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亚健康状态(Sub-healthStatus)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亚临床期、病前状态或潜病期等.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和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从而呈现力不从心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它可以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也可以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心情郁闷、情绪不稳等。这种状态可见有一些轻微的早期生化改变。却没有客观的理化指标改变.总之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又不够诊断标准,是人们在身心情感等方面处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健康低质量状态 无临床症状 次健康状态 第三状态 灰色状态
  • 简介:亚健康是处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从健康到疾病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准备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人15%是健康者,15%是病人,而多达70%属于亚健康者。在当今社会出现如此高比例的亚健康人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标签: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预防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表观健康人群血脂含量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分析血脂与载脂蛋白的相关性,为建立血脂参考范围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贝克曼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701名20~60岁的表观健康体检者进行TC、HDL-C、LDL-C、TG、LP(a)、ApoAI和ApoB的测定,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信息,对数据进行趋势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脂四项随年龄呈单向变化(P〈0.01),TC、LDL-C和TG血清含量随年龄递增,HDL-C随年龄递减,在男女分层和总人群中,血脂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一致。血脂四项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TC、LDL-C和TG血清含量高于女性,HDL-C含量低于女性。相关分析发现,TC、LDL-C和ApoB呈强的正相关(r〉0.7,P〈0.01),HDL-C与ApoAI也存在强的正相关(r〉0.7,P〈0.01)。结论表观健康人群具有血脂增龄现象,血脂含量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临床建立参考范围时应考虑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同时发现载脂蛋白与血脂含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载脂蛋白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脂蛋白 载脂蛋白 血脂增龄
  • 简介:由于不同人群在结核病控制活动中的需求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与结核病控制相关利益不同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为了提高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应当针对主要不同人群,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不同的健康促进活动。这些健康促进活动应当纳入整个健康促进计划之中。面向不同人群健康促进活动首先要开展社会动员和社区行动。

  • 标签: 健康促进活动 不同人群 结核病控制 健康促进计划 接受能力 社会动员
  • 简介:<正>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政府承诺与国际合作的卫生项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对中国12个省实施世行结核病控制项目,所取得的初步成绩给予高度评价(见《结核病健康教育》第9期)。但是,众所周知结核病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自1992年起我所实施世行项目的实践经验提示,加强健康教育是切实做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关键一环。汕头市结防所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以三类人为键教主要目标人群。第一、政府承诺:"开发领导层"由于世

  • 标签: 结核病人 健康教育 目标人群 结核病控制项目 汕头市 政府承诺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国民CVD危险因素个体暴露显著增加。老年人群作为特殊群体,其CV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并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通过有效的CVD健康管理及预防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CVD患病率及死亡率,不仅可以延长老年人寿命,而且可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合理的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及监测;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老年人群CVD的健康管理模式需个体化,同时要注意评估衰弱、老年共病、多重用药及个人意愿。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健康管理 一级预防
  • 简介:<正>据《亚洲医学新闻》1997年4月2日载菲律宾肺病中心的Manalo在菲律宾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学会第18届年会上称,对以前感染过结核病(TB)的人必须进行化学预防以防止疾病复发。以前感染过TB的人,结核菌停留在身体内,如宿主的防御机制完善,则疾病被遏制。如因任何原因使宿主的防御机制遭到破坏,则发生细菌增殖和疾病复发。药物预防

  • 标签: 药物预防 化学预防 疾病复发 菲律宾 感染 机制完善
  • 简介:轻型卒中的定义一、轻型卒中的定性定义在神经病学领域.医师惯将那些临床症状轻的脑卒中(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为轻型卒中。轻型卒中现无通用的定义,

  • 标签: 轻型卒中 流行病学 预后 早期干预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患者通过规范化诊治,射血分数得以恢复。近期多项研究发现这类射血分数恢复的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预后等与持续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不同,提示这群患者可能是一类独特的人群,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射血分数恢复的心衰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管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射血分数恢复 心力衰竭 逆重构 心肌康复
  • 简介: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s)是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s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核成分,其靶抗原分布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主要为IgG型,也可见IgA、IgM型。根据靶抗原的不同,ANAs可分五大类: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包括抗ENA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抗核仁抗体及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其中抗ENA抗体又包括10余种不同的抗体。检查ANA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抗体 抗核 临床价值
  • 简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聚集了一组最危险的心脏病危险因子,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估计全球大约有1/4的成年人患有MS,其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是无MS人群的2倍,患病风险是3倍,而且MS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5倍^[1]。因此了解MS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找到可预防的途径,对预防DM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国人群MS的患病特点及生活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生活干预
  • 简介:目的不同发育阶段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质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产生影响,本研究试图分析不同年龄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增生情况,探讨年龄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集61例不同年龄人的骨髓,分为少年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变化,对比分析其首次传代和每次传代时间、细胞克隆形成数量、细胞增长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形态上无年龄差异,均成梭形纤维状,早期呈克隆状生长。细胞的首次传代时间从少年到老年分别为:(12.3±5.1)d,(13.6±5.8)d和(16.7±7.2)d,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老年组明显长于另外两组;3组的体外培养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别,细胞克隆数量从少年组到老年组分别为:(32.3±3.1),(26.4±4.8),(18.8±5.0)个,老年组明显减少,老年组干细胞的增殖曲线也低于另外两组。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生能力随着增龄逐渐减退,在老年组呈现出较明显的变化。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年龄因素 细胞 培养的
  • 简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促进的许多主要活动均涉及倡导、建立合作关系及联盟,因此比健康教育更为宏观,更具有社会性。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上已经趋向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融为同一'学科领域'。

  • 标签: 健康知识 知识窗
  • 简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简称“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这一结论已得到医疗界的一致认同。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亟待解决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为落实预防为主的宗旨,6年来我们结合年度体检开展了较为系统的随访工作,通过分析历年体检资料,结合临床随访、督促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风险 早期干预
  • 简介:目的检测社区正常人群中血浆激肽释放酶(TK)的含量,并研究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检测1881名社区人群的血浆TK含量,绘制TK含量的分布图并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来评估血浆TK含量与血脂的相关关系。结果社区人群血浆中TK含量服从正偏态分布(Skewness=1.297,SE=0.058,Kurtosis=3.896,SE=0.115)。血浆TK的含量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成正相关关系(r=0.069,P=0.003),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成负相关关系(r=-0.051,P=0.030)。结论血浆脂蛋白的水平可能与血浆TK含量有关。

  • 标签: 人组织及肽释放酶 血脂水平 社区人群 组织激肽释放酶 血浆脂蛋白 负相关关系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地区高血压人群中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率及它们各自的危险因素。方法我们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使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对2811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男性1558例,女性1253例。每个调查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及体格检查。结果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率为:向心性重构37.O%,向心性肥厚15.7%,离心性肥厚lO.4%。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时间及高血压药物史。结论在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中,超声诊断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患病率很高。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几何模式 危险因素
  • 简介:<正>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不仅涉及到人们的意识、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而且采用多学科、多种综合手段促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性健康教育 目标人群 专业机构 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尿酸水平升高是否能导致中国人群二型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青岛港健康研究建立于1999至2000年.共15208例18岁以上港口职工参加。本研究来自于青岛港健康研究2000—2001年体检数据,13665例非糖尿病患者人选,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体格及生化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按照血浆尿酸水平高低分为4组,进行了平均5.29年随访,观察二型糖尿病的发生情况。结果:754例调查对象发展成为二型糖尿病。在男性,校正年龄因素的影响后。血浆尿酸水平最高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最低组的1.47倍(1.19-1.82,〈0.001),在女性,该值为2.56(1.42-4.62,P〈0.001).进一步校正吸烟,饮酒,家庭糖尿病史及肾小球滤过率后,得到与上述值接近的结果。但进一步校正基线血糖,血脂、血压及腰围等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危险因子后,血浆尿酸水平最高组与最低组比较,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0.82(0.65-1.03,P=0.089)及1.49(0.8-2.77,P=0.210)。结论血浆尿酸水平升高并非中国人群二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 标签: 血浆尿酸 二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