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截点,在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2月开展常规护理查房,在 2019年 3月 ~8月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前后两阶段:临床理论、临床工作能力(评估患者病情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医患护沟通能力、处理紧急情况能力、患者人文关怀能力)、护理工作绩效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后,护理人员临床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能力得分均显著提升,工作绩效增加,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均高于常规护理查房阶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 医护联合查房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医护联合查房 护士 临床工作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描述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自我效能感、临床工作能力和实习表现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实习的 67 名护理本科生, 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量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科实习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 29.88±4.82 分,临床工作能力得分为 97.26±10.20 分,实习表现得分为179.76±18.85 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实习表现的相关系数为0.2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实习表现越好,但临床工作能力与实习表现间无相关性。带教老师应在带教过程中更好地关注护生的实习点滴,给予鼓励与指导,提高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成绩与效果。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工作能力;自我效能;实习表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护士沟通能力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院方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与考核愈发严格,这意味着早期的护理临床带教的水平一定要高,才能保证实习护士在真正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能有更为专业的服务态度与职业素养。而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主要因素便是相关带教教师的科研能力。本文将根据目前护理临床带教教师科研能力具体应用进行粗略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护理 临床带教 教师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上的应用,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作为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辅助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预防恶性疾病事件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移动护士工作站作为护士站的一种延伸,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床边实现对患者的高效护理和临床信息获取。我院近年来也开始将移动护士站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实践效果。现就以我院的移动护士工作站为例,介绍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移动护士工作站 临床护理工作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疗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方法 :在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 的住院静脉治疗的 患者 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组内 50 例,接受常规静疗护理)和实验组(组内 50 例,加用静疗小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在对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执行护理时,采用静疗小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其因静脉治疗受到的损伤,提升其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 疗 静疗小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提高低级别床位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方法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定级为 N0、 N1、 N2级别的床位护士共 157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78人,实验组 79人,后实验组中一人因私人原因离职。经过系统培训之后,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以护理部制定的考核标准:理论、技能、临床护理程序应用及情景模拟护理查房四个板块进行进行。结果 对照组组护理人员理论、技能、临床护理程序应用及情景模拟查房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79.79分、 87.91分、 87.79分、 70.51分;而实验组护理人员理论、技能、临床护理程序应用及情景模拟查房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91.51分、 93.12分、 95.81分、 89.08分。而两组护理人员最后成绩的总平均分实验组为 368.52分,对照组为 326.00分。结论 经过护理部系统而全面的培训之后,低级别能级床位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更能满足现今社会广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 标签: 低能级护士 床位护士 临床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比较实习生自评和临床带教老师他评之间的差异,发现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点,为进一步改革护理本科教育指明方向,提高护理本科教育质量。 【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校 68对 2018届护理本科实习生及其临床带教老师,使用周厚秀等人研制的《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测评表》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中自评平均得分为 7.85±0.99( `x±s),他评平均得分为 8.48±0.89,均为良好及以上水平。 【结论】我校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水平得到实习生本人和临床带教老师认可,自评低于他评,护理沟通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职业心理素质相比其他能力更为突出。

  • 标签: 护理本科 实习生 临床能力 自评与他评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 选择 2019 年 8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共计 20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在总结对照组患者护理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后再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结果: 实施针对性措施后的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采用了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以上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心血管内科是临床上较高危的科室,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充分总结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将其经用到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工作 风险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小儿护理工作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干预,探讨其对小儿护理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于2020年6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来院就诊,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号采用1:1分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44例)在常规基础上使用肢体语言沟通干预措施,分组间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观测小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来进行评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例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家长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很显著(P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护理依从性 满意度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急症的评估、识别和干预(PEARS)课程是否可提高CICU护士临床态势感知能力。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的PEARS课程对CICU护士进行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应用情境全局评估技术(SAGAT),在模拟监护室的急性儿科护理情景中,考核每个的成员的临床态势感知力。结果:经过PEARS课程培训,多数学员个体临床态势感知能力有不同程度提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CU护士经PEARS课程培训后临床态势感知能力平均水平较前有所提升。

  • 标签: [] 态势感知 PEARS课程 态势全局评估技术
  • 简介:摘要: 在医疗卫生活动中,护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除了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以外,还需要有沟通和交流意识。只有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才能够在开展每一项护理工作时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减少患者的恐惧不安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因此可以说,护患沟通不仅能够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效果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讲机在老年病房医护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优势。方法:调查老年病房的工作人员使用对讲机的情况,对比分析使用前后对护士满意度、医嘱处理缺陷的发生次数、及病房噪音大小。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可以熟练掌握对讲机使用方法。使用后的护士满意度提高,病区噪音强度较前降低,医嘱处理缺陷与使用前相比,有所减少。结论:对讲机在老年临床医护工作中便于快速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病房的噪音,可以在临床实践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对讲机,临床医护,老年,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 科室 收治的 350 例帕金森患者 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 随机 方法 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运动功能状态和护理满意度 。 结果:帕金森功能运动评分量表 ( MDRSPD )评分 结果中 , 经过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 明显好于 对照组 患者的运动功能 (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 标签: 帕金森 临床护理路径 运动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 科室 收治的 350 例帕金森患者 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 随机 方法 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运动功能状态和护理满意度 。 结果:帕金森功能运动评分量表 ( MDRSPD )评分 结果中 , 经过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 明显好于 对照组 患者的运动功能 (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 标签: 帕金森 临床护理路径 运动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我院住院部的 80 例患者,依据随机数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技术的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与认知程度。 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时采用专业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中医护理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调查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9例,实验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各组分别包括 50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给予观察组病患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组间存在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病患的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组间存在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既能够大大降低病患的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对其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工作 应用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