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成年居民慢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雁塔区社区 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并分析慢性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 1925人,慢性率为 19.95%,患病率前 3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分别为 9.88%、 7.48%和 1.34%。结论成年居民慢性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其患病危险因素复杂,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引导,积极防治慢性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健康体检的78名老年慢性者,依据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管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健康管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管理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在老年慢性者中具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健康 管理 效果
  • 简介:感知控制是积极心理学领域新的研究重点,强调个体积极应对外界不适环境的一种认知信念。该文介绍了感知控制的概念及评价工具,从认知控制、情绪控制和行为控制3方面总结慢性者感知控制的干预方法及效果。并提出建议。

  • 标签: 慢性病 感知控制 积极心理学
  • 简介: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照顾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高血压病、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患者更应作为社区护理的重中之重.现对几年来我院辖区内开展社区护理前后老年慢性者的发病及医疗费开支等进行比较,以对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 社区护理 服务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在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年慢性的患者越来越多,加之这类疾病容易付反复发作,且发病时间较长,也会受到气候环境、遗传因素等影响,因此为老年人带来诸多困扰。针对老年慢性,需要发挥社区医护人员的作用,做好社区护理,以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健康监测,帮助其慢性的缓解与恢复。本文就主要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者的影响,以期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社区护理 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慢性者9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46例,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生活质量评分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医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者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良好,值得在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 慢性病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人数呈现大幅增高趋势。慢性病情复杂且多为终身性疾病,因而延续性护理对于慢性管理有着关键作用。本文从慢性概念,发生原因,延续性护理的概念,护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探讨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病 延续性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者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所管辖的3个社区服务中心中随机挑选2021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社区老年慢性者,并分为常规组(n=25)和研究组(n=25),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遵医率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为(87.40±7.96)、生活能力评分为(86.41±8.69)、心理健康评分为(86.15±8.30)、社会功能评分为(86.47±7.54),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遵医率为96.00%,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者中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遵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病患者 影响
  • 简介:健康教育是一种“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挥健康教育效果并在护理工作中持续地开展下去,我科采用有目标、有计划地对慢性人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估,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施健康教育 慢性病人 新型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工作 护理工作 教育效果
  • 简介:糖尿病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应急诊:1.精神极差,软弱无力,神志恍惚或不清。2.病情突然加重,多饮、多尿。3.原来食欲较好,突然食欲下降,并有轻度恶心、呕吐。

  • 标签: 慢性病病人 急诊 食欲下降 糖尿病病人 软弱无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者出院护理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老年慢性出院患者232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疾病护理与预防、健康促进2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共分为20-100分。结果232例患者护理需求总分为(63.87±17.5)分。20个条目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的救护、定期提供体检、安全用药指导、上门提供护理及慢性的长期护理。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体育活动频率与护理需求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无配偶、小学及以下程度老人和大专及以上老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者护理需求总分最高。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者出院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独居与否、体育活动频率、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有无后遗症以及首要住院原因(高血压)(P〈0.05)。结论老年慢性者出院的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重点应关注患者不同护理需求,特别是高龄、无配偶、独居的患者,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满足老年慢性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慢性疾病 护理需求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自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慢性者中抽取88例,上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盲选法分为常规组(n=44)、干预组(n=44),常规组实施疾病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睡眠护理干预,两组对比指标:睡眠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睡眠时间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需要在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睡眠干预护理,改善睡眠质量,患者对于护理评价更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病患者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引起老年慢性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进分析,探究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 从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者中随机选取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入选对象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护理中,为对照组采用慢性常规干预模式,为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模式,经过2个月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睡眠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睡眠治疗 老年慢性病患者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老年慢性者应用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部收治的老年慢性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门诊护理),比较两组对老年慢性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73.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者应用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增强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极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病患者 门诊护理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应用在老年慢性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22年6月到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老年慢性者根据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门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慢性者的护理之中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门诊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内科护理中慢性者管理与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某医院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慢性者管理与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服务。通过对病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通过比较研究期间两组患者的数据,发现实验组的慢性管理得到了有效改善。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控制更好,生活质量提高明显。此外,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如血压、血糖等)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患者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科护理中的慢性者管理与康复护理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康复策略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管理和应对策略,减轻症状,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因此,在内科护理实践中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慢性者管理与康复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内科护理 慢性病 患者管理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基层老年内科慢性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对照试验设计。本研究选取100名老年内科慢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依从性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基层医疗 老年内科慢性病患者 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