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睡眠是维持人类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失眠则成为了现代人面临的一个普遍健康问题。传统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其中心、肺、脾胃、肝、肾五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脏腑角度出发,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失眠问题并提供中医调理的参考。

  • 标签: 脏腑辨证 失眠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角度探析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问题,以完善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建设及促进其建设的持续改进,并为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新途径。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1年在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中使用中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老年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中医管理 老年患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病床角度进行合理调节,病床角度的准确对于患者病情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准确进行病床角度调节,本文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病床角度测量器,护理人员在对病床角度进行调节时,可实时观察角度测量器的表盘,进而精确地完成病床角度的调节。

  • 标签: 病床角度 调节 角度测量器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 标签: 穿刺角度 静脉采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角度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于 2021 年 9 月开始落实护理视角的集中供应管理干预,2021年1月至12月前为未实施前,2022年1月至12月是实施后,对实施前与实施后的的器械方面进行了调研,共为136件,并对实施前后的管理成效方面进行了具体对比。结果:研究组器械消毒合格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71%(P<0.05)。结论:以护理视角为切入点,在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供应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器械管理成效与质量,更能最大限度的杜绝不良情况的形成与发展,确保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角度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供应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从医疗护理角度的新生儿风险评估及策略。方法 研究对象六十例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常规护理组及风险评估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风险评估组的护理方式是对新生儿进行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防范策略,记录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风险评估组的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医疗护理角度下对新生儿实施风险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是科学、可行的。

  • 标签: 新生儿 医疗护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角度婴儿床垫在新生儿溢奶和哭闹的影响。方法:选择母婴同室病房中健康、出生后4天进食情况规律良好的足月顺产的新生儿100例,根据婴儿床垫角度随机分为0°组、10°组、20°组、30°组、40°组,共五组, 分别实施0°、10°、20°、30°、40°床垫,观察不同床垫角度对新生儿溢奶、哭闹情况的影响。结果:与0°组相比,新生儿在20°、30°、40°组溢奶次数明显减少(p<0.05),在20°、30°组哭闹次数明显减少(p<0.05);0°组与10°组溢奶和哭闹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0°组与40°组比较时,40°组溢奶次数明显减少(p<0.05),但哭闹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20-30°床垫可减少新生儿溢奶、哭闹频率,使新生儿舒适安全。

  • 标签: 新生儿溢奶 不同角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胃管固定角度对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90例留置胃管患者将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三组,即角度A组,角度B组和角度C组。角度A组为平行组,角度B组为上斜30度组,角度C组为下斜30度。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置管胃管期间鼻翼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结果显示,黏膜损伤评分上斜组的评分最高,平行组居中,下斜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天:P<0.001,第二天:P<0.01,第三天:P<0.05)。结论:将胃管外露部分下斜30°粘贴固定,对于改善和预防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留置胃管 压力性损伤 固定方法 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头低位角度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头低位15°组和头低位35°组,各53例。头低位15°组头低角度为15°,头低位35°组头低位为35°。通过回弹法测定患者人室时、全麻插管后、变更体位5min后、变更体位30min后、术中60min、恢复平卧拔管时、出室前等时间节点的左眼和右眼眼压。结果两组全麻后左眼眼压和右眼眼压均较人室时显著下降,变更体位30min后和术中60min眼压均较人室前显著升高(P〈0.05)。头低位15°组变更体位30min后、术中60min和恢复平卧拔管后左眼眼压和右眼眼压均低于头低位3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头低角度与左眼眼压和右眼眼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头低角度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左眼眼压和右眼眼压密切相关。在手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患者头低位高度。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之间的关联性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底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9例患者采用平皮肤进针,作为对照组,29例患者将进针角度调整为20~30°,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痛觉感受、穿刺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针角度20~30°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感,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疼痛 角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之间的关联性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58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底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 29 例患者采用平皮肤进针,作为对照组, 29 例患者将进针角度调整为 20~30°,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痛觉感受、穿刺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进针角度 20~30°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感,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疼痛 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侧卧位角度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开始研究,并于同年12月终止研究,期间选取经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现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作传统组及研究组,各50例,传统组予以30°侧卧护理,研究组予以45°侧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组50名患者的呼吸指标明显更优,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侧卧位角度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45°侧卧位护理在改善呼吸指标方面效果最佳。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优先考虑采用45°侧卧位护理方案。

  • 标签: 重症肺炎 老年人 侧卧位 呼吸指标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角度强化手卫生管理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200例医院收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卫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角度强化手卫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手卫生依从性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角度 手卫生管理 院内感染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300万人,造成100多万人死亡,给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实验室的标准化核酸检测方法周转时间长、成本高,因此急需开发便捷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实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测试以及时控制疫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即时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重症肺炎护理中不同侧卧位角度护理效果。方法: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取样62例,入组时间2022年04月至2023年04月,抽签分为研究组(45°侧卧位护理,n=31)和对照组(30°侧卧位护理,n=31),观察呼吸指标变化,对比痰液量、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少, 上机6h,研究组氧合指数更高,呼吸频率指标优于对照组,第5天,研究组痰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30°侧卧位护理,45°侧卧位护理更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痰液量,可有效改善其呼吸指标。

  • 标签: 效果评价 呼吸指标 老年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了解病区病历夹的细菌污染情况,寻找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对我院病区60只不锈钢病历夹表层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分别采用75%酒精和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结果未消毒的病历夹染菌量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行的《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各类普通病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的标准。所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微球菌属、真菌。用75%酒精擦拭消毒病历夹后污染菌的清除率可达9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的清除率可达100%。结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病历夹是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病案 消毒 细菌/分离和提纯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互联网+构建多角度移动培训平台,采用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探讨平台对手术室设备培训中的应用,观察其在提高护理人员设备操作技能及降低医院设备维修成本方面的作用。 方法 在建立互联网+构建多角度移动培训平台前后,分别对100名手术室护士建立平台前后进行设备理论及操作能力考核,采用问卷调查满意度,统计仪器设备故障率,观察前后统计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建立建立互联网+构建多角度移动培训平台后手术室护士设备操作技能成绩较前有所提高,建立前为理论考试(75.75±3.19)分,建立后提高至(83.95±3.33)分,建立前操作考试(73.62±3.93),建立后提高至(86.9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P

  • 标签: 互联网 培训平台 手术室设备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透析患者在进行检测传染病八项(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中,出现透析前检测结果和透析后检测结果有差异最典型原因:透析患者标本准备和其他检测标本不能相同程序。方法 将在本院透析患者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984例标本中138例有不同传染病阳性的标本,对透析后血标本接收到实验室到分离血清不同凝固时间比较,传染病项目透析前、后检测结果差异做统计分析,按接收标本到分离血清中间停留时间分类统计该患者结果出现差异概率。结果 138例患不同传染病的透析患者,透析后在排除其他院内感染可能情况,出现了结果透析前后不符明显,血标本到检验科小于2小时分离血清上机测试,透析前、后81份乙肝阳性的符合率74.1%;透析前、后27份丙肝抗体阳性的符合率33.3%;30份梅毒阳性透析前、后阳性符合率60%。结论 对透析患者标本一定要求专门规划处理准备实验上机前的工作:每天早晨上班标本从接收到检验科,再到具体传染病项目检测室,由该室负责上机做实验人员筛出透析患者血另外单独存放,确保时间超过3小时再进行分离血清准备好上机测试,保证结果的真实准确。  

  • 标签: 透析患者标本 标本到检验室存放时间 透析患传染病八项 透析前后阳性符合率 结果的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