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骨科卧床患者定时排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早餐后30min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患者定时排便,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可有效预防便秘,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排便训练 按摩 反射
  • 简介:硬膜外麻醉下胆系手术的术中牵拉、剥离胆囊及探查胆道等操作,易引起迷走神经亢进,发生胆心反射。轻者恶心呕吐,重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还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病人生命。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共508例,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加强术中护理,发生胆心反射132例占25.98%,无一例发生意外,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胆系手术 胆心反射 疾病预防 护理技术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总结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96例行心脏介入术后拔管情况进行分析.寻找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结果15例患者出现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结论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有诸多因素,加强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拔管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拔管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广泛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迷走神经反射在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但需及时发现和处理的特殊情况,严重时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加强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认识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运用护理干预手段预防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56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组比较,其中76例为对照组,未经处理直接拔管;80例为干预组,采取多项护理干预手段后拔管.重点比较分析2组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拔管反应8例,发生率10.53%,干预组拔管反应2例,发生率2.5%,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拔管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血管迷走反射 护理
  • 简介:总结了4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眼心反射的护理,主要包括眼心反射的预防和处理。认为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开展预防眼心反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手术 眼心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方法,并对其超声征象作出科学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入组研究,在经由二维超声诊断后,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结果:78例患者的结节呈现了不均匀低增强的发展趋势。结论:在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灶的边界模糊、内部伴有不均匀低回声、颈部淋巴结重大、造影不均匀和浸润性生长的特征,应判定其具有较高的恶化概率,并实施科学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征象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2004年3月320例冠脉介入术后6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320例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6例,发生率为1.6%,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了健康.结论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VVRs主要发生在拔出鞘管和压迫止血时,精神紧张、疼痛刺激和血容量不足是VVRs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多项护理措施及静脉注射阿托品、多巴胺等,所有病人症状于5min~10min缓解,生命体征于30min内恢复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卵巢瘤样病变患者中,选取200例卵巢瘤样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诊断,实验组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在检查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准确率96.00%,对照组总准确率7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瘤样病变的诊断中,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卵巢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宫角复合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10月收治的宫角复合妊娠患者中,择取60例资料完备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探查作为参照标准,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和联合检查方式下的检出率进行统计,且观察具体的妊娠区域。结果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对于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宫角复合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术后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对LC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方法:从2020年6月~2021年10月间选出60例LC术患者,并将其按照双盲法划分组别,常规组采取术后常规治疗、护理,而研究组则增加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最终,从两组的胃肠道功能指标、住院时间等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更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中首次排气、排便等时间均更短,证明胃肠道恢复更快,P<0.05,且此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针对LC术患者可在其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用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相关反射区,效果较好值得运用。

  • 标签: 杵针 胃肠道 足部穴位 反射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冠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参照组40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的低(P< 0.05),结论:在预防冠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较大,能减缓患者的疼痛,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冠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妇产科收治98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给予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49例给予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检查后,观察组在确诊时间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急腹症患者治疗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查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 妇产科 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