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胶治疗肛瘘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52例患者经导管、导丝探查造影明确诊断后.用医用胶作瘘道粘堵。结果随访两个月,1次治愈21例,2次治愈9例,3次治愈5例,4次治愈4例,复发后未继续治疗7例,失访8例,治愈率7l.2%。结论医用胶治疗肛瘘.简单、安全、无痛苦、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肛瘘 医用胶 粘堵 护理
  • 简介:心胸外科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安置胸管,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管、心包引流管、纵隔引流管,每天需要更换引流瓶。操作中需要使用环钳或止血钳夹闭胸管;病人外出检查、下床活动时也要使用止血钳。因此,科室需要备用大量止血钳,有时甚至会出现因为暂缺止血钳让病人等候而引起病人不满。使用医用胶布扎封胸管,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医用胶布 胸管 扎封方法 优点
  • 作者: 曾智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儿科病区随机抽取住院患儿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对照组用传统的无菌透明膜合用胶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液体外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脱管数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套管针留置期间给患儿带来日常生活的不便,更衣、睡眠、洗漱时无意中碰撞、牵拉、摩擦等刺激,可致留置针脱出和液体外渗。实验组160例患儿成功率、留置时间(>3天)和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针头脱落、重新固定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160例患儿中,局部红肿、皮肤过敏、液体渗漏、导管周围皮肤破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舒适、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推广。
  • 简介:当患者在治疗或输液不能很好配合时,扎入患者肢体皮下血管的针头往往会因为患者肢体与输液针、管的相对运动而容易发生针头脱出、接头分离或液体外渗的情况,从而不可避免的让患者再一次接受进针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临床上常使用夹板和绷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但本人认为夹板和绷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医用肢体固定带,并已获得专利,专利号为:ZL012302368。该固定带能解决因使用夹板和绷带给患者的不舒适和医务人员操作的不方便。

  • 标签: 固定带 肢体 医用 应用 设计 针头脱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用耗材的供应种类、供货厂商繁多,而且医用耗材的持续性强、使用量大,这也造成了医用耗材的难以管理。但医用耗材管理虽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其对医疗质量影响巨大,故其改革迫在眉睫。采用SPD模式进行医用耗材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实施资源的高效管理,下面对SPD模式的应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 标签: SPD模式 医用耗材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改良面部手术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12月门诊面部手术80例,使用康特派医用胶代替缝合术技术,实施伤口闭合修复。[结果]80例创口均Ⅰ期愈合,无痛苦、外观满意。[结论]面部手术使用康特派医用胶代替缝合术,能够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医用胶 面部 美容手术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启瓶器的制作与应用。该启瓶器可以轻便、快捷地开启各种塑料拔片、铝质拉环、塑料瓶盖等医院常见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上的各种密封件,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护士职业损伤。

  • 标签: 输液瓶 启瓶器 瓶盖
  • 简介:现有的医用冲洗器应用功能单一,冲洗头互换性差,冲洗力不易掌握,给使用带来不便.结合临床需要,我科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种多功能医用冲洗器,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冲洗器 多功能 医用 应用 制作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如果仅仅依靠医务人员手动更换药瓶,无疑会给医务人员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另外,由于手工操作的限制,在注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输液在由医护人员更换时候出现错误会导致药液流而未及时发现,由于压差,会有血液倒流,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传统手工更换输液瓶耗时费力的工作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的步伐。

  • 标签: 输液瓶 光电检测 重力检测 输液
  • 简介: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在处理各种诊疗包时,为防止器械生锈,一直采用液状石蜡油擦拭器械,但效果不理想。灭菌后的器械仍然生锈,生锈的器械使用后可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2001年起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擦拭器械灭菌后观察,器械不但不生锈且光泽明亮,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凡士林纱布 医用
  • 简介:医用轮椅一般用于不能行走但又不愿平躺病人,以及心肺疾患疾病恢复期病人送检、外出康复训练等,但目前所用轮椅均无遮挡物,在临床上运送病人过程中遇暴风雨天气,护送病人做检查或外出时往往大雨会淋湿病人和被单;

  • 标签: 轮椅车 医用 人性化 应用 设计 疾病恢复期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口罩市场格局,在给我国的纺织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医用口罩在疫情期间的需求情况,探讨了医用口罩的类型,对比分析了国内几种医用口罩防护性能,提出了其各自适用条件和范围。然后结合当前对医用口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其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内容如下。

  • 标签: 医用口罩 技术标准 防护效果 发展前景
  • 简介:颅脑外伤的病人常行颅脑手术,术后病人常采用冰帽机,其机理可降低脑部温度、降低脑细胞代谢和脑血管的渗出,从而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我科于2003年引用YYM—IB型医用冰帽机,其内衬垫是在钢板上放置约1cm厚的薄衬垫。较长时间使用时,由于钢板较硬、衬垫太薄,加之受冷及受压极易引起枕部压疮。2006年1月起对内衬垫进行了改进.经46例病人临床应用,无一例枕部压疮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医用冰帽机 衬垫 脑外科 脑细胞代谢 枕部压疮 颅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64例)、实验组(64例),分别为患者提供彩超检查、红外热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符合率,同时分析医用红外热成像在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温度。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有明显优势,检查符合率更高,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温度差异大,治疗后检测温度更低,(P<0.05)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超检查 医用红外热成像 健康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ACI)是指使用医用粘胶造成的皮肤损伤,通常会引起局部疼痛、瘙痒、灼热感,甚至水疱、糜烂及坏死等不良后果,是儿科医院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该文回顾性分析儿科医院2011~2021年发生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共6例,探讨其发生危险因素,为减少或预防小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其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医用耗材作为医院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患者的就医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医用耗材成本,成为公立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公立医院医用耗材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医院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公立医院 医用耗材 成本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患儿,及早确诊治疗,预防身心残疾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a间5011例新生儿疾病查情况。结果:5011例新生儿疾病查中,有107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发生率为2.13%;8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疑阳性;未发现苯丙酮尿症和半乳糖血症。结论:新生儿疾病查可使某些疾病在临床症状尚未出现之前或表现轻微时得以早期诊断,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避免患儿重要器官如脑、肝、肾等不可逆性的损害所导致的生长及智能发育滞后或死亡

  • 标签: 新生儿疾病 筛查 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