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为观察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所有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疗效,依据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实施PASI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0.65%(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PA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常性银屑病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皮肤性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治疗后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HB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低血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低血症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口服溶液加维生素AD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口服溶液加多维生素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口服溶液加多维生素滴剂治疗小儿低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钙血症 葡萄糖酸钙 多维生素滴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患,共有68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A组的34例病患运用懂吗甘草酸镁进行治疗,给予B组的34例病患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比较所有病患的整体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的ALT、TBiL、AST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后,A组病患各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B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患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病毒性肝炎 抗炎护肝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患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11例痊愈患者,21例显效患者,8例有效患者,2例无效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研究组有13例痊愈患者,28例显效患者,2例有效患者,1例无效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研究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χ2=4.835,P<0.05)。对照组有7%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研究组有5%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χ2=0.265,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临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过敏性紫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指标(ALT、AST)、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既可改善总胆红素、血清指标,提高ALT复常率及HCV-RNA转阴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炎病毒性传染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的增效作用。方法将68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参考组(n=34,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n=34,常规西药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肺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痰菌阴性率、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远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痰菌阴性率远高于参考组(P<0.05);联合组疗效分布情况与参考组对比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总有效率远高于后者(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相近(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能够改善肺功能,降低阳性率,增强疗效,并且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肺结核 肺功能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采用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对照组50例使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方面,在HBV-DNA阴转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比较满意。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甘草酸/治疗应用 铵化合物/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患处外用米诺地尔酊,2次/d。同时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3次/d;对照组口服养血生发胶囊4粒,2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酊治疗斑秃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斑秃/药物疗法 甘草酸/治疗应用 米诺地尔/治疗应用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28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甘草酸单胺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酯胶囊口服。观察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ALT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五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五酯胶囊 复方甘草酸单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治疗的9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7例;对比组单一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探究组同时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持续1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自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探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5.7%,高于对比组的80.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同时,进行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认知行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羟苯磺酸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和机理。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就诊的淤积性皮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皿治林、维生素C及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观察治疗8周疗效和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1,P<0.05),治疗组出现3例(6.67%)短暂胃肠不适感,但均能很快缓解。结论羟苯磺酸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 标签: 淤积性皮炎 羟苯磺酸钙 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磷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中心规律血液透析且并发高磷血症的尿毒症患者80例,在原有的治疗MHD患者磷代谢紊乱的基础上进行低磷饮食,观察周期为2月,观察低磷饮食前后的磷代谢指标如血(Ca)、血磷(P)、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通过对MHD患者进行低磷饮食,其血磷水平、磷乘积水平均较教育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Ca、iPTH、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MHD患者进行低磷饮食,可改善其磷水平,调节磷代谢紊乱,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教育 钙磷乘积 钙磷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亮菌甲素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床号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亮菌甲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黄疸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黄疸的各项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黄疸的各项指标具有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菌甲素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快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亮菌甲素 异甘草酸镁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3例泛发性湿疹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5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喜炎平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糜烂、渗出明显的部位外用中药湿敷。无明显糜烂、渗出的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22<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复方甘草酸单胺S氯化钠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复方甘草酸单铵S 泛发性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2.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及预防脑缺血事件发生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 复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5.00%,比对照组高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比对照组低12.50%,两组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