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凯尔肌锻炼在妇科术后肠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7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总结271例患者经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技术置入PICC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物品准备,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重视患者评估及穿刺血管定位,熟练掌握穿刺置管技术,在穿刺过程加强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做好穿刺后处理。271例中,1次穿刺成功232例,2次穿刺成功39例。

  • 标签: 超声引导 塞丁格技术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那银创面修复敷料治疗大面积擦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急诊科60例大面积皮擦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菌、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换药处理。观察组用3%过氧化氢与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外喷那银创面修复敷料。住院期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伤口渗出率、伤口愈合时间和出院时瘢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渗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瘢痕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那银创面修复敷料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瘢痕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面积擦伤 那格银创面修复敷料 护理
  • 简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护理工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操作技能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技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皮马利翁效应”原理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皮格马列翁效应 继续教育 计算机培训 护士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奥扎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与价值。方法:取本院在2018 年1月-2019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入院之后随机分两组组,其中对照组(53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实验组(53例,奥扎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司匹林 奥扎格雷钠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总结6例艾森曼综合征晚期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剖官产术前做好护理评估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剖宫产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监测,做好呼吸道护理、回乳护理、产褥期护理,并重视健康教育,以提高母婴救治成功率。6例新生儿均存活;5例产妇治疗好转出院,1例产妇放弃抢救治疗后死亡。

  • 标签: 妊娠 艾森曼格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改良赛丁技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6例,纳入研究中。利用统计学方法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取5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PICC置管技术,观察组予以改良赛丁置管技术。对比两组置管有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2项对比(X :11.242;13.046;P<0.05);观察组出血率、感染率,导管移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总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改良赛丁技术在新生儿治疗中,不仅成功率更高,而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改良赛丁格技术 新生儿 穿刺成功率 置管成功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凯尔训练对行子宫脱垂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由本院确诊为子宫脱垂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凯尔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最大阴道内压情况以及盆底肌收缩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最大阴道内压情况、盆底肌收缩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尔训练对行子宫脱垂术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凯格尔训练 子宫脱垂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一例超低体重儿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入PICC护理体会。方法:综合评估患儿血管情况,经家属同意,予辐射台上运用赛丁技术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管,掌握穿刺、送管手法,带管期间规范维护。结果:PICC一次穿刺成功,安全留置61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低体重儿体重轻、血管更细小、管壁薄、皮下组织娇嫩,运用赛丁技术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入PICC可安全留置,为患儿提供安全、可靠静脉通路。

  • 标签: 超低体重儿 PICC 护理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因其显而易见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成功置管的重要条件是患者肘部血管条件良好,可以直视或触及,对于肘部血管弹性差、无法直视或触及,直接穿刺成功概率低的患者,如何成功置管仍成为困扰置管护士的问题。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改良塞丁格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神经内科中应用微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的价值。方法:抽取神经内科的50名实习护生,均于2021.05~2022.05期间参与护理教学,将60名护生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比时各纳入25名。甲组应用常规教学法,乙组应用微教学法。对比甲乙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率。结果:经统计两组护理操作、笔试、口试得分及总分、教学满意率等并对比,乙组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应用微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的价值较高,可提升护生教学满意率结合护理技能,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微格教学法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仅使用阿卡波糖)和干预组(50例,使用沙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进行药物治疗时,使用沙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微教学法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46名护士作为本课题研究样本,并进行平均分组,各组23人,实验组应用微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带教法,评估两组综合护理技能,对比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口试、笔试以及实践操作评分分别是(15.28±3.51)(49.87±8.51)(18.95±2.37),总分为(87.51±11.24),教学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为(10.24±3.53)(40.13±5.29)(15.22±2.35),总分(74.22±12.26),教学满意度为65.22%。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微教学法,可以提升综合护理技能及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微格教学法 神经内科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列卫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服用列卫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服药时间为1~5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有水肿、白细胞减少、乏力、腹部疼痛和恶心、呕吐等。结论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格列卫 胃肠道间质瘤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CI术后患者是否按时按量口服氯吡雷,以期促进患者正确口服氯吡雷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安庆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出院后104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电话回访;结果:得出PCI术后患者口服氯吡雷药物行为改变3个主题,包括感知到疾病的严重性、感知到氯吡雷药物错误口服行为不良的风险意识、感知到遵医嘱口服氯吡雷药物的益处。结论:临床护理可通过提高PCI术后患者对疾病严重性及错误口服药物不良行为的风险意识及遵医嘱口服氯吡雷药物益处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良好服用氯吡雷药物的依从性。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后 氯吡格雷 依从性 质性研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教学法在婴幼儿静脉输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观察组进行微教学法,对比学习情况以及工作能力。结果:观察组学习情况以及工作能力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格教学法 婴幼儿 静脉输液技术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运用于心肌梗塞治疗的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为周期,在该时间段内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塞患者为样本研究病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分别选择阿司匹林治疗与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心肌梗塞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联合阿司匹林,奥扎雷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6-2023.6,接受74例脑梗塞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和阿司匹林,奥扎雷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治疗前(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神经缺失情况明显好转,结果比较(P<0.05)。未进行治疗前比较缺血区域的脑流量(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脑流量明显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采用奥扎雷纳+阿司匹林联合展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奥扎格雷纳 阿司匹林 NIHSS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PICC穿刺术在肿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行传统穿刺法留置PICC导管,观察组则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PICC穿刺术,对比两组穿刺时间、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偏短(P<0.05),总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适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轻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通过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PICC穿刺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超声引导 塞丁格PICC穿刺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达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 2022 年7月-2024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HFpEF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化随机表随机分为达列净组30例和对照组组30 例,达列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达列净片10mg q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左心房容积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12个月实验组NT-proBNP水平、左心房容积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为均为阴性,差异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3.33%)和死亡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再住院率(23.33%)和死亡率(13.33%),差异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达列净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心脏衰竭情况,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格列净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