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胃石症是指胃内具有胃石。胃石是指进食的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时通过幽门,在胃内滞留并聚结成的团块,或和胃液凝结成的硬块。以吃大量柿子、山楂、黑枣者居多,一旦形成胃石不及时治疗,结石可变硬变大,导致严重后果,如果延误治疗,最后还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胃石症 电子胃镜 碎石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地]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0例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肺癌病人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及严密的术期监护,所有病人顺利恢复。[结论]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严密的监护是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肺癌护理中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肝癌 肺癌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奥林巴斯电子鼻咽镜下行活检病人130例,结果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者109例,鼻咽慢性炎症者21例,活检后有活动性出血3例,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电子鼻咽镜 鼻咽活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010例为A组,接受局部表面麻醉的患者500例为B组,记录患者入室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观察苏醒时间和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无痛苦记忆率达100%,异丙酚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血压暂时性下降.B组感到明显不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结论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内镜检查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患者不能耐受痛苦而导致的诊疗中断,从而有助于详细诊断和彻底治疗.

  • 标签: 异丙酚 静脉麻醉 胃镜检查 临床护理 不适反应
  • 简介:室间隔缺损(室缺)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膜部缺损占70%左右。传统的开胸手术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有一定的并发症。经导管封堵治疗膜部室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我科2001年2月-2003年7月应用新型盘状室缺封堵器成功地对29例小儿膜部室缺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治疗 术后监护 小儿 室缺修补术 经导管封堵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加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息肉护理配合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行高频电切术切除胃息肉的患者计 23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117)与采用加强护理配合方案干预实验组( n=117),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内镜下 行高频电切除胃息肉患者加强护理配合工作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镜 高频电切 胃息肉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行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2004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36例予以腹腔镜下行斜疝高位结扎术.结果36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护理配合密切,无不良反应.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以及良好的仪器设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斜疝 手术配合 下行 2004年1月 无不良反应
  • 简介:总结16例危重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配合医生行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气道管理.16例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取得成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纤维支气管镜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对腰椎内固定术病人术后伤口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9年3月至8月收治的80例腰椎内固定术病人,两组病人均采用全麻下行腰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腕踝针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术后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总结了61例患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认为患儿年龄普遍偏小,对手术的承受能力低,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因此,在护理上应注意以下环节:积极的消炎、利胆、护肝治疗,合理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家长的健康心理指导,术后有效的管道护理,呼吸道的有效管理,严密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观察、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等.

  • 标签: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麻下行牙病治疗的牙科畏惧患儿接受舒适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牙科治疗的60例儿童,均存在牙科畏惧。抽签分组,保持组间均衡性划分为30例一般组、30例的干预组。一般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将舒适化护理融入其中应用于干预组,比较两组儿童牙病治疗依从性,评估两组儿童畏惧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儿童治疗依从性高于一般组(P

  • 标签: 舒适化护理 全麻患儿 牙科畏惧 牙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DSA下行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针对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下经卵圆孔实行射频脉冲和设脉频热凝术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同医生密切配合,对射频治疗仪熟练操作,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关护理干预。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任何不适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收获满意效果。结论:研究证实,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在DSA下行射频治疗,配以优质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状况,减轻痛苦,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DSA下 行射频治疗 原发性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表面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影响。方法:将56例拟行表面麻醉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在术前1d由病房护士行常规术前宣教;心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术前宣教的基础上,由手术护士协同家属针对患儿的性格特点,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术前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对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前焦虑程度、术中更改麻醉方式的病例数及术后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患儿术后眼位矫正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患儿术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患儿术中更改麻醉方式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行斜视矫正术的学龄期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可增强患儿心理应对能力,使其更好地在心理和行为上配合手术,医师术中能更准确的判断眼位情况,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由更改麻醉方式引发的麻醉意外发生,值得在临床斜视手术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学龄期患儿 斜视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肾移植状态下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 观察我院一例行肝、肾移植状态下行心脏手术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总结其护理经验及护理重点,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22d,未出现感染及排异反应,术后心脏功能达I~II级,肝肾功能良好。结论 肝、肾移植状态下行心脏移植手术难度更大、更为复杂,做好围手术期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外,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心、肝、肾功能,观察排异反应的出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保证心、肝、肾功能良好,是保证手术成功、加快康复关键。

  • 标签: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围术期护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采用NBI技术引导的鼻咽喉镜活组织检查中的实际效益。方法:选取了自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我医院耳鼻喉科内镜室计划接受NBI辅助鼻咽喉内窥镜检查的8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两组:对照组(420例)与实验组(42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了特别设计的护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遵循标准护理流程。通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表面麻醉生效时间、检查耗时、活检成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来分析针对性护理的成效。结果:所有参与者中,共有93例成功进行了活检。针对性护理组的患者均能配合表面麻醉且顺利完成了检查,检查一次性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远高于对照组,表明了针对性护理的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NBI引导的鼻咽喉镜活检程序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麻醉的顺应性、加快检查流程、提高活检成功率,并极大增强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证实了其在提升诊疗质量方面的有效性与必要性。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NBI 鼻咽喉镜 活检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援助下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26例机器人援助下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精心的,个性化的整体制责任护理。结果 2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0.3天,未出现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关节活动恢复,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出血小,恢复快,术后经过精心护理,2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机器人 股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 ICU重症休克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旨在为 ICU重症休克患者的创动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经验指导。方法:在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一定数量的ICU休克患者。从这些患者中随机挑选了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的是传统的动脉穿刺置管术,而观察组则接受了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动脉穿刺置换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估B超引导技术在动脉穿刺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对比分析中发现,接受B超引导下动脉穿刺置换术的观察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与接受常规动脉穿刺置管术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在对ICU休克患者实施动脉穿刺置管术时,采用B超引导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有助于有效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楚。B超引导的动脉穿刺置管术因其更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值得推荐并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ICU重症休克患者 B超引导 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重症肺炎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ICU重症肺炎患者62例(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观察组(3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俯卧位通气的ICU重症肺炎整体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ICU;重症肺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俯卧位通气;护理
  • 简介:2013年8月,笔者有幸与温州市其他几家医院同仁共25人前往台湾和医院进行为期2周的参访学习与交流。虽然只有短短2周时间,但和医院为此做了详细的安排,有理论授课,有根据每人专科特点下病房跟随护理长实行一对一辅导。现将2周的学习与交流心得报告如下。

  • 标签: 医院 护理 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