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手术切复LCP内固定术后观察。结果:30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平均1.5个月摄片骨痂生长,10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效果明显。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在院前心肺复苏(CPR)中的疗效。方法:在103例心脏骤停患者中随机分为3组,标准肾上腺素组(A组)3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34例,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组(C组)3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脑复苏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心肌酶变化。结果:B组(44%)、C组(42%)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16%),B组(38%)、C组(39%)24h存活率也明显高于A组(13%),C组出院存活率(23%)高于A组(8%)、B组(12%);脑复苏率3组无差异;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复苏后心肌酶变化3组无差异。结论:在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素比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还可提高出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LD加压螺丝钉对足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22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OLD加压螺丝钉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术后随访的一年内,22例足部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愈合时间为7~14周,平均愈合时间(9.3±1.26)周,且均无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依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判断临床疗效为优的10例,占45.45%,临床疗效为良的9例,占40.91%,临床疗效为可的2例,占9.09%,临床疗效为差的1例,占4.55%。优良率为86.36%。结论BOLD加压螺丝钉治疗足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足部骨折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OLD加压螺丝钉 足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外科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70例肱骨骨干骨折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做为研究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1年,两组肩、肘关节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各有优缺点,均安全有效,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疗效。方法:6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对照组)和血管加压索联合肾上腺素组(治疗组)各32例,观察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分别为(20.5±4.5)min、(8.5±3.5)min、1h有效率分别为38%、72%;24h有效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3%、44%。治疗组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CPR)中,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可有效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有效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血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
  • 简介: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毒后的皮肤表现可以给临床医生判断病因、了解病情提供宝贵的线索.

  • 标签: 中毒皮肤 皮肤表现 表现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咽喉部血管瘤出血的急诊处理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7例不同原因的咽喉部血管瘤出血的临床急诊处理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通过微波或碘仿纱条填塞咽喉腔结合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注射的方法进行止血和治疗后全部有效.结论:微波或碘仿纱条填塞咽喉腔结合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注射的方法对咽喉部血管瘤出血的止血和治疗有确定的疗效.

  • 标签: 血管瘤 咽喉部 治疗 出血 急诊处理 碘仿纱条填塞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并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2例术前诊断均不能明确,术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应想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并探索敏感的儿茶酚胺类药物控制血压.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外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穿孔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措施.方法:对22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只要准确估计病情,充分细致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及最佳麻醉,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提高操作技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护理及各种有效的治疗,高龄患者是可以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

  • 标签: 老年人 胃十二指肠 穿孔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atheter-felatedsepsis,CRS)病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0例CRS病人的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2/45),真菌(8/45),革兰阴性杆菌(5/45)。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多数对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的致病真菌(7/8),革兰阴性杆菌常为耐药菌株。结论:CRS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感染的导管。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