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有很多的检验报告需要粘贴在专用的空白检验报告纸上,现在这项工作在很多医院由护士来执行。传统的粘贴报告的方法:报告由上向下贴,这样粘贴医师既不能看见报告上的内容,也不能看见报告的时间。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报告单 护理学 护理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冲洗在双腔气囊导尿间断膀胱冲洗中的作用。方法在自制改良膀胱冲洗的基础上,将124例行间断膀胱冲洗的患者按奇偶数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进行间断膀胱冲洗,并在冲洗后对两组的冲洗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发生脱和漏液例数及尿培养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冲洗液浪费量、操作时间及冲洗器材料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膀胱冲洗在间断膀胱冲洗中具有良好的冲洗效果,符合预防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要求,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器具改革 膀胱冲洗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 简介:总结了《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在急诊危重症转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认为应用《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可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医护合作、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症患者 转运护理单 护理质量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头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技术[1],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风险小、感染率低的优点,但存着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导管夹闭综合征是指导管经锁骨下静脉时进入第1肋骨和锁骨之间的狭小间隙,导管受挤压产生狭窄或夹闭,不但影响输液,且导管因嵌顿不易拔除,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夹闭综合征 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传统输液输液前排气法按教科书步骤[1]、改良排气法[2]、急诊静脉输液排气法[3]都必须对滴管进行挤压或倒置才能使药液平面达到茂菲氏滴管的1/3~1/2水平面,且挤压后的滴管内液面不易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大多只是在使用方法上进行改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输液,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多功能输液器 茂菲氏滴管 排气法 静脉输液 工作人员 教科书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在PICC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规范护士操作,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的40例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管理,并与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管理有利于PICC置维护,减少置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治疗及安全。

  • 标签: 综合管理 PICC 导管维护 依从性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固定敷贴粘贴紧、不透气,高温天气时,患者大量出汗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对2008年以来18例行PICC发生静脉炎的病例进行研究,总结其治疗及预防方法。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静脉炎 高温 预防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它可以补充营养、水分,进行药物治疗和负压引流。保持胃通畅是留置胃管护理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胃内食物残渣过多,误吞入胃内的痰液、口腔分泌物黏稠,导致胃严重堵塞。传统的方法是用50m1.注射进行反复抽吸、冲洗,费时费力,且难以彻底清除胃管壁黏附物。为此,我科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方法解决35例严重胃粘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护理 中心负压吸引 粘堵 临床护理工作 口腔分泌物 护理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输液式灌肠在妇科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妇产科84例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使用输液式灌肠进行清洁灌肠,对照组使用搪瓷灌肠进行清洁灌肠,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效果好,堵发生率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输液式灌肠简化了工作程序,避免了灌肠时的不适,从而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输液式灌肠器 清洁灌肠 效果
  • 简介:胃肠减压是胃部手术后的一项常规治疗措施,目的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肠麻痹,防止术后腹胀,使胃肠道吻合口在低张条件下愈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但长时间的留置胃给病人也会带来一些副反应,如咽喉炎、肺部感染及越来越受重视的病人的不适感。

  • 标签: 胃癌病人 留置胃管 术后恢复 早期拔除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常规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冲管路和透析的方法对透析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120例患者先进行10次肝素盐水预冲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然后进行10次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的凝血状况(透析凝血程度、透析残血量、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同时测定每次透析后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结果2种预冲方法对透析凝血状况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冲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时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可以减少肝素用量,且不会增加凝血现象发生,可考虑在有出血倾向需慎用抗凝剂的患者中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 凝血
  • 简介: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把一根硅胶材料制成的导管置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导管植入技术。因PICC有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 标签: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人工心脏起搏(起搏)植入患者的护理。方法将208例70岁及以上安置起搏的患者分为2组,将患1种基础心脏疾病患者作为种慢性疾病组(98例),将存在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组(110例)。结果种慢性疾病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多种慢性疾病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6例,种慢性疾病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多种慢性疾病组。术后3年内种慢性疾病组死亡1例,多种慢性疾病组死亡12例,多种慢性疾病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种慢性疾病组。结论针对高龄起搏植入患者多种慢性疾病并存、风险性高的临床特点,加强相应护理,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生存率及护理质量。

  • 标签: 高龄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护理
  • 简介:神经内科病人以脑出血、脑梗死以及昏迷病人居多,多数病人合并有延髓性麻痹症状,包括吞咽呛咳、构音障碍等,为避免呛咳所致吸入性肺炎、保证肠内营养、经肠内给药,多数病人需要留置鼻胃,有些病人在缓慢的康复期中需要长期留置。

  • 标签: 脑卒中 艾普力鼻胃管 优点
  • 简介:目的观察搓揉结合反复回抽处理PICC血栓性堵的效果。方法对39例PICC体外段见血凝块的完全血栓性堵患者应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法处理。结果34例导管完全通畅,4例部分通畅,1例拔。结论PICC发生血栓性堵可采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方法。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堵管 搓揉结合反复回抽
  • 简介:对术前留置尿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留置尿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三腔导尿在危重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泻危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前端剪口改良后的28号三腔导尿引流粪便,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每组患者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等并发症。结果治疗组30例,26例皮肤完好,3例皮肤红肿,1例肛周糜烂;对照组30例,15例皮肤完好,9例皮肤红肿,6例肛周糜烂,两组皮肤完好率比较,χ2=7.5,P〈0.05,治疗组肛周皮肤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三腔导尿插入腹泻或大便失禁危重患者的肛门引流粪便能有效减少肛周皮肤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危重患者 腹泻 肛周皮肤
  • 简介: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已成为一种诊断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DSA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因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压迫止血器 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聚氨酯鼻饲与硅胶鼻饲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鼻饲中一次置成功率及舒适度情况。方法将8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聚氨酯鼻饲插管鼻饲,对照组患者给予硅胶鼻饲插管鼻饲。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成功率、置时间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置成功率为90.5%,对照组为60.5%,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置所需时间为(12.2±2.3)min,对照组为(15.6±2.5)min,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插管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聚氨酯鼻饲较硅胶鼻饲更适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置一次成功率高、置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聚氨酯鼻饲管 硅胶鼻饲管
  • 简介:总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再通的护理.血栓性堵后再通的护理措施是行尿激酶溶栓、更换连接、指腹揉搓法等.25例血栓性堵成功23例,成功率92%.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血栓 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