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为2.71±0.87分,对照组为4.37±1.54分,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7±2.71d,对照组为15.27±3.48d,P<0.05。结论单纯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可有效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是公认的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探讨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更有优势、效果更显著。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1年10月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平分系统(VAS)和直腿抬高试验两项指标评价治疗效果,与以往单纯应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病例进行了对比。结果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2.90±0.64,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VAS评分4.02±0.89,经t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匀为阴性,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仍有35.8%阳性,经x2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具有优势,效果更显著,对于疼痛的治疗更确切、完善。

  • 标签: PLDD 硬膜外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维生素B12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与75.61%,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甲钴胺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面神经炎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一共为90例,均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入院治疗,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同时辅以理疗、按摩以及面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11.12%,同时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面部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较为良好,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并且安全性较高,保证患者健康。

  • 标签: 针灸 中药熏蒸 面神经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瞬目反射检查对面神经炎诊断的帮助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面神经炎发病患者进行瞬目反射(BR)检查,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左侧病变和右侧病变,患者病程长短不一,最短半天,最长达20年。分别记录患者病侧R1波、R2波及健侧R2'波延长和消失例数,同时进行面肌功能临床评估。结果瞬目反射检查的异常率高达90%以上。结论瞬目反射能够及早反映出患者面神经的损害,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评估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瞬目反射 面神经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物理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将常规药物治疗和神经节苷脂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面神经炎采用物理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在临床上推广价值广泛。

  • 标签: 物理疗法 神经节苷脂 急性面神经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本院纳入的面神经麻痹患者64例,根据掷骰子大小点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32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和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1.25%,两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中药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面神经麻痹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疗法 针灸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法与单纯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4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法治疗组20例和单纯针灸治疗组20例,分别采用温针灸法和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温针灸法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单纯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80.0%,温针灸法治疗组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法治疗面神经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针灸法 单纯针灸治疗 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通过使用红外线理疗灯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我院的9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与灯照组两组。针灸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方式,灯照组采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经过2-7个月的临床治疗,及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针灸组与灯照组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但相比较而言,灯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为100%,没有无效患者;而针灸组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即5名患者没有恢复面部功能或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过程中,针灸和红外线照射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运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红外线理疗灯,面神经炎,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行椎管减压+上关节突内缘切除治疗椎管狭窄神经残余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威海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0例椎管狭窄患者,均为单侧、退变性。进行常规的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上关节突内缘切除1/3-1/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个月和6个月随访,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40例患者腰骶部疼痛VAS评术前(8.19±0.31),术后1d(2.05±0.17)分,术后3个月(1.41±0.22)分,术后6个月(1.09±0.21)分;患者腿痛VAS评分术前(10.86±0.27),至术后1d(3.47±0.31)分,术后3个月(2.29±0.22)分,术后6个月(1.49±0.31)分,患者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ODI评分术前(78.69±3.27)分,术后1d(18.27±2.46)分,术后3个月(11.69±2.54)分,术后6个月(8.45±1.68)分。患者术前术后改善明显。结论椎间孔镜下行椎管减压+上关节突内缘切除治疗椎管狭窄神经残余症状影响显著。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上关节突 椎间孔镜 椎管减压术后残余神经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6例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轻损伤组52例,重损伤组24例,组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比较,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外加针灸治疗。结果轻损伤组52例患者中,观察组(n=26)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n=26)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P<0.05)。重损伤组24例患者中,观察组(n=12)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n=12)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P<0.05)。结论无论轻损伤患者还是重损伤患者均可采用基础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为面神经炎患者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针灸 面神经炎 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和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病患84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Ⅰ组行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Ⅱ组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对比两组病患治疗效果。结果Ⅰ组中出血量比Ⅱ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Ⅱ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为90.5%,Ⅱ组为83.3%,两组病患治疗优良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患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 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高位肛瘘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紧线,研究组采用远端减压紧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肛门失禁评分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脱线时间(8.19±2.38),创面愈合时间(48.91±7.18)较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患者的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位肛瘘 远端减压紧线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偏头疼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显微血管减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偏头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可起到根治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6例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轻损伤组52例,重损伤组24例,组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比较,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外加针灸治疗。结果轻损伤组52例患者中,观察组(n=26)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n=26)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P<0.05)。重损伤组24例患者中,观察组(n=12)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n=12)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P<0.05)。结论无论轻损伤患者还是重损伤患者均可采用基础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为面神经炎患者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针灸 面神经炎 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高位肛瘘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紧线,研究组采用远端减压紧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肛门失禁评分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脱线时间(8.19±2.38),创面愈合时间(48.91±7.18)较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患者的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位肛瘘 远端减压紧线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胃肠减压患者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的32例胃肠减压患者,对患者采取舒适性护理,包括心理舒适护理、生理护理干预、灵魂舒适护理和社会护理干预,在术后进行患者对舒适性护理的满意度进行随访。结果通过舒适护理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本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改善。患者拔除导管,继发咽喉部溃疡,口鼻咽喉部粘膜干燥出血减少,术后随访患者满意率高达99%。结论舒适性护理在胃肠减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病人缩短疼痛时长与住院时间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病人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所以,舒适性护理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舒适性护理 肠胃减压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开创减压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进行开窗减压术后,测量开窗减压术后病灶长径的变化,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计算临床治愈率。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24个月。18例患者囊腔病变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其中2例含牙囊肿和1例根尖囊肿完全消失;其余12例患者术后6~12月内行二期刮治术后囊肿消失。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感觉的异常,术后四个月后自行消失。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开窗减压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面瘫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回授健康教育模式前后指标变化,探讨该护理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是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为试验的时间节点、基于本医院本科室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并以常规护理手段为对照条件。按照拟定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样本58例,其中接受回授式健康教育模式的试验组样本28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样本30例。测定所有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相关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好(P<0.05),而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基于回授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加患者的相关医学常识的掌握,并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但是否干预“面瘫膏”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面瘫膏 回授式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分步控制性减压在重型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及Barthel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预后情况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治疗重型脑外伤,可降低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高的Barthel评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 重型脑外伤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