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正>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25%~60%[1]。宫颈糜烂可引起反复性阴道炎、性交出血、盆腔炎等,并有潜在癌变的可能[2],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较无宫颈糜烂者高5倍~10倍[3],因此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宫颈糜烂积极治疗能有效地减少及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4],其治疗方法以局部治疗为

  • 标签: 微波 宫颈糜烂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护患沟通中护士沟通失误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39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沟通言语偏差维度得分最高为(3.32±1.19)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学历、护龄、职称及医院等级分别为沟通失误各个维度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各类沟通失误都有可能发生,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寻求合理途径加强护士沟通技能的培训,减轻护士工作量,从而减少沟通失误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护患沟通 沟通失误
  • 简介:[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病人疼痛的认知度、镇痛满意度及术后生理状况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6例病人随机分为教育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教育组由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及术前进行一对一疼痛教育,对照组未进行疼痛相关教育.术后调查病人对疼痛的认知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值、镇痛满意度及生理状况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教育组对疼痛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组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教育组病人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组病人术后生理状况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教育能显著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认知度及镇痛满意度,改善病人术后的生理状况,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疼痛 认知度 妇科
  • 简介: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是一种开放与延伸护理的健康教育形式。它将住院护理延伸到病人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能帮助病人完善自我管理。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57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开展了延续护理服务。现汇报如下。

  • 标签: 银屑病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卫生部于2010年初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者和广大护理专业人员投身实践,锐意探索,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将护理理念从“完成医嘱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使患者得到全面、全程、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和普外科(胃肠病)一病区作为院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积极改革护理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尝试“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工作途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优质护理 满意度 专科护理 患者安全 管理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作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研究表明,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是衡量护理劳动强度、确定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的重要依据;护士人力配置与病人住院日、医源性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压疮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等指标高度相关。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是了解护理工作量的最基本方法,而护理项目操作时间是进行护理工作量测算的基础,也是护理管理者进行护理人力成本测算的基础。本研究对某综合医院护理工时数进行测量,并对护理工时测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护理工作量测算及护理人员的配置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工时 综合医院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慢性疼痛为目标筛查某社区慢性疼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列。观察组采取由社区护士指导,社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照组由社康中心常规镇痛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式疼问卷表以及简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慢性疼痛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社区护士指导,社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健康信念,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疼痛 社区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首发脑卒中病人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脑卒中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干预30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可缓解首发脑卒中病人的抑郁情绪。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耳穴埋豆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入院分娩的剖宫产初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两组初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基本认知能力进行评定并干预。结果:产后观察组的HAMA总分及HAMD总分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有益于缓解产妇的抑郁、焦虑情绪,防止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产生。

  • 标签: 剖宫产 初产妇 整体护理 抑郁 焦虑
  • 简介:[目的]探讨洗胃机内管道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口服药物中毒使用电动洗胃机洗胃的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1组采用清水选择不同消毒时间比较;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将清水改为饮用纯净水比较。消毒后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比较3组的消毒效果。[结果]对照组合格率66%,观察1组合格率84%,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平均菌落数13.08cfu±6.61cfu,观察2组平均菌落数9.34cfu±5.58cfu,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加消毒循环次数、延长洗胃机消毒时间的基础上同时应用饮用纯净水冲洗洗胃机管道,可以达到彻底有效的消毒。

  • 标签: 洗胃机 管道 消毒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按剖宫产先后次序将3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10~20h拔除尿管,对照组产妇24~48h拔除尿管。比较两组产妇承担母亲角色、自行排尿、泌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承担母亲角色、自行排尿、泌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能够使产妇更好地承担母亲的角色,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拔管时间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折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手术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 标签: 骨折 护理干预 抑郁 焦虑
  • 简介:目的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评价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收集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应用Meta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异,数据采用RevMan5.1.6和Stata12.0进行分析,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95%CI)评价。结果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篇临床对照试验,共计1082例胃癌患者,其中观察组543例、对照组539例。Meta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WMD=-1.55,95%CI=-1.73~-1.36,P〈0.001)和焦虑评分(WMD=-1.77,95%CI=-1.95~-1.58,P〈0.001),显示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 标签: 胃癌 焦虑 抑郁 META分析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病人术后发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降低高血糖发生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96例肝癌切除病人,根据术后第1天06:OO时随机血糖值分为高血糖组(随机血糖≥11.1mmol/L)和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问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等16项变量对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术后发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接台手术、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前前白蛋白水平对病人术后血糖水平有影响,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越大、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越长、术前前白蛋白(PA)水平越低,接台手术术前等待时间越久,病人术后血糖水平越高。[结论]术前改善肝功能,做好接台手术等待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离血糖的发生。

  • 标签: 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 原发性肝癌 接台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促进病人介入术后尽快排尿、减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增加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排尿功能、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3%,对照组为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1.32h±0.70h)明显短于对照组(2.06h±0.93h)(P〈O.01)。[结论]-临床路径在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排尿功能障碍、促进术后尽快排尿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病人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路径 尿潴留 排尿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干燥方法对牙种植手术器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两套种植器械清洗后按干燥方法分为机器烘干(机器组)和毛巾擦干(手工组),器械循环使用6周,采用三磷酸腺苷相对发光值测定、放大镜下观察器械清洁度、电镜扫描观察评价器械性能。结果相对发光值测定,器械使用开始3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起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放大镜观察,两组使用3周内器械清洁度均合格,3周后器械清洁度不合格数增加;器械使用6周后电子显微镜扫描,机器组器械表面腐蚀点与刀刃面磨损均低于手工组。结论使用机器干燥方法有利于保持牙种植器械的性能。

  • 标签: 牙种植 器械 干燥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