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自来水与纯水2种清洗方法对高压灭菌正畸器械钳锈蚀的影响。方法取2种品牌的末端切断钳、细丝钳、方丝钳各10把,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用自来水清洗后高压灭菌,B组自来水清洗后用纯水漂洗后再高压灭菌。比较2种方法器械钳锈蚀的情况。结果B组器械钳的锈蚀率低于A组。结论纯水漂洗能减轻高压灭菌对正畸器械钳锈蚀的影响。

  • 标签: 纯水漂洗 正畸器械钳 高压灭菌 锈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对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消毒供应室灭菌的160套腹腔镜器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80套,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研究组80套,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对比两组每套腹腔镜灭菌时间、器械损坏率、灭菌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每套腹腔镜灭菌时间较参照组更长,而器械损坏率更低,灭菌合格率更高,灭菌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时间相比压力蒸汽灭菌长,但灭菌更为彻底,且不易损坏器械,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低温等离子灭菌 腹腔镜器械 灭菌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医护人员对灭菌灭菌标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医护人员进行灭菌灭菌标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临床在用的3种灭菌标识(包外指示胶带、包内卡、纸塑袋外标识)全部知晓的为47人,占58.8%;护士全部知晓的为35人,占67.3%;医生全部知晓的为12人,占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在1年~5年的护士的知晓率最高,与其他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灭菌标识知晓情况有待加强,尤其医生的培训至关重要。

  • 标签: 医护人员 灭菌标识 知晓率
  • 简介:活检钳结构复杂,是由钳瓣、关节、钳身、把柄四部分组成,其间通过贯穿在螺旋外套管内的不锈钢导丝相连。螺旋外套管,尤其管内,单靠手工清洗很难达到目的,带有机物的活检钳经过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组织蛋白凝固,导致钳瓣开关不灵活,螺旋外套管弹性降低,最后以钳瓣脱落,或关节断裂而结束其寿命,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操作风险。我院消化内窥镜室,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活检钳等附件的清洗、保养、灭菌方法,大大延长了活检钳的使用寿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活组织检查/仪器和设备 消毒
  • 简介:目的探讨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器应用于供应室灭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的方法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6月采用汽化过氧化氢灭菌进行灭菌的方法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灭菌时间及灭菌效果。结果对照组灭菌时间(1.32±0.11)h,观察组(1.07±0.05)h,观察组灭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7.24,P=0.00)。对照组灭菌阴性率为94.28%,观察组为98.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P=0.13)。结论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灭菌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消毒时间。

  • 标签: 过氧化氢 供应室 消毒 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在手术器械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00件不耐高温的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低温灭菌器处理,观察组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对比两组灭菌效果及灭菌时间、灭菌后有效时间。结果:观察组灭菌效果(生物检测合格率、毒性反应发生率、手术感染发生率及器械损耗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 手术器械 灭菌效果 灭菌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灭菌物品不合格的原因,对其进行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23.05-2023.09的灭菌物品200个进行研究,将2023.05-2023.06的100个灭菌物品分为对照组(常规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2023.08-2023.09的100个灭菌物品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改良对策进行灭菌处理),将两种灭菌方式对200个灭菌物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灭菌物品中,水压不稳导致灭菌失败10例,占比10%,装载不合理为2个,占比2%,无湿包和其他原因情况。对照组灭菌物品中,水压不稳导致灭菌失败30例,占比30%,装载不合理10个,占比10%,湿包以及其他原因均为5个,各占比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不合格率更低(P<0.05)。结论 增加改良对策进行灭菌处理有利于提高物品的灭菌合格率,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 不合格原因分析 干预效果
  • 简介:口腔科小器械包括各种扩大针、车针、圆钻、倒锥钻、拔髓针、钨钢磨头等,这些小器械在给病人治疗过程中,接触到口腔的唾液、脓液、血液、粉尘,易污染各种病原微生物,若未得到彻底的清洗与消毒灭茵,将导致各种疾病交叉感染,因此每位病人用过的小器械都必须彻底的清洗与灭菌

  • 标签: 消毒灭菌 小器械 口腔科 清洗 疾病交叉感染 病原微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应用于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7月我院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的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给予过氧乙酸低温灭菌,观察组给予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比较两组灭菌时间、灭菌满意度和灭菌阴性率。[结果]对照组期间完成灭菌器械1526件,平均灭菌时间0.80h±0.17h,而观察组完成灭菌器械1070件,平均灭菌时间0.75h±0.08h,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灭菌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操作人员的满意度也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应用于供应室清洗消毒可以大大缩短消毒时间,灭菌效率高,具有安全性高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供应室 消毒 灭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器械灭菌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阶段,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每个阶段包含的器械数量为80件。观察两组的灭菌效果、管理质量评价结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灭菌效果和管理质量评价均好于对照组,且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体现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能够保证灭菌效果,提升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 标签: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器械灭菌
  • 简介:使用无菌小磨口瓶盛装75%酒精、2%碘酒进行治疗前消毒,一直是医院广泛采用的方法。为保证消毒液的质量,需要定期更换灭菌磨口瓶。2004年6月以前,我院磨口瓶的处理方法是科室用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每24h更换1次,高压蒸气灭菌1次/周。经细菌学检测,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2004年6月,采用消毒供应室对全院的磨口瓶进行统一的清洗、高压蒸气灭菌。为保证使用的消毒液既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规定,又节约、环保,我们对磨口瓶的科学更换时间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蒸气灭菌 更换时间 临床研究 消毒液浸泡 《消毒技术规范》 75%酒精
  • 简介: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指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带到医院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骨关节置换器械、内固定器械、进口电钻等,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由于器械更新快、价格高,一般医院不作为常规配备,多采用临时借用,目前这类器械主要用于骨科手术[1]。

  • 标签: 外科器械 灭菌
  • 简介:对影响高原环境空气微生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压力蒸汽灭菌器的选择和使用、高原环境消毒灭菌的正规操作流程以及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高原 消毒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器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 。 方法 选取宫腔镜、腹腔镜等腔镜器械 1000 件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实施循环灭毒,分析消毒效果。 结果 1000 件器械中,一次性清洗成功 987 例,其中 13 例灭菌失败原因详细如下:消毒物品未实施干燥处理 5 次,装载物品多 4 次,操作人员失误 3 次,机械配件损坏 1 次。实施再次灭菌,均灭菌成功, 生物学检测、化学检测满足灭菌要求。 结论 腔镜器械可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实施灭菌消毒,可有效提高效果,效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灭菌效果 腔镜器械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茵方法。[方法]将150例腔镜手术中经有效流程处理的腔镜器械分为A、B两组(各75例),A组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柜进行灭菌,时间1h;B组使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10h。[结果]A组、B组灭菌后有效时间分别为90d、1d,灭菌剂毒性反应分别为戊二醛浸泡法2.7%,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为0。[结论]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柜消毒腔镜器械灭菌周期短、质量可靠,且有效时间长,便于储存,对腔镜损伤小,对人和环境无害,是腔镜器械首选的灭菌方法。

  • 标签: 腔镜器械 灭菌方法 过氧化氢等离子 戊二醛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科室自制待灭菌包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有82个自制待灭菌包科室发放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放的82份问卷全部收回,与待灭菌包相关的质量问题包括护士对器械的正确清洗方法、正确的包装方法、常规的监测手段及存放环境的定期要求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高;负责自制待消毒包的人员素质偏低,多数由护工承担,消毒观念淡漠,感染控制意识差。结论应加强待灭菌包的管理,保证灭菌包的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无菌物品和器械,把好院内感染关。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待灭菌包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的监测与管理方法,以达到加强医院供应室灭菌物品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灭菌物品400件,并将其均等分成两组,一组200件,一组称之为对照组,一组称为观察组,并对这两组物品进行对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结果由对比分析可知,在加强消毒灭菌后,观察组的物品的监测及管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供应室灭菌物品的监测和管理,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