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索提高病房回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方法。方法:比较两种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医疗器械后的清洗效果。结果:经过两种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的回收医疗器械,再用全自动清洗机采用标准流程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未经过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的回收器械直接按相同程序进行清洗,合格率为81.1%~89.3%,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清洗剂浸泡处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回收医疗器械经过多酶清洗剂浸泡处理,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

  • 标签: 设备污染/预防和控制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期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总结提高护理效果,减少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5年内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将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汇总。结果合理的基础护可以有效的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拥有高度责任心,娴熟操作技术以及丰富专业知识。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基础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瘘穿刺治疗,同时配合全面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84例患者均给予内瘘穿刺治疗,穿刺成功率为99.7%,8例患者拔针后出血,4例皮下血肿,无感染患者,未发现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结论血液透析内瘘穿刺配合全面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穿刺成功率提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长期家庭氧疗治疗慢阻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氧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以评价长期家庭氧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为0.12±0.49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47±0.90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00±5.9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8±12.46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缩短患者因C0PD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家庭氧疗 慢阻肺 社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防治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并发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硬币分组的形式将50例长期卧床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与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在此研究中患者收治时间均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给予常规防治方法及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防治,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后对两组患者肺栓塞大胜率及各血液流变学进行比较。结果①实验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不同,差异部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在常规防治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有效了降低了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长期卧床 肺栓塞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中医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护理,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 标签: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 褥疮 中医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患者长期带管导致气管黏膜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后气管黏膜堵管患者5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或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取改良后的气管套管经气管切口插入气管内并再次进入支气管镜发现气道通畅。结果5例患者更换改良式气管套管后气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即刻解除,心率恢复,SPO2上升到95-98%。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气管套管的管理,尽早拔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长期带管 气管黏膜堵管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绳梯式穿刺改善长期血透患者内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长期血透患者,按照不同内瘘穿刺方法将其分为区域组与绳梯组,每组都为40例,区域组应用区域法穿刺,绳梯组应用绳梯式穿刺,对比两组的穿刺效果、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绳梯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9%)高于区域组(92.1%),且穿刺点渗血、血流量不足、皮下血肿的发生率(5.0%、2.5%、12.5%)均低于区域组(15.0%、7.5%、30.0%),差异显著(P<0.05);区域组的VAS评分为(5.3±0.6)分,绳梯组为(3.1±0.4)分,绳梯组低于区域组,差异显著(P<0.05);区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绳梯组为5.0%,绳梯组低于区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绳梯式穿刺可有效改善长期血透患者内瘘的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且患者疼痛轻微,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绳梯式穿刺 长期 血透患者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随机抽取的426份阳性血液标本,以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为主,借助无菌操作对发热初期与高峰期的血液标本予以采集。同时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验,根据NCCLS药敏试验标准,评定细菌的抗菌药物情况,包括敏感度、耐药性以及中度敏感三个方面。结果直接药敏试验检总计鉴定396份,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阳性菌符合率对比92.95%;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的革兰阳性菌检出敏感度的对比(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检出率与敏感度都比较高,但直接药敏试验具有操作简便与时间较短等优势,在血液检验中比较适合。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护理院老年人进行长期护理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入住护理院的100名老年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接受长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六个月、一年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六个月及一年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测评项目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长期护理能够提高护理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院 老年人 长期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长时间卧床老年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长时间卧床老年病患,并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对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经过此次针对长时间卧床老年病患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不难看出,接受中西医联合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单纯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而且实验组便秘出现几率也要低于实验组,同时两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对长时间卧床老年病患护理的过程中,借助中西医联合护理方法可以综合提升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而且相关内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长期预后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接收的120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患者就诊初和随访1年后对比其胃食管反流情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相比非老年组更易患严重食管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相比非老年组的pH≤4大于5min的次数更多,症状指数也更高(P<0.05);症状积分与24h食管pH监测的多项指标为正比例关系。结论老年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群体,需要坚持服药治疗,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老年 胃食管反流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长期血尿的治疗处理方法方法报告一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长期慢性出血的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在消化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及钛夹止血后,血尿症状消失结论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回肠膀胱出血较少见,而这种回肠膀胱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尤为罕见,通过消化内镜在粘膜下注射硬化剂及合理使用钛夹能有效的控制慢性出血

  • 标签: 回肠膀胱术 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和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0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对症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总满意率9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总满意率为75%,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的作用。方法对比观察护理后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护理前发生风险的概率变化。结果在接受护理后,所有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4.84%)显著低于护理前(16.13%)(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 风险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辅助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长期卧床患者10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案,进行下肢骨折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对下肢骨折患者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舒适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中实施全责康复护理管理方案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3月间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35例长期卧床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常规组67例实施常规管理方案,干预组68例则实施全责康复护理管理方案,评定其生活能力以及满意度。结果常规组67例Barthel分数(37.92±4.12)分,干预组68例(56.58±5.26)分(P<0.05);常规组满意度是85.07%,干预组98.53%(P<0.05)。结论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为提升其康复效果,需实施全责康复护理管理方案。

  • 标签: 常规管理 卧床老年患者 Barthel分数 全责康复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老年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患者治疗中采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Lge、CysLts水平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血清Lge、CysLts水平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老年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患者治疗中采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哮喘 长期控制不佳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一共有146例,对146例病人财务无陪护护理,分析研究其效果。结果146例病人进行护理以后的完全依从性高于护理之前(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无陪护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长期住院 老年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方法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