖尿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ESVH组与OSVH组耗时分别是(38.3±8.8)min和(35.5±7.2)min(P〈0.01),ESVH组与OSVH组分别出现皮下血肿8例(4.1%)和2例(1.9%),无显著差异(P〉0.05)。ESVH组术后无下肢皮肤感觉异常、脂肪坏死、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慢性下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OSVH组(2.0%vs19.8%,P〈0.05);ESVH组术后下肢疼痛较轻,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OSVH组[(8.4±1.8)vs(13.3±2.8)d.P〈0.001]。结论镜采集大隐静脉桥创伤小,能明显减少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大隐静脉 内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低钙症的临床表现不一,从无症状性的生化异常到严重时威胁生命的病症。其病因也多种多样(表1),按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的高低可以分为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或高(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相关的疾病)两大类。低钙症最常见的病因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低镁症。血清总钙浓度的正常值为2.15~2.65mmol/L。

  • 标签: 低血钙性疾病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PTH 低钙血症 代谢异常 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诊治经验,探讨持续性静脉滤过(CVVHD)治疗在此类患者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按照患者或家属意愿,根据是否采用CVVHD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m=21)和对照组(Ⅳ=2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情况,重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前出现肢体发绀、僵硬症状的比例更多(P〈0.05);治疗组患者钾、肌酐及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3.5±1.6)vs(18.2±2.1)d,P=0.043]、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9.5%vs19.2%,P=0.027)。结论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术后积极进行CVVHD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动脉栓塞 连续性静脉滤过
  • 简介: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预防经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68例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补液、支持等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及泮托拉唑治疗:生长抑素3mg加入0.9%生理盐水60mL静脉微泵泵入,5ml/h,持续24h;泮托拉唑4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2次/d,共用48h。比较患者ERCP术前、术后3h、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及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h、术后24h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14例(10.45%),术后3h、术后24h出现高淀粉症63例(47.01%)和37例(27.61%);观察组患者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2例(1.49%),术后3h、术后24h出现高淀粉症29例(21.64%)和13例(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预防干预可明显减少ERCP术后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症的发生。

  • 标签: 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Endoscopic RETROGRADE
  • 简介:本文简述了射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又称为射分数保存心力衰竭(收缩功能保存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并比较了其与射功能低下心力衰竭(收缩功能低下心力衰竭)的预后。概述了其病因与病理生理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 标签: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通过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低氧症对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低氧症病例150例,同步进行血气和心肌酶谱五项(CK、CK-MB、AST、α-HDBH、LDH)检测,比较Pa(O2)和心肌酶谱五项的变化。结果低氧症时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中、重度低氧症显著(P<0.05-0.01)。结论低氧症时,缺氧对心肌代谢有明显影响,与心肌酶谱的变化呈负相关。

  • 标签: 低氧血症 心肌代谢 心肌酶谱 诊断 心肌损害
  • 简介:患者:男,68岁。平素身体健康,因上腹部不适2个月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亦无明显家族史。患者2个月来感上腹部不适,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明显消瘦。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基层医院查腹部B型超声(B超)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血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经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稍有改善,前来我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医师建议再行胃镜检查。

  • 标签: 胰腺病变 门静脉高压 胃底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