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评价对心脏开胸术后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脏开胸术后患者9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达标率及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达标比率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心脏开胸术后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心脏开胸术后 品管圈活动 早期下床活动达标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中2022年5月--2023年10月间接收的7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选择胃溃疡作为典型疾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分析组间拆。结果:研究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情绪状况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并非是由于心理护理直接改善的患者的炎症状况,属于一种辅助护理作用。因此,在慢性胃溃疡的综合护理中,心理护理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胃溃疡 护理方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共80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额外护理干预。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方才允许患者离床活动,而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数量显著减少,其差异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干预 康复 疼痛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但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对患者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功能障碍,成功撤机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 早期下床活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叙事护理联合量化活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9月-2023年11月收入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叙事护理联合量化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量化活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胃癌 叙事护理 量化活动干预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采取品管圈活动后,分析其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方法:摘选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的住院患者为范例,全部采集痰液标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每组均80例。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行传统留存流程(实施前),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行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记录并比较组间的痰标本留取率。结果:改善后的数据84.4%高于目标值76.4%,达到改善的预期目的。结论: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痰液标本的留取,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为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痰标本留取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提高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4月-2023年6月,收治48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组各24例,观察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干预结局。结果:对照组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率(100.00%)低于研究组(83.33%),P<0.05。P<0.05。研究组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可提高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

  • 标签: 剖宫产术 早期下床活动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院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的作用。方法 组织成立品管圈成员,针对本院护士选定感控兼职人员,从 2022 年 1 月起,开始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回顾分析此活动实施前、后护士医院感染控制能力。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医院各科室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方面能力显著提升。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展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感染控制能力,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QCC)对降低标本缺陷率的管理机制。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手法查找手术室病理标本留置不规范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进行QCC管理。其中A阶段(2022.01-2022.08,未开展QCC活动);B阶段(2022.09-2023.05,开展QCC活动),比较不同阶段管理效果。结果:B阶段下标本缺陷率为8%,A阶段为18%;B阶段下护理质量水平及医生满意度均高于A阶段(P<0.05)。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与手术患者的安全与诊疗息息相关,相关管理工作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有利于优化手术病理标本留置流程,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也可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病理标本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38例,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后,以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为主题 ,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设定目标、分析、拟定对策、并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由原来的21.05%,提升到66.59%,改状况幅度为215.87%,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值得提倡。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患者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病发脑梗死且伴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中,探究针对性护理内容、应用价值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确诊为:脑梗死且伴肢体活动障碍,分为2组后,组别类型为:参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统计发现,2组研究患者样本数为200,抽取时间2022.6-2023.6;其中,常规护理为参照组提供,针对性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100例,对比运用效果。结果:对于FMA、Barthel指数,护理前比较无差别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值均更高,P<0.05;满意率方面,实验组98.00%VS参照组91.00%,较高,P<0.05。结论:临床工作开展中,针对性护理有重要价值,既可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做以改善,还可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可大力推行。

  • 标签: 脑梗死 肢体活动障碍 针对性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我国MHD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通路是MH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不同血管通路对患者的体力活动及生存质量具有不同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血管通路MHD患者体力活动及生存质量的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体力活动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器械清洗质量的管理中采取品管圈活动,对于管理质量提升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3.02~2023.12在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的500件医疗器械,按不同管理方法分作2组,管理措施对应常规管理和品管圈管理,比对管理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以品管圈活动实施管理,可有效提高器械清洗合格效果,应当予以推广。

  • 标签: 器械清洗 品管圈活动 清洗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率应用效果。方法 重症监护室护理组与临床医生组在循证基础上共同推进质量改善项目,分析现况,确定改善重点,进一步完善了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的全周期及全流程管理。结果 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率改善前为46.2%,改善后升至81.3%(c =76.6 P<0.001)。结论 医护合作的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改善了重症监护室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率,提升了团队成员品管圈手法运用及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完善了临床服务系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重症监护室 约束规范率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体力活动水平下降的问题。这种情况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身体机能衰退、心理健康问题等。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运动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提高MH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发现,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进行运动疗法时,MHD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运动疗法在MHD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疗法 血液透析 体力活动水平
  • 简介:摘要:回顾了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与认证现状,包括教育体系不健全和专业认证缺失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方向,包括发展多种形式的口腔专业护理教育、建立专科认证体系以提高口腔专业护理质量、扩大服务范围等。

  • 标签: 口腔 护士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透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50%,对照组12.50%,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5.00%,P<0.05。结论:在血透室日常护理中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和谐护患关系,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血透室 品管圈 护理 低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预约检查按时完成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2021年6月行影像学检查的 106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前研究对象;2021年5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取 2021年7-8月行影像学检查的 112例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后研究对象。 通过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预约检查按时完成率及获得的有行成果、无形成果情况。 结果 ①QCC活动后患者预约检查的按时完成率由活动前 92.3% 提高为活动后的 96.7% ,超出了预期目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 9. 809 1,P<0. 01)。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预约检查 按时完成率 无形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 2023年3⽉1⽇⾄2023年8⽉31日品管圈活动,提高巡回护士对低体温的重视程度,避免术中低 体温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结果:改善后的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由改善 前的 23%降至 8%。结论: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实施后,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下降,可继续实 施,提高了圈员运用管理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标签: 品管圈 术中低体温 体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