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其发病率最高,占感染总数23.3%~42.20%。严重危害患者生命,是医院感染控制重点,现将我院1997年1-12月份7282例住院患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7年1月-12月份住院患者7282例,发生肺

  • 标签: 医院肺部感染 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 脑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假单胞菌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公众的医疗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促使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据文献报道,要求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件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以13%年增长上升。护理记录是发生护理纠纷主要的法律文件,一旦发生护理纠纷诉讼,护理记录将被封存,不能修改。为了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和经济赔偿额度,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记录管理非常重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04年我科设计了几种“急(门)诊病人治疗护理治疗记录”,应用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记录单 治疗记录单 20世纪90年代 医疗纠纷案件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保护意识
  • 简介:我院手术室于2000年8月设计并制定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手术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术前访视,实施两年来,术前访视8000余位患者,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术前访视单 制作 应用 社会效益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研究长期输液医嘱执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护士100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使用长期医嘱(输液)执行,对照组同时使用长期医嘱执行和输液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以下几项的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加)液签字的及时性、真实性,转抄医嘱的正确性,执行书写的规范性,护士执行医嘱所用的时间。结论长期输液医嘱执行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规定的输液治疗时须由护士签名、签时间,符合职责自负的法定程序要求.也为护士赢得了时间,所以在临床上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 标签: 长期输液医嘱执行单 临床研究 护理
  • 简介:护理记录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内容、步骤、质量与效果,并为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 标签: 医疗纠纷 法律 护理记录
  • 简介:脑组织最易受缺氧影响,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可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2002年7月~2004年7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32例,并发肺部感染84例,现将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护理对策 原因分析 并发症 脑水肿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其中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而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肺部感染加重脑缺氧,进一步加重脑水肿,使原有的脑损伤加重。在伤后中晚期,肺部感染成为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积极预防及控制肺部感染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对老年人全麻术后延长氧供时间与降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意义.方法通过延长术后氧供时间,与以前按传统方法吸氧条件相近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统计资料进行比较,观察术后24h后低氧血症,阻塞性通气障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延长氧供时间能明显降低阻塞性通气障碍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论术后氧供充足能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降低呼吸和心脏作功,缓解疼痛,使患者咳嗽能力增加,同时吸氧可增加肺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肺炎发生率;有助于维持呼吸功能的稳态,对可能发生氧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腹部手术 氧供 肺部并发症
  • 简介:心室是一种少见、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二个房室瓣同房室瓣开口与单一心室,发出主动脉和肺动脉,并伴有血管畸形。运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是近年来纠治青紫心室的新方法,但由于患者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国内医院开展较少。本院在2005年3月27日成功地为1例右心室型心室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单心室 围手术期护理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右心室 先天性心脏畸形 术后并发症
  • 简介:介绍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和注入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护理,就如何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保持灌洗液适宜温度及用量准确,积极处理术中剧烈咳嗽、支气管痉挛、缺氧等,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标签: 纤支镜 灌洗 肺部感染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的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特点。方法对气管切开后带管125~1860d的21例老年患者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后带管时间长、平均住院时间长的老年患者,其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痰培养以Gˉ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首。结论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感染 痰培养 护理
  • 简介: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日臻完善,髋、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一项非常成熟的手术。文献中有关多关节同期置换的报道较少,我院2004年7月为l例多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行双膝髋关节同期置换术,随访1年,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 简介:随着血浆分离技术的提高,血浆置换已成为治疗某些“不治之症“的新的治疗手段.我科自1992年至今.利用双腔(或三腔)针技术,采用空心纤维膜血浆滤过进行血装分离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对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更为明显,作者着重介绍利用双腔针技术行血浆置换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 标签: 单针 血浆置换术 ICU 护理要点 不治之症 治疗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呼吸道优化护理对下颈椎损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择期手术治疗下颈椎损伤患者20例,予以术前呼吸道优化护理;另在外伤后24h内行手术的下颈椎损伤患者18例,术前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和辅助呼吸的发生率.结果呼吸道优化护理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0%,常规护理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呼吸道优化护理组术后辅助呼吸率5.0%,常规护理组为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颈椎损伤患者术前实施呼吸道优化护理可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术后肺部并发症 呼吸道 伤患者 下颈椎 优化 感染发生率
  • 简介: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分为经额、颞开颅手术和经蝶窦肿瘤切除2种入路;后者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留术后皮肤疤痕等优点而越来越多的被神经外科医生所采纳。2004年11月-2005年4月,我院采用经鼻孔鼻中隔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1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经蝶入路 手术切除 经单鼻孔 垂体瘤 鼻中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