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后昏迷病人不同鼻饲体位与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为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27例创伤后昏迷病人在不同床头高度、卧位、鼻饲速度及鼻饲量条件下进行食管PH监测。结果不同鼻饲速度时,pH〈4的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及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鼻饲速度10ml/min时数值最低。给予不同床头高度、卧位及鼻饲量时各项食管pH监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鼻饲速度10ml/min时胃食管反流最少,床头抬高30°或45°及左侧卧位胃食管反流减少,而不同鼻饲量对胃食管反流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鼻饲法 体住 胃-食管反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实验组,再同期抽选90例健康志愿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取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再积极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时间超过五分钟的次数、总PH值、卧位PH值、立位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24 h食管pH/阻抗监测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回馈理论为基础指导的行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模式与中药外洗联合治疗老年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对患者阴道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老年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基于回馈理论的行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中药外洗方案。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阴道pH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基于回馈理论的行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模式与中药外洗联合干预,更有助于改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相关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回馈理论改变导向性健康教育模式 中药外洗 老年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pH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