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可提供24h内上百次血压测量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可靠数据。我院选用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护仪,该设备操作简单、仪器小、重量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小,使患者更容易快速熟悉和操作。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 血压监护仪 诊断技术 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患病人数较多,此疾病会对心、脑、肾和血管造成严重损伤,同时也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损伤患者机体整体健康状况。因此在相关工作开展中,高血压及时准确诊断意义重大,通常高血压不是一次血压高出正常值即可确定,而是需要进行动态监测,其中24h动态监测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较多。本文对既往研究进行了综述,探究动态血压监测特点和干预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意见。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 动态 监测 特点 干预
  • 简介: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观察组进行动态血压检测,对比血压指标、血脂指标。结果:在进行监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经过监测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进行监测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仪可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有助于更精准、合理的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昼夜差值[1]。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仪;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分析依据为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先后分为甲乙两组(n=48),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结束后,两组患者在24h动态血压监测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呈现,乙组更优P值不足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认知行为治疗的开展实施,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及对靶器官的损害均影响意义重大,值得借鉴。

  • 标签: 基于动态血压监测 认知行为治疗 老年高血压 护理 观察
  • 简介:本公司研制生产的动态供氧监测系统是一种电子信息类产品。它是以医院中每个病区为单位,对患者吸气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管理的一套系统。

  • 标签: 监测系统 供氧 电子信息 有效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老年痴呆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方法: 选取 56 例老年痴呆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 56 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监测动态血压,对两组患者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 24h 均值以及血压节律性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缩压、舒张压的日间均值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夜间均值以及 24h 均值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血压节律性相比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药物的选择应着重于调节夜间血压,以避免或减少高血压对脑靶器官的损害。

  • 标签: 老年 痴呆 高血压 动态 血压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老年痴呆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方法: 选取 56 例老年痴呆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 56 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监测动态血压,对两组患者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 24h 均值以及血压节律性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缩压、舒张压的日间均值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夜间均值以及 24h 均值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血压节律性相比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药物的选择应着重于调节夜间血压,以避免或减少高血压对脑靶器官的损害。

  • 标签: 老年 痴呆 高血压 动态 血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化,指导临床针对性干预。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5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其中37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纳入Ⅰ组,另22例无高血压的患者纳入Ⅱ组,同时抽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Ⅲ组。比较分析各组血压与血氧饱和度。结果:Ⅰ组、Ⅱ组血氧饱和度更低,氧减时间、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率、呼吸紊乱指数更高,与Ⅲ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高血压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氧饱和度 血压昼夜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市区老年人血压状况进行监测和调查,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8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78位老年高血压市民,用自制访谈表对血压监测状况进行调查,并给予指导,随访2个月,比较指导前后的血压测量正确率与血压测量频率。结果:指导后市民的血压测量正确率高于指导前,1个月血压测量次数高于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血压状况监测情况不佳,依从性偏低,应及时采取健康宣教,通过免费测血压重视血压监测,并指导掌握正确测血压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血压状况 监测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以及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90例接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整体更低。结论:在实际针对患者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护理方式,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 ]通过对 48名 II型糖尿病患者佩戴动态血糖仪( CGM ) ,为 患者和医护人员供了一个连续、 全面、 可靠的全天血糖数据指标 信息,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诊断 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能判断 的高血糖或 低血糖情况 。为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治疗饮食 教育提供了更直观生动,更具有个性化的数据依据 ,化繁就 简,化抽象为实象。 通过实验 佩戴 CGM得出的数据信息 ,针对性差异性的对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药物实施 干预,患者的 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之 前血糖控制效果。通过 患者佩戴 CGM, 显著提升了 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增强 对糖尿病知识的 了解,提高患者本人 的自护意识和 行为能力,减少痛苦和避免发生意外,提升 患者生活质量,都有非常明显的 效果。

  • 标签: [ ]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健康 教育 自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动态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9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9)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9)行常规护理+连续动态血糖检测。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好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情况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加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糖尿病 连续动态血糖检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血糖监测(CGM)的发展,简述了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实时CGMS、3C系统、iPro2回顾性CGMS、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微泰AIDEX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了CGM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及捕捉低血糖,指出CGM技术已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发展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中心ICU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对我院中心ICU  156例危重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有创组选择桡动脉穿刺进行动脉血压连续监测,无创组选择肱动脉进行无创血压监测,15min记录1次。比较两组血压监测效果。同时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有创组收缩压为(13.26±1.06)kPa,明显低于无创组(P0.05)。结论: 有创血压监测相对于无创血压监测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情况,为临床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而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ICU 有创伤血压监测 应用 护理
  • 简介:烟雾病(Moyamoyadisease)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以颈内动脉远端和大脑前、中动脉进行性狭窄以至闭塞.导致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本院脑血管研究中心自2003年3月~2007年8月对264例烟雾病患者实施了颞浅动脉一脑硬膜血管融通术(ene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术中均采用有创血压监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烟雾病 脑血管疾病 护理 手术治疗 进行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血压监测在ICU 中的应用与监测效果,为医院提供更好的监测血压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7月10日危重患者96例。休克病人10人,颅脑损伤22人,肺部感染衰竭14人,心肺复苏2人,经桡动脉46人,足背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检测,对照组进行无创血压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死亡、并发症、血压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血压变化的监测更加明显准确。同时患者及家属对使用该方法监测血压也感到满意。P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中心ICU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现阶段血压测量的金标准,有创动脉血压采用动脉插管方式获取患者动脉内血压,能够直观观察动脉内血压动态变化过程,便于随时取值。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即将穿刺导管置入动脉血管内,连接测压管路及动脉血流,然后通过测压管路连接监护仪及压力传感器,监护仪上可显现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数值及波形,能够对患者动脉压进行动态、及时、连续监测,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中。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多端且进展迅速,伴有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各种病症的几率较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发休克等病症的风险较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实施精准、实时血压监测为临床监测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特就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休克 应用进展
  • 简介:血压监测是临床上用于对消化道出血、重症患者或手术中及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自动监护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之一,可用于临床医生对其使用药物的治疗效果的观察,也可作为药物研究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对血压监测的观察一般需要较长时间。

  • 标签: 一次性无纺布 血压监测仪 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