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延续护理模式(ECM)对改善肺结核(TB)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诊的TB患者468例,234例接受抗结核治疗并进行ECM干预,作为试验组;另234例按常规抗结核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预后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总分以及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复诊随访3个单项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H、RP、MH、VT、RE和SF这6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总分为(604.6±128.4)分,高于对照组(516.9±118.9)分(P<0.05)。试验组满意度达到89.7%。结论通过ECM能够提高TB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使日常生活行为更加规范,提高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延续护理模式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流动性大、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低、健康观念差,加之经济收入低下、无基本的医疗保障,遵医行为及对疾病治疗决心相对较差,怕受歧视、不敢治疗,因此,就诊时往往病情较重、传染性较强,对常住人口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1]。目前国内流动人口存在结核病患病率高、治疗管理困难的特点,

  • 标签: 肺结核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6例18~45岁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遵医显著好于对照组;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结核病患者遵医行为,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肺结核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 简介:反馈式健康教育是指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需作出反应,护士根据患者的反馈再次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即"宣教-反馈-再宣教-再反馈"的循环工作流程[1]。"三无"人员是指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生活最低保险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人员[2]。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我省各市相继开展救治"三无"人员的医疗工作,

  • 标签: “三无”患者 肺结核 健康教育
  • 简介:总结了154例使用抗结核药出现药物性皮炎的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正确的心理疏导、细致的病情观察。认为早期发现、高度重视、及时调整药物和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药物性皮炎迁延为重症和促进药物性皮炎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药物性皮炎 抗结核药 护理
  • 简介:报告1例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双侧面颊及眼睑周围创面皮肤损伤处每天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后再用阿米卡星针剂持续湿敷;四肢多发结节破溃糜烂处每天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予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外涂、凡士林纱外敷;波动感较明显的脓疱用鱼石脂软膏外敷,每天进行皮下组织穿刺排脓,使用自制减压垫减轻局部皮肤受压,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患者住院31d皮肤无新发结节及脓疱出现。

  • 标签: 皮肤溃疡 分枝杆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