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在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护校也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满足当下医疗模式下社会对护理服务的全新需求。为此,本次研究简要阐述了护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并论述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以供参考。

  • 标签: 护校 人文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 简介: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护理教育必须与其同步发展,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已成为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传统护理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日渐被教育者重视。为了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少护理院校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我国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师资力量较薄弱、

  • 标签: 人文素质教育 护理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 征文 专题 中华
  • 简介:供应室的主要任务是对医疗器材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包装,为医院各科室供应各种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是否合格,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在对供应室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抓好软件管理,加强消毒员素质教育,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员 素质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2个班82名同学为观察组,组建微信群,进行基于微信的人文素质教育;选择同一年级的另2个班90名同学为对照组,进行学校常规人文教育,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素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人文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 标签: 微信 人文素质教育 护生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本院64例涉及三个或以上专科疾病的内科疑难病例的管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护理模式,干预后对两组护士、护士长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记录比较两组病区护士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情况、护士长对病区护士综合素质的评价情况,两组护士工作能力、工作质量、综合能力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病区护士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情况以及、护士长对病区护士综合素质的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人文素质是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淑女教育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淑女教育可通过外塑形象、内炼修养提高学生素质,是提高护理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淑女教育是护理事业发展和执业的需要。应从礼仪培训入手,多途径、多内容、多方法实践淑女教育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生 职业素质
  • 简介:随着护理科学的迅猛发展,要求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健康教育素质。健康教育是护士与人群面对面的接触、沟通过程,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护士自身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 标签: 护士自身素质 健康教育 护理科学 专业知识 沟通过程 健康意识
  • 简介: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其间护理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但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对学科的性质及不同层次教育的要求并未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护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性质、服务内容及方式决定了护理教育应有自身的定位与特色。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学科建设 征文 专题 中华 中等护理教育
  • 简介:旨在强调自我教育是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优化的源动力,探索相关自我教育策略。着重从两方面阐述:①职业核心价值观的自我教育,从确立核心价值、深入职业实践、领悟职业内涵及关注职业发展4个环节入手;②依据培养对象特点的分层教育,需区别学生的年龄特点、职业培养目标等,制订适合于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优化职业心理素质的自我教育策略。

  • 标签: 护士 专业 护理 人员素质 自我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医学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110例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期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组进行了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满意占比;住院天数以及整体所需费用水平;护理前后APACHEII评分值、生存质量评分;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满意占比、APACHEII评分值、生存质量评分、住院天数以及整体所需费用水平、不良预后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医学科患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医学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8年 12月的 110例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期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组进行了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满意占比;住院天数以及整体所需费用水平;护理前后 APACHEII评分值、生存质量评分;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满意占比、 APACHEII评分值、生存质量评分、住院天数以及整体所需费用水平、不良预后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医学科患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阐述了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临床学科可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病例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如课间见习、上街医疗咨询、社区卫生保健来加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 标签: 护理教学 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循证医学教育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研究对象为60例重症医学科实习生,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对应给予传统临床教学(对照组n=30)和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观察组n=30),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病理分析考核成绩,总结不同临床教学模式的作用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病理分析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医学教育模式 重症医学科 临床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采取多学科护理教育对其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糖尿病眼病患者100例展开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护理教育,评价患者的眼病认知率及负面情绪指标。结果:护理前的两组患者情绪低落,负面情绪两项指标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分值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眼病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教育 糖尿病眼病 认知率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下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多学科团队合作下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施护前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分为观察组较高P<0.05;施护前FPG、2hPG 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FPG、2hPG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下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并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多学科团队合作 护理
  • 简介:近年来,我科通过聘用护士来缓解护士人力的不足.我们采取科学引导、合理施教原则,通过全体护士的努力,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护理组,两人被评为优秀聘用护士.1.主要做法1.1职业态度教育我科聘用护士平均年龄21岁.在岗前培训阶段,教育和引导聘用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护理哲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1].

  • 标签: 聘用护士 军事医学 综合素质 护理管理
  • 简介: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强烈,对医院工作和医务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自2005年3月以来,我科开展“五个一”沟通服务活动,即进院一杯糖茶、产后一碗糖蛋、住院期间一束鲜花、赠送宝宝一块纪念牌、车接车送孕产妇一体服务,病人的满意率明显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人来院就诊或住院,首先接触的是护士,开展这一活动后,首先要强化护士素质和提高护士修养。为了更好的开展“五个一”沟通服务,必须强化护士素质

  • 标签: 护士素质 服务活动 社会竞争 医务人员 医院工作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化疗患者,选择赋能理论(ET)指导多学科协作(MDT)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取60例CRC化疗患者,抽签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ET指导下行MDT健康教育。比对心理健康、生命质量。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健康评分低(P<0.05),生命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ET指导的MDT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更好,作用更明显,能保障生命质量,改变不良心态,值得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 赋能理论 多学科协作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护理前后分别应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和SS-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都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 多学科合作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根据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提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注意护士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对病人的心理影响等一系列心理康复措施,缩短了康复期,提高了护理效果,提出护理对策,探讨护士对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意义。

  • 标签: 肿瘤 心理需求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