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是将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实践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作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开发机构,在指南制定、传播、实施和评价上有着严谨规范的流程。通过以上4个方面对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的护理实践指南的管理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护理实践指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指南 护理实践 加拿大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创新力的现状,分析阻碍护理创新力的因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尤金创造力测试量表、创新和改进护理器械情况调查表对某肿瘤医院护士252人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护士发表论文情况、开展课题研究情况和科研获奖、发明专利情况。[结果]252名护士创新力得分为(63.12±10.04)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是护士的创造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护士人均每年发表论文0.13篇,近5年有3人申请专利,75.0%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2015年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15项。护士创新力自评属于强的占76.2%,很强的占2.0%。[结论]肿瘤医院护士创新潜力挖掘不足,发明成果较少,创新个体性格有待完善。

  • 标签: 肿瘤医院 护士 创新 创造力 尤金创造力测试量表
  • 简介:谵妄目前在临床患者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对于ICU患者,所以谵妄也可以被称作ICU谵妄,然而对于谵妄这一疾病,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表明是由于神经递质的不断减少与脑部代谢的紊乱造成。综合目前对于谵妄的定义,谵妄即是一种急性的认知障碍,其主要表现就是意识模糊、思维混乱以及注意缺损等。谵妄确切地说,属于一种并发症,且可以说是ICU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常见并发症中的一种,国外的文献指出谵妄的发生率高达20%-80%。

  • 标签: ICU患者 ICU护士 谵妄 常见并发症 预防 神经递质
  • 简介:总结微信平台在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全院护士实施护士分层培训,通过微信平台分能级报名选课,以及后续微信平台课程评价、在线练习等。护士分层培训实施微信平台后课程要求能级参课人次与培训总人次符合率由原来70.96%提高至98.69%、护士总体满意度由原来75.39%提高至87.43%,经比较,P均〈0.05。

  • 标签: 护士 分层培训 微信平台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为精神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山东省17个省辖市根据地域特征划分为6个自然层,整群抽取每层内一个精神病医疗机构,共对6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813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结果: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国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成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1),并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性措施,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和适宜的培训内容,重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 简介:分析共享领导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提出以共享理念为指导思想,培养和锻炼临床护士独自工作的个人能力;对护士与他人有组织地共同工作这个战略目标获得清晰的理解,实现科室护士高质量的合作,以确保护理质量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共享领导 护士合作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工作体验调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研发的护士工作体验调查表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问卷的Cronbach's系数值为0.964,分析22个条目,系数≤0.964,全部保留;经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956,非常接近1;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统计量为10559.399,其伴随概率为0.000,相关矩阵与单位矩阵具有显著差异。量表经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087%,且每个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因子载荷〉0.5,各条目对某一公因子具有较高负荷。结论:护士工作体验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护士工作体验的调查评估,对护理管理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护士工作体验量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男护士择业原因的认识,分析男护士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为护理管理人员和护理教育者进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以资料饱和为样本量选取标准,最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2名男护士进行深度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搜集到的资料采用Colaizzit七步分析法进行整理、归纳。[结果]男护士职业选择的动机被提炼出发展前景乐观、追求家庭健康、急诊科科室的特殊性、自我价值的实现4个主题。[结论]急诊科男护士对工作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男护士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择业原因 急诊科 男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设计手机软件并在护士分层培训及考核中应用,探讨其应用的效果。方法以医院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满足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培训及考核要求,开发了手机软件培训考核系统。护士开放式培训,培训资料为视频、模拟题库及参考书籍;理论考试系统随机出题、组合试卷、人机交互式答题、限制答题时间、成绩自动生成、试卷差错及时分析;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系统建立标准化考核方案,床边现场考核,扣分自动生成.自动录入个人档案:同时建立考核后反馈机制等功能。接比例定时人工抽考与手机软件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相关联。结果手机软件应用后培训考核满意度为96.54%(866/897),其中对4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培训方案为98.22%(881/897)、培训方式为99.11%(889/897)、考试方式为99.44%(892/897)、试题设置为89.07%(799/897);护士分层培训考核手机软件应用后护士参与培训的比例为99.0%(888/897)。结论手机软件在护士分层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体现了护理管理与数字化信息的结合,达到资料共享化、路径科学化、形式人性化的目的,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教育 护理 继续 在职培训 软件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工作环境对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从工作环境层面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士更好地沉浸到护理工作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对6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3.04±0.35)分,工作沉浸总均分为(4.04±0.53)分.医院等级、夜班频次、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是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工作环境 工作沉浸
  • 简介:目的构建多元一体化护士在职培训体系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构建多元一体化护士在职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护理培训师资的选聘,针对性设置培训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培训考核方式,开展岗前培训、规范化培训、分层培训及急危重症轮训工作,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控制,促进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结果护士在职培训率主六100%,常见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93%以上,护士继续教育学分、学时达标率99%以上,护士晋级考试成绩达标率90%上。

  • 标签: 护士 在职培训 多元一体化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培训与管理现状,为发展专科护理、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查表对全省111所三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东省三级医院平均每所医院有30名专科护士;占注册护士3.6%;开设最多的专科为ICU、手术、伤口造口专科;专科护士的职称以主管护师为主,占45.51%;学历以本科为主,占79.43%;培训时间以3~5个月居多,占41.54%;经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专科护士占61.4%;29.1%的专科护士担任副护士长以上的管理职务;近半数的医院无专科护士考评制度、工作量统计制度;专科护士开展了大量专科护理工作,如专科会诊查房、专科护理门诊、专科护理培训及主持专科课题等。结论广东省三级医院已普遍开设专科护理,初步建立起专科护士队伍,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专科护士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应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为专科护士设置专职化岗位,更好地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

  • 标签: 教育 护理 继续 专科护士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心理体验,进而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护理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6家三甲医院13名ICU护士,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心理体验:身体约束的动机、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对身体约束的态度。结论: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的负性体验多于正性体验,应尽快制定ICU患者身体约束流程,开拓培训和教育模式,进而降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 标签: ICU护士 身体约束 身心体验
  • 简介:目的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新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协作 护理人员 分层无意识 主题培训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与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与认知问卷对187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条目总均分为(3.38±0.35)分,身体约束认知条目总均分为(0.63±0.12)分,整体答对率为64.55%;不同学历、工作后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的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和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与认知呈正相关(r=0.440,P〈0.01)。[结论]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身体约束使用准则和流程,重视身体约束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行为的培训。

  • 标签: 身体约束 重症监护室 实践行为 认识 培训 流程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5年3—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工作的本科护士116名,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2.71±0.45)与国内护士常模(2.41±0.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3,P〈0.01);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本科途径、年日班占比、每日与患者接触时间占比等。结论本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以期改善本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本科护士 自我效能感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专科护士培养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均是我国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专科护士培养的角度出发就培养定位、专业方向设置、使用和管理对两者进行探讨,提出专科护士培养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并轨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专科护士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
  • 简介:[目的]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选取来自上海市15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8,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244,0.179(P〈0.01)。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结论]建立的新入职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可信度高,可用于新入职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的遴选和规范化培训。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师资培训 师资准入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遴选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综合医院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我国西北地区11所不同等级综合性医院的17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我国西北地区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2.90±0.65)分,其中法律伦理得分最高,批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得分最低;年龄和工作时间与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230,P=0.002;r=0.273,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职称。[结论]我国西北地区综合性医院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建议对护士进行分级培训。

  • 标签: 急诊护士 核心能力 西北地区 影响因素 职称 分级培训
  • 简介:目的评价糖尿病管理护士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效果,探索社区一专多能专科护士管理及工作的新模式。方法由经培训的糖尿病管理护士牵头,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团队,设立糖尿病护理门诊,为门诊糖尿病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以2016年3—4月就诊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护理门诊的4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于患者门诊入组时及6个月后评价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监测患者这两个时间点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经糖尿病护理门诊随访6个月后,40例患者糖尿病知识以及服药、饮食、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明显优于入组时,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达标率高于入组时(P〈0.05)。结论以一专多能糖尿病管理护士主导的社区护理门诊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规范血糖管理,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一专多能 护理门诊 社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