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即应接受糖尿病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2]。随着糖尿病住院患者遍及医院各临床科室,为了使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有效的糖尿病护理,在中国香港、美国及英国等综合医院和社区设立了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3]。

  • 标签: 情景案例分析法 糖尿病联络护士 考核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会阴按摩、心理疏导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分娩产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接生,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并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心理波动、会阴裂伤及侧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强迫、抑郁、敌对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能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其心理波动和会阴侧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按摩 心理疏导 会阴裂伤
  • 简介:目的观察肱骨髁测量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0例超声引导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观测研究,按置管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传统测量组250例采用传统测量测量置管长度,肱骨髁测量组250例采用肱骨髁测量测量置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PICC头端到达最佳位置率。结果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肱骨髁测量组为72.8%,传统测量组为57.6%,两组比较x^2=12.72,P〈0.01。结论PICC置管时采用肱骨髁测量进行置管长度体外测量能显著提高导管头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肱骨髁测量法 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联想分娩、呼吸锻炼、Keel运动三联训练(SLK)对子痫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指导。观察组采用SLK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休克、胎盘早剥、胎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LK训练能有效减轻子痫前期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子痫 妊娠结局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在高职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参与原则招募2016级158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常规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培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教学法。使用临床心肺复苏态度知识调查问卷和院外心肺复苏施救意愿问卷对两组护生于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培训1周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得分较培训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心肺复苏培训,不仅能提高护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护生心肺复苏的态度和院外施救意愿。

  • 标签: 参与式教学 视频反馈法 院外施救意愿 心肺复苏术 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在B超引导赛丁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用支撑纵切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进行扩皮。比较2组患者一次扩皮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局部出血量、7d内导管维护次数,并评价PICC操作方法满意度、稳定性、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3例一次扩皮成功,对照组54例患者中48例一次扩皮成功;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出血量及7d内导管维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入PICC时操作满意度、稳定性及难易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患者,采用支撑纵切扩皮,能较好确保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有效降低置管后局部出血量,减少维护次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操作稳定性较好。

  • 标签: PICC 赛丁格技术 扩皮 出血 操作满意度
  • 简介:目的运用五指关节进行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提高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规范轮换率,降低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我科需要注射胰岛素的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9—11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接受五指关节指导。评价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及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五指关节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腹部注射轮换,可降低胰岛素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

  • 标签: 五指关节法 胰岛素注射 注射部位轮换
  • 简介: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安徽省各级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于2016年3月一5月对省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各地市二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共144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所(21.52%)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穿刺及维护时选用的皮肤消毒剂不太规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情况,其中选择静脉输液钢针的医院比例为100%,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的医院比例为68.88%、54.86%、50.69%和20.83%;静脉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方面,正确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占58.33%,正确拔管的医院占44.44%;绝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静脉治疗相关制度、预案和流程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培训的医院占57.63%。有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医院占44.44%。结论安徽省静脉治疗专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应细化静脉治疗标准.规范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静脉治疗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 专业 护理 医院 公立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就诊时间和就诊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和急诊护士知识培训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急救处理收治住院和急诊观察的8385例次患者,分类统计主要病种的急救数量,性別和年龄段,进入与离开抢救室时间信息等。结果急危重症患者前10位疾病分别为各种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各种中毒、儿科急症、急腹症、以头晕心悸为主诉、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呈上升趋势。高发年龄在41~80岁,呈老龄化趋势。高峰时间段为11:00~22:00时,出抢救室比进入抢救室高峰时间推迟1h。结论本调查反映了我院急诊抢救疾病谱构成、危重患者进出流量的规律性及人口的老龄化特性。急诊抢救室应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措施,急诊科护士技术培训与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急诊 危重病 疾病谱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影响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及防护措施,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布鲁氏菌病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中,痊愈40例,基本治愈16例,无无效病例.[结论]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布鲁氏菌病病人机体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护理 体温
  • 简介:目的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探讨对发热门诊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法,从而更好的为发热门诊患者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发热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选取2017年1月~6月在发热门诊就诊的301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由调查人员介绍调查目的和要求,对调查项目逐一询问并填写,系统地了解发热门诊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的要求。结果发热门诊患者最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前3位依次是微信、网络、电视、广播宣传,被调查人的文化教育程度高低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有直接影响。结论健康教育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影响极其重要,针对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促进护士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

  • 标签: 健康教育 发热 门诊患者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存在的饮食安全问题,探讨饮食安全对策,以期提升其住院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离休老干部病房2016年1—7月收治的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12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其传统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126例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影响饮食安全相关因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饮食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饮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饮食安全相关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患者的饮食安全,提升其对饮食护理的满意度,避免因饮食护理风险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龄老干部 长期住院 饮食安全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对策
  • 简介: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标签: PICC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我国护理慕课课程建设主要依托的慕课平台有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和人卫慕课,该文介绍了在这些平台的护理慕课课程内容的呈现特点、学生参与学习和获得支持的方法、学分认证等,对课程完成率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师生互动欠缺、学分认定的发展限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慕课发展战略、提供多方位支持、鼓励课程和教学创新、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完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议。

  • 标签: 慕课 教育 护理 课程
  • 简介:目的:探究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因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行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脱水药物的使用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脱水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脑髓液漏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得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临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 脑脊液漏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多达-连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接受多达-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行为评分、吞咽检查造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达-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实施干预,可提高该类病例院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行为水平,获得较好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延续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尿道护理中应用新型抗菌材料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32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尿道护理,并使用抗感染药物静滴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喷洒(对导尿管和尿道口喷洒洁悠神).比较两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d、7d、14d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8%、3.75%、4.38%;对照组分别为6.25%、9.38%、1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护理不良反应.结论在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道护理中应用新型抗菌材料洁悠神对尿道口、导尿管及与之接触到的衣物、被褥喷洒,能有效保证尿路的清洁无菌,在尿道口、导尿管壁形成-层抗菌分子膜,预防细菌的繁殖,防止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应用方法简单、安全性高.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抗菌材料 尿道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CBM、维普及中国知网,收集有关循证护理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压疮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00例神经内科患者,其中循证护理组250例,常规护理组2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RR=0.20,95%CI=(0.11-0.35),P〈0.00001].结论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循证护理 压力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3种静脉留置针在成人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广东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成年住院患者1088例,将纳入研究的各个病区患者按床号顺序分为3组。第1组患者374例,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24G留置针,第2组患者340例,使用一次性Y型24G密闭式留置针连接肝素帽,第3组患者374例,使用一次性Y型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连接分隔膜无针接头,观察比较3组患者留置期间堵管、静脉炎、渗出发生情况及留置期间总费用情况。结果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其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静脉留置针患者堵管发生率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5)。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渗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静脉留置针患者渗出发生率低于第1组和第2组(P<0.05)。3组不同类型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由低到高依次是第2组、第1组、第3组。结论不同类型留置针各有其优点,需结合患者经济条件和留置针使用效果2个方面,选出最适合患者的输液工具。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堵管 静脉炎 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