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神经梅毒患者孤独与社会支持的状况,并了解神经梅毒患者孤独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 采用第3版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SSRS) 对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神经梅毒患者的孤独得分为( 39.5 ±8.25)分,在性别、年龄、学历、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神经梅毒病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7.45±8.70)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神经梅毒病程、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得分为(17.75±6.89)分、( 12.83±4.26) 分和(6.88±2.20)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孤独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孤独与客观支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病程的神经梅毒患者孤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梅毒患者孤独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水平越低,提高神经梅毒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可降低其孤独

  • 标签: 神经梅毒 孤独感 社会支持
  • 作者: 陈雪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相关因素的调查以及分析。方法:选取吉林以及长春两地区410名养老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DS(社会孤独问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后发现,老年人均存在孤独感,同时对比男性以及女性之间孤独感通过比较差异显著、老年人群是否丧偶经比较存在差异、对比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们应对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重视,从而使老年人可以享受幸福。
  • 简介: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孤独症患者已高达65万人。其典型表现为:性情孤僻,缺乏情感,行为迟钝,甚至语言发育障碍,胆怯恐惧,不与人交往。引起儿童孤独症的原因除封闭式住宅使儿童缺少与外界交流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酸性食物与该病密切相关。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幼儿偏食 语言发育障碍 酸性食物 封闭式
  • 简介:摘要:医院的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质量是确保患者整体身体健康状况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一工作贯穿整体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流程中,因此为确保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高度安全性,医院需要加强对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中,控护士的工作覆盖医院各个科室,因此对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以控护士的工作内容等为落脚点,对医院整体在感染管理模式与控制工作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以此为依据,探讨如何优化各个科室的控护士的院工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孤独情绪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对256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有孤独情绪的患者122例,发生率47.7%,其中严重者42例,占34.4%。66岁以上老年人孤独情绪发生率相对较高,为52.4%(44/84);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内分泌疾病患者孤独情绪发生率依次为83.3%、53.1%、35.2%;丧偶或独身、再婚配偶健在、原配配偶健在者孤独情绪发生率依次为65.4%、64.7%、44.1%。结论住院患者的孤独情绪比较多见,其中66岁以上老年患者、肿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再婚与丧偶者更为明显,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内科 住院患者 孤独情绪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儿童中应用的内容与技巧。方法 根据孤独症的特点,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进行老师与儿童一对一的感觉统合训练。结果: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毛病,运动协调、情绪稳定、学习成绩等方面有提高.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有一定疗效,坚持训练和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
  • 简介:摘 要:目的:了解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儿童中应用的内容与技巧。方法 根据孤独症的特点,针对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进行老师与儿童一对一的感觉统合训练。结果: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毛病,运动协调、情绪稳定、学习成绩等方面有提高.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有一定疗效,坚持训练和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
  • 简介:孤独症为一种广泛发育性障碍疾病,据国外报道,患病率约为2~13历,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早期训练、坚持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帮助。国内文献对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研究较多,针对训练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年龄小、无语言能力患儿的训练。为此,我们对2004年1—12月在我院做孤独症训练的19例患儿进行了以模仿训练为主的训练,探讨模仿训练在孤独症患儿治疗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早期训练 男性患儿 坚持治疗 孤独症 模仿 发育性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育儿胜任是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满足各种需求的效能和能力。本文综述了育儿胜任的基本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研究进展,为帮助二孩高龄孕妇适应角色转变,提高育儿胜任提供依据。

  • 标签: 育儿胜任感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科院质控中责任制专项院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入该院于2021年7月—2023年6月内,进行干预的患者3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模式,1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管理,18例研究组实施责任制专项院护理管理,评定两组院感知识掌握度、临床满意度及院感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知识掌握度,临床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更高,同时研究组院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专项院护理管理实施于临床科院质控中,可提升护理质量,提升院防范理念思维。

  • 标签: 临床科 院感质控 专项院感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家课在儿童孤独症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120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访谈了解家长是否能配合完成个家课任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家课。对比两组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果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家课训练是儿童孤独症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改善孤独症儿童语言、认知、社交等行为能力,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发展。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个家课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音乐治疗,做好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患者人数为80例,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音乐治疗模式,做好效果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对孤独症神经发育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孤独症的神经发育情况明显改善,相比较对照组较优,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孤独症儿童进行音乐治疗,能够提升交往能力,整体情况良好。

  • 标签: 孤独症 音乐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盘游戏治疗在孤独症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孤独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沙盘游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各项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知项(17.51±1.54)分、语言项(11.30±1.43)分、行为项(16.56±1.22)分、社交项(12.58±1.21)分、总分(57.95±4.3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3.20±1.88)分、(19.48±1.92)分、(20.63±1.59)分、(23.20±1.54)分、(86.51±6.73)分,有显著差异(P<0.05)。(描述不清)结论:在孤独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沙盘游戏的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孤独症各项症状显著改善,疗效水平十分理想。

  • 标签: 沙盘游戏 孤独症患者 疗效
  • 简介:我院护理部规定,中等卫生学校毕业3年内的护士每月至少写一篇工作心得体会,并于月末交护士长批阅。1996年3月护理部抽查了652篇,现分析如下。1分析1.1热爱护理专业,深感护理工作的平凡及伟大,在日常繁忙琐碎的工作中能感到自身价值,她们为身着白大衣而自豪,不愿因自己的粗心和工作的不熟练玷污“白衣天使”的美誉。因此兢兢业业、日以继夜地工作。有的写道:当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时,我们的言行便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一举

  • 标签: 青年护士 护理工作 护理部 中等卫生学校 护士长 护理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6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孤独症患儿;经随机单盲法均分2组,1组为基础组(n=30,接受常规护理),1组为研究组(n=30,接受常规护理+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孤独症行为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孤独症护理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孤独症 临床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从工作疲溃的概念、发展过程、测量工具及护士工作疲溃的影响因素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引起相关部门对护士工作疲溃的重视,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与方向。

  • 标签: 护士 工作疲溃感 测量工具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