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S/T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WAVE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间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基本相似.

  • 标签: BIPAP 鼻罩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急性左心衰致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影响和机制。方法:39例急性左心衰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机械通气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1h后,血压开始显著上升,多巴胺输注速度减少,血气分析pH、PaO2、PCO2均可维持正常参考值范围,氧合指数(PO2/FiO2)显著上升。周后机械通气组死亡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可提高肺泡氧合能力和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休克 急性左心衰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有关文献,回顾和总结诊治急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2例患者资料。结果:对于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病人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听诊时相应瓣膜听诊区不能闻及机械瓣膜金属音,应该首先考虑急性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可能性。结论:急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应及时确诊并早期手术以挽救生命。

  • 标签: 人工机械瓣膜 机械瓣膜功能障碍 再次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吸痰机械通气患者气道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分别应用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和传统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口咽部和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口咽部和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吸痰町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和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气道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多孔吸痰管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菌药物不合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84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用药途径、不良反应部位、发生情况。结果84例患者,有41例因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占48.80%,其次则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滴速过快、药剂浓度过高等是抗菌药物不合使用方式,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呈争正相关。结论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药物不合使用,因此要通过科学有效干预对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药物用药时间、药物浓度剂量及输药速度,提升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BAL)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作用。方法:将95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机械通气期间每天进行肺泡灌洗,比较两组预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逗留时间。结果: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生存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逗留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泡灌洗术可改善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 标签: 肺泡灌洗术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供氧设施合理选择。方法将120例ICU需院内转运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转运时采用便携式氧气筒供氧,对照组采用传统氧气袋供氧,观察使用两种供氧设施转运途中氧气流量变化及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便携式氧气筒氧流量较氧气袋释放更加平稳;使用便携式氧气筒患者血氧饱和度(93.9vs.89.2)、呼吸频率(23vs.24)、心率(90vs.97)均优于使用氧气袋护送患者,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使用便携式氧气筒,能保证有效供氧,从而提高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院内安全性。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 供氧设施 血氧饱和度
  • 简介:目的:研究ICU规范化建设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作用.方法:通过我院ICU规范化建设管理包括ICU科学设计、布局;人员和设备合理配置;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制定和完善:环境、人员和病人科学管理.观察ICU危重病人各种院感发生率变化,并与以前ICU内院感发生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留置病人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vs34.36%P<0.01),实验组血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56%P<0.05),实验组泌尿道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2%vs34.36%P<0.01).结论:ICU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降低呼吸道、泌尿道、及血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措施之.

  • 标签: ICU危重病人 规范化 建设与管理 医院感染 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气胸、低血压、消化道出血均为机械通气应用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要并发症。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机管路清洁,采用正确呼吸模式,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缩短上机时间措施可以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交流电电激诱发心室颤动和机械性心肺复苏模型,并探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应用自主开发研究心跳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持续交流电经右心室内膜致颤。8min心室颤动后,开始给予6min心肺复苏,包括200次/min机械胸外按压和100次/min同步机械通气。随后双向波经胸体外除颤。结果:14只大鼠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0%。电刺激后所有大鼠立刻出现心室颤动。3min电刺激停止后动物持续表现为室颤而没有自发转复心律现象。心肺复苏期间恢复自主循环组冠状动脉灌注压恒定在24mmHg左右。显著高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组。大部分大鼠6min复苏后电击除颤有效恢复自主循环。实验结束后常规解剖未发现器官机械性创伤。结论:本大鼠交流电诱发心室颤动和心肺复苏模型,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可最大限度减少实验误差,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室颤动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APE)院前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院前实施机械通气抢救APE病人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人经现场机械通气治疗,低氧情况均明显好转,没有1例病人返院途中出现心跳骤停并发症。结论:对于院前APE患者低氧血症难以用常规治疗纠正者,应果断现场插管和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 标签: 急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辅助呼吸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疗效.方法:36例患者均在彻底洗胃、早期足量使用抗胆碱药、及早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后及时适时实施机械通气.结果:成功脱机33例(即血气分析PaO2>8kPa、PaCO2<6.67kPa、SaO2>85%),未脱机3例.治愈32例(88.9%),死亡4例(11.1%).结论: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重要手段.

  • 标签: 机械通气 有机磷农药 药物中毒 呼吸衰竭 临床资料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1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48h内置鼻饲管,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营养科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干预组采用力存益生菌颗粒(上海励成营养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g采用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2次/日+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两组应用时间均为15d。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水平及腹胀、腹泻胃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率为22.81%,对照组为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TP、PA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10.52%,对照组发生率为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腹泻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为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有关

  • 标签: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脑卒中 获得性肺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预防老年病患者跌倒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老年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BBS评定及跌倒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患者平衡功能,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PDCA 核心肌群-平衡训练 老年病 跌倒。
  • 简介:摘要在医院药事管理,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药物经济学评价医院药事管理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 标签: 药物经济学评价 医院 药事管理 问题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丁苯酞治疗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确诊24h内和治疗7d、14d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高于正常值,治疗14d后两组hsCRP均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患者血清 急性期 反应蛋白 丁苯酞 HSCRP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沟通胃肠减压操作应用效果.方法:分别运用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护理和单纯性护理行胃肠减压操作,观察两种操作方法舒适度、操作次成功率、患者疾病了解程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运用护患沟通人性化护理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护理组(P〈0.05).结论:运用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护理组实施胃肠减压术可减轻患者因操作带来痛苦,提高操作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 标签: 护患沟通 胃肠减压 护理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