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 标签: 穿刺角度 静脉采血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放射增敏剂马蔺子素的毒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观察结果显示,马蔺子素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道方面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马蔺子素组在消化道的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这些症状进行了精心的观察和护理,使该药顺利地配合放射治疗,并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了护理依据。

  • 标签: 马蔺子素 放射治疗 毒副反应 护理
  • 简介:X线尿道造影是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尿道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男性X线尿道造影操作过程是请患者脱去裤子,暴露下半身,待医生从尿道口注入对比剂后,需要患者自己用手捏住尿道口,进行阴茎摆位,在造影时会产生手的影像与尿道重叠现象,影响图像质量,不便于图像观察。

  • 标签: X线尿道造影 男性 影像学检查 应用 设计 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诊断出X线检查技术与CT检查技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检查的差异性。方法:医护人员通过对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护理治疗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将这100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X线技术检查和CT技术检查,为了更好的区分出两种检查技术对脊柱骨折患者病症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将100例脊柱骨折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效的判断出两种不同的检测技术最终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脊柱骨折患者病症进行详细的检查,可以发现X线技术检查结果中准确率达到60%,灵敏度达到70%;而CT检测技术所得出结果的准确率为94%,灵敏度为9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在对脊柱骨折患者病症进行诊断时,通过采取CT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伤情检测的准确率,不仅可以尽快了解患者伤情,针对患者病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方案,避免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使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X线检查 CT检查 脊柱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能X射线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80例病人为观察组,并选择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健康人80名为对照组。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了双能X线检测、数码X线摄影,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情况,骨质减少的检出率,腰椎和股骨颈骨的含量。并与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法进行比较。结果 用双能X线检测发现,实验组14例骨质疏松,16例骨质疏松,占17 0%,2 0 0%;对照组3例骨质疏松,2例骨质疏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能X线上检测到的腰椎、股骨颈和桡侧近1/3的骨矿比正常组低(P<0.05);双能X线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敏感性100.00%,特异度100.00%,数码 X 线摄影为76.25%,83.75%,87.50%, P<0.05。结论 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是一种高质量的骨质疏松检测手段,它能准确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能X线 骨密度 检测 骨质疏松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S+X管理推动公立医院“一院两区”模式下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我院外科病区住院患者作为常规组研究样本,共计50例,为其提供常规管理,以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样本,共计50例,为其提供6S+X管理,对比两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等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6S+X管理推动公立医院“一院两区”模式下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6S+X管理 公立医院“一院两区”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幼儿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